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我的大祭司理解我的痛苦
(2023年10月1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ity Today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在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第二封信中,他聽到主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林後12:9)。在我宣信基督的最初幾年裡,這句話為我帶來了難以置信的安慰。起初,我是從自己的罪和缺點的角度來詮釋這句話:當我對父母無禮或說朋友閒話時,祂的恩典夠我用。

後來,我從艱難困境的角度來理解這句話,例如膝蓋受傷讓我無法跑步、踢足球,以及做其他許多我喜歡和家人朋友一起做的事情時。當我經歷這些挑戰和生活上的動盪時,上帝的恩典像條堅固有力的線,牽引著我。祂真的是我無所不在的幫助。

但有一天,我發現情況不同了。在長期被慢性病和疼痛纏身的日子裡,這句曾經帶給我安慰的經文變成一塊壓碎我的石頭,一個令我窒息、無法擺脫或假裝不存在的重大壓力。在教會裡,我所有的朋友都高舉雙手喜樂漫溢地站著,除了我以外,每個人都高唱著一首流行敬拜歌曲的歌詞:「你的恩典夠我用。」我坐在椅子上,絕望和憤怒的感受幾乎將我淹沒。喜樂、健康的人們環繞著我唱著歌。在熱情洋溢的人群中,我好孤單。

當我聽到類似「祢的恩典夠我用」的語句時,我總是在想,祢的恩典足夠用?到底足夠在哪方面?諸如此類的問題吞噬著我。

這並不是說我不再相信上帝、不再相信救恩終將到來。也不是說我不再相信上帝會醫治和幫助我身邊的人。我真心相信上帝滿有恩典地回應禱告。但在經歷了十幾年的痛苦、疲憊和疾病後,我感到絕望和深深的孤獨,不再相信這個應許也適用於我。我放棄掙扎,接受所有的苦痛,苟活著。

這種絕望讓我走入不少黑暗境地。當別人給我建議時,他們常常把耶穌當作在苦難中持有信心的榜樣,雖然我很感激他們的關懷(也同意他們所說),但我會想到耶穌大部分的痛苦發生在一週之內。七天。我承認,在特別黑暗的時刻,有時我發現自己滿羨慕耶穌這麼快就離世(儘管曾先被可怕地凌遲過)。

2007年,我第一次被診斷患有慢性病,後來還確診不只一種,且似乎每年都在惡化。2015年大部分的時間我都在疼痛中度過,總是在生病。那種感覺就像有人用膠帶把啞鈴綁在我的四肢上。我艱難的走著每一步,甚至有些時候,我不得不用「爬的姿勢」爬上樓睡覺,一邊爬,一邊流淚。

我當時正在攻讀新約博士,有大量的閱讀作業、寫作作業及報告,並且還要授課,同時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找不到工作。我一整天都強撐著,然而一跨進家門,我就會立刻崩潰。我感覺生活快要過不下去了。

事後,回想起當時的感受,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辦到在工作上能有所進展——除了因為研究工作可以久坐不動,以及我有著充滿恩典的丈夫。但當時的我腦海裡的感受是,我做的一切事可能全是徒勞無功的。如果我僅能勉強完成我的研究,我又怎麼可能實現我夢寐以求的全職教學工作呢?

我的博士研究重點是《希伯來書》裡對舊約經文的引用。希伯來書的作者不斷描繪聖父、聖子和聖靈透過舊約經文來說話。我已經完成對1:5-13聖父所說的話的研究,接下來要研究的是2:12-13聖子所說的話。

這段經文的大背景深刻突顯了耶穌的人性,在一邊寫作的同時,我開始深深思考耶穌「在各方面都有完全的人性(2:17)」究竟意味著什麼。當我看到希伯來書第二章對耶穌人性的強調時,我看到像網子那樣遍布每頁的線索。耶穌的人性對整本 希伯來書的論點至關重要。

(註:在和合本聖經裡,希2:18的前半段翻譯為「祂凡事該與祂的弟兄相同」,而NIV英語譯本將此句翻譯為he had to be made like them, fully human in every way,即「祂就像他們一樣,在各方面都有完全的人性」。)

希伯來書4:14-16是我的研究經文之一。它也是我最喜歡的經文之一:

因此,我們既然有了穿越諸天的偉大大祭司耶穌,神的兒子,就讓我們堅守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並沒有一位不能體恤我們軟弱的大祭司,而是有一位在各方面都像我們一樣經受考驗,卻沒有犯罪的大祭司。所以,讓我們放膽地來到恩典的寶座前,好叫我們在需要的時候蒙憐憫,得著恩典的幫助。(希4:14-16)

(作者使用的是NRSV版的英文譯文,此段經文為NRSV經文的中譯)

這段經文出現在希伯來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許多學者認為這段經文(有時包含至4:11-16)是作者從一個主要論述推展至下個論述的過度段落。這三節經文包含了後面論述裡的幾個重要主題(4:11-10:25)。例如,雖然作者已提到耶穌的祭司職分(1:3;2:17;3:1, 6),但他暗示著,他將在4:14-16解釋為什麼這對聽眾很重要。

這段經文及其上下文常被解釋為突顯耶穌比利未祭司更優越(這種解釋建立在聖經作者圍繞著耶穌身份所使用的修辭法,如8:6所說,耶穌立下的約是更美的約),以及對利未祭司的批判。許多解經家認為希伯來書5:1-10也是對利未人的批判。

但如果你仔細觀察,這段話其實是在說耶穌「身為大祭司的資格」。換句話說,作者並非僅僅只是在做對照,而是仔細比較耶穌跟利未祭司的細微差別。這段經文陳述「耶穌是人」這一事實有多重要,因為「每個大祭司都是從百姓中挑選出來的(5:1)」。

回到希伯來書4:14-16,我注意到的是,在關於耶穌(本身不是利未人)是否有資格擔任祭司的爭論中,希伯來書的作者強調的是耶穌「理解祂所服事的人」的能力。祂能夠「體卹我們的軟弱」、「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4:15)。這與作者先前描繪的耶穌是位「仁慈信實的大祭司」的形像不謀而合,祂之所以「能夠幫助那些受試煉的人」,是因為「祂自己也曾因所受的苦難而受試煉」(2:17-18)

許多人忽略了耶穌在希伯來書裡呈現的豐富的人性,因為這本書還描繪了一位大能的耶穌——祂被稱為「神本體的真像(1:3)」,「立了地的根基(1:10)。」

我們往往會轉向福音書去尋找對耶穌人性的描繪。而當耶穌的人性被強調時,有些人又甚至會有點擔心,彷彿祂的人性與祂的神性相違背。

在希伯來書4:14-16中,我們不可能錯過作者對於耶穌是人這一點的強調。然而,作者將耶穌在各方面都經受試煉的形象與祂是升入高天的神子(第14節)這一事實相結合。耶穌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這兩者都反映在希伯來書的基督論裡。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歷經震災與變遷 竹中獅潭教會慶設教150週年暨建堂27週年 (教會公報)
以色列約100死900傷 三面受敵、多方勢力蠢動,ICEJ逾1500人線上禱告 (基督教今日報)
百餘年罕見17級強陣風!小犬颱風重創蘭嶼,芥菜種會緊急動員救助 (基督教今日報)
研討會談習近平宗教中國化論述霸權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末日到來的預兆?幼發拉底河正在乾涸 恐2040年將完全乾枯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