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美南浸信會的華人教會中,女性繼續使用牧師的職稱 |
華人領袖說,「由於歷史和語言的因素」,教會對未曾按牧過的牧師和女性皆使用這一稱謂。 |
(2023年11月14日) |
推薦本篇新聞 :
0
|
|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ity Today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美加華人浸信會聯會(CBFUSA)在一份官方聲明裡表示,由於語言、歷史和文化等因素,美南浸信會華人教會的女性職員使用「pastor(牧師)」的職稱,但這並不代表其有全教會範圍的權柄。
相反的,根據CBFUSA董事會於11月3日發表的聲明《女性於事工禾場:角色和職稱》,「Reverend(牧師/教士)」這一職稱在美南浸信會華人教會裡代表權柄,通過按牧授予且僅限於男性。
CBFUSA聯絡人阿莫斯·李(Amos Lee)告訴浸信會新聞社,考量到2023年的美南浸信會年會上投票「牧師」頭銜僅限於男性的共識,此份聲明是為了向美南浸信會基督徒說明華人基督徒在使用牧師職稱時所面臨的特殊情況,
「我們認為有必要澄清華人浸信會(其中多數隸屬於美南浸信會)的特殊情況,即我們對在教會裡服事的牧師所使用的職稱,以避免美南浸信在『女性牧師』議題上對我們的立場產生誤解,」李說。
「還有一點是,因為我們希望美南浸信會的領袖能夠考慮並意識到美南浸信會大家庭裡的多樣性,由於歷史和文化等因素,這個大家庭裡有些人有獨特的做法及細微的差異性,尤其是在語言方面,有些詞在翻譯時會「丟失」它的原意。」
根據官方聲明,以至少五個中文詞彙及其英文翻譯為依據,今日的美南浸信會華人教會裡,女性有著牧師(pastor)、傳道人(minister)、傳教士(evangelist)、教師和「聖經女性(Bible woman)」等職稱。此外,由於CBFUSA最近對未受按牧的傳道人(minister)採用牧師的稱謂,因此中文的傳道人一詞也被譯為牧師。
「這種做法與是否順服聖經的教導無關,而是因著歷史和語言的因素。此外,浸信會基於地方教會有自治權的原則,允許個別教會根據歷史和語言在其地方處境裡實踐男性為首/領袖的個別做法。」
聲明寫道,多代以來。女性在中國教會事工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中國第一批悔改歸主的人裡有多數為女性,她們對傳福音和建立教會具有重要影響力,「就像腓立比的呂底亞。」
「由於宗教迫害及缺乏成熟的男性領袖,女性在歷史上在傳福音、教導和門徒訓練方面有著關鍵的角色。今天,在中國的教會和包括北美在內的華人教會裡,這種情況依然存在,女性在男性主任牧師的領導下,在女性、兒童、青少年、行政及其他事工中擔任牧者的角色和照顧的責任。」
李說,有數個美南浸信會華人教會使用牧師(pastor)一詞來稱呼各種在事工禾場上的女性,但具體數字不詳。
對講中文的會眾來說,放棄使用牧師(pastor)一詞會帶來文化上的困擾,但CBFUSA讓每個教會就牧師一詞做出自己的決定。
「對我們來說,英文中譯為『牧師』的這個詞最能描述我們對神的僕人在教會裡扮演的角色的理解。無論他們擔任什麼角色,他們是上帝教會的牧羊人。」
「我們不會強迫教會做出任何改變,他們可以自己決定,但我們在英文字裡找不到任何一個能最好地描述她們在歷史上、神學上和語義上所扮演的角色。」
繼7月3日美南浸信會全國非裔美國人團契(National African American Fellowship of the SBC)發表的公開信後,美加華人浸信會聯會(CBFUSA)是第二個就「女性在事工中的角色和頭銜」議題發表聲明的美南浸信會族裔團契。
2023年在新奧爾良舉行的美南浸信會年會的代表們認定,基於有兩間教會因有女牧師而與美南浸信會沒有友好合作關係,因而修訂《浸信會信仰宣言》2000年版的第六條,明確表示「根據聖經標準,牧師/長老/監督的職稱僅屬於男性」,並且透過美南浸信會憲章第三條修訂的首次投票,明確指定只有「根據聖經標準來僱用男性作為任何形式的牧師或長老」的教會才能被認定為與美南浸信會友好合作的教會。
年會的代表們也批准成立一個由男女兩性組成的研究小組,以探討與美南浸信會友好合作的界定因素。該小組負責在2024年向年會代表報告其研究結果。
點擊此處見《美加華人浸信會聯會》的完整聲明。
|
新聞照片:
|
|
|
|
|
|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