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講座探討以巴百年恩怨情仇
夏志誠:耶穌的圓滿啟示才是出路
(2023年10月3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以巴問題持續,不少信徒關注局勢發展,但亦對兩族多年來的恩怨有不少疑問。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亞斯理堂於十月廿八日,在將軍澳循道衞理小學舉辦「要共對亦難,分也不可……從以巴多年的恩怨情仇看寬恕與復和」講座,由天主教香港教區輔理主教夏志誠講解以巴關係。他慨嘆以巴歷史問題錯綜複雜,彼此各走極端難以和解,只有藉著耶穌圓滿的啟示──彼此相愛,才能找到出路。

夏志誠由聖經耶穌時代開始解釋,猶太人如何由當時聚居於耶路撒冷,逐漸流徙到歐洲。他又回顧以巴之間,自猶太人經歷大屠殺、重回巴勒斯坦地,到一九四七年聯合國提出「兩國方案」,直到今天,兩族的緊張關係是如何造成。

借信仰確立政治合法性 巴人前景未明

之後的討論環節,由台下參加者向夏志誠提問。負責主持是次講座的循道衞理亞斯理堂堂主任王玉慈牧師問到,何以「兩國方案」提出後,以色列於一九四八年已宣佈建國,巴勒斯坦卻一直難以立國。夏志誠指出,包括埃及、約旦及敍利亞等阿拉伯國家都有責任,皆因若巴勒斯坦立國,這些國家便需要將部份土地劃出給巴勒斯坦;然而,這些國家為保「國土完整」,自然不會支持巴勒斯坦。另一方面,部份猶太人財雄勢大,美國以至一些歐洲國家希望藉支持以色列得到好處,變相對巴勒斯坦的支持更少。

談到兩族所屬宗教,夏志誠表示,阿拉伯人中都有基督徒,即使是今天的歐洲也非每個人都信奉基督宗教。「當然,宗教與(政治)衝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麼,信徒該如何看今天的以色列與聖經中的以色列?夏志誠形容「好難睇」。他認為,世界上許多政治體系都以信仰來確立其合法性,而以色列的根據是聖經。但他強調,從基督徒來看,上主的啟示並不停留於舊約,耶穌才是圓滿的啟示,而他的啟示是彼此相愛。

他呼籲信徒思考,恐怖襲擊背後發生的原因。「哈馬斯的恐怖(襲擊)行動,當然不值得支持,他們的行為固然是錯。但為何有些人會選擇以自殺式方式殺人?這些人最終會死,沒有任何利益,何以他們會如此絕望地殺人?當看到巴人居住的地方,被幾百公里的圍牆包圍,可有甚麼出路?他們如何讀書、生兒育女,可有甚麼發展?而且不止是一代人,而是一代又一代的延續下去。」

多方受苦 各走極端不容樂觀

在場有人問到,一些牧者曾指昔日猶太人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故他們受害是「抵死」。夏志誠不表認同,「猶太人也是人,如果因釘死耶穌而承受苦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斷將耶穌釘死,豈不也是『抵死』?如此演繹的話,那巴勒斯坦人(沒有釘死耶穌)就不該有事,但今天正在受苦的是他們。」他重申,猶太人過去多年的確遭受不少苦難,然而受苦的並不只得一方,所以我們更需要基督圓滿的啟示──彼此相愛。

夏志誠在講座休息時段向本報記者分享,自己曾在七月前往當地朝聖,發現極端保守猶太人數目增加,形容這現象並不樂觀,指兩邊各走極端,只會離和談、和解的目標愈來愈遠。他慨嘆,在這些政治衝突之中,人往往利益先行,究竟信仰的影響力有多大。他又指,當地的天主教聖經學院人員已經撤離,而一些原本住在加沙的修道院修女不願離開,惟今天已失去聯絡,令人擔心。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疫後免疫負債全年盛行流感 公費流感疫苗第二階段今起開打 50-64歲民眾受惠 (基督教論壇報)
中西聯手,全球協力——中文聖經翻譯歷史上的國際合作 (Christianity Today)
梵蒂岡世界主教大會 討論女性權利與授職 (教會公報)
百牧者齊聚TVBS攝影棚敬拜!願媒體不效法世界,台灣在神愛中真實合一 (基督教今日報)
國家祭壇|萬人立約特別行動!青年兒童宣告堅守主道,願神作世代居所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