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6月29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遞減的好處
12月14日將臨節靈修
(2023年12月1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ity Today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約翰的門徒和一個猶太人辯論潔淨的禮,就來見約翰,說:「拉比,從前同你在約旦河外、你所見證的那位,現在施洗,眾人都往他那裡去了。」約翰說:「若不是從天上賜的,人就不能得什麼。我曾說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們自己可以給我作見證。娶新婦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著,聽見新郎的聲音就甚喜樂。故此,我這喜樂滿足了。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約翰福音3:25-30

感覺自己被取代的滋味總是很不好受,施洗約翰的門徒也很不喜歡這種感覺。當約翰和他的門徒在撒冷附近為人施洗時,耶穌也開始在附近的猶大農村為人施洗。約翰的門徒擔心「每個人」都去耶穌那裡受洗(約3:26),也許他們以為他們的老師也會有類似的憤慨或競爭性的回應,但約翰卻向他們展示了福音的悖論之美。

約翰的門徒擔心事情稍後會有意想不到的轉變,但約翰提醒他的追隨者們他經常說的話:「我曾說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祂前面的」。事實上,當聽到耶穌的事工滿有成果時,約翰說他的喜樂「滿足了」(約3:28-29)。約翰受歡迎的程度正在慢慢遞減。他的成就正在消退。他的影響力正在下降。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會讓人感到沮喪和嫉妒,但對約翰來說,這為他帶來了喜樂。這就是福音的美麗悖論。基督徒的生活就是為了尋見而失去。為了獲得那不能失去的而付上那能失去的。甚至是為了活著而死去。這意味著,有時後越長越渺小、失去對外界的影響力或地位下降,也許是件好事。

約翰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3:30)。在聖誕/降臨節這個季節裡,我們的生活通常更是忙碌且有著各種「增長」——有更多的事要做,有更多的東西要買,有更多的人要見——但也許,你正處於一個遞減的季節。你可能失去了你愛的人,餐桌上的椅子變少了。丟掉工作後,你的行程表可能更空了,聖誕樹旁的禮物也可能更少了。就像約翰的門徒一樣,我們可能會擔心或哀悼這些充滿不確定性的變化。然而,在提醒門徒他不是彌賽亞之前,約翰提醒他們這一切都是上帝給他們的禮物(27節)。我們見到,約翰對自己的任務有正確的認知。他沒有把自己看得太高,好像自己就是基督,但他也知道自己在上帝的計劃裡是有價值和目的的。在約翰福音第一章中,作者提醒讀者們,施洗約翰「不是那光,乃是要為光作見證。」基督才是「真光」(1:8-9)。約翰知道自己的角色很重要,但他的任務並不是上帝最終的目的。

在這個將臨節,我們可以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的任何成就都不是我們自己的功勞,而是上帝的恩典毫無保留地澆灌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可以順服上帝對我們的安排,無論祂是給予我們或收回什麼,因為我們的生命不是自己的,而是屬於上帝的(林前6:19)。無論我們的人生處於何種境地,我們都可以謙卑地相信真光的計劃,並為祂的名做見證。

默想:在我們的影響力下降或減弱的季節裡,我們可以透過哪些方式找到喜樂和目標?聖靈的提醒(「我們所有的恩賜和成就都來自上帝」)如何在將臨節調整我們的視角並鼓勵我們謙卑地相信祂的計劃?

Laura Wifler是作家、播客主持人和Risen Motherhood事工的的聯合創始人。她著有多本兒童讀物,包括《Any Time, Any Place, Any Prayer》。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聖地取消聖誕慶祝 聲援以哈衝突受難者 (教會公報)
義大利最帥男模、韓星始源、西語饒舌天王...名人公開宣揚追隨耶穌! (基督教今日報)
二字禱告「平安」 神親自對惡性腦瘤的她:「孩子我來看看妳傷口!」 (基督教今日報)
港神新書反思虛擬世界信仰體現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雙語親子Party上千人家庭同樂 共創聖誕文化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