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成年初顯期」掙扎與以往成年不同
學傳總幹事:準確認識才能有效牧養
(2023年09月2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近年堂會流失大量年輕人,除了因為社會環境轉變,亦有人提出是因為18-30歲的人在現代所面對的掙扎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而堂會難以照顧到他們的需要。香港學園傳道會(下稱學傳)總幹事陳義生日前在《時代觀景.時代牧人》節目中表示,學傳除了傳福音也很著重造就門徒,而學傳的角色就是與人同行追隨耶穌的過程;他亦指出,現時出現的「成年初顯期」需要更長時間探索自己,要準確認識這個群體才能有效牧養。

陳義生引用西一28,指出門徒造就(discipleship)是幫助信徒效法、追隨耶穌,讓人慢慢接近上帝救贖目的之過程。他提及新約學者Michael Gorman在其Becoming the Gospel中指出,信徒是被呼召參與上帝的生命和使命當中,而參與的方式包括宣講、行出好行為,甚至受苦,目的是成為「福音活生生的演說」(living exegesis of the Gospel)。他說,學傳的角色就是在過程中與參與者同行。

對於有人以為學傳只傳福音而不做牧養,陳義生表示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學傳實際上非常強調造就門徒。他憶述,大學時期曾參與學傳的查經小組,每當與同工組長傾訴一些正在面對的生命的問題時,組長不會「純粹講神學理論,或者用人的智慧回答」,而是「直接打開聖經,然後用神的話語回應」,由此發現神的話語原來可以與人直接對話,這令他印象非常深刻,因此繼續參與學傳。

準確認識成年初顯期有助牧養

陳義生提到,「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下稱EA)這個概念由美國社會學家Jeffery Arnett提出,是指處於18-30歲的階段的人。Jeffery Arnett認為成年人的標誌結婚生子、找到人生方向,現在要推遲五至十年才出現,「28 is the new 18」;而這年齡層的人有三個特點:一、正在面對人生很多可能性,對身份的探索仍處於不穩定的階段;二、正在面對各式各樣的壓力和精神問題;三、難以界定為年輕人或成人,處於「feeling in between」的狀態。

有些人或許認為EA是自私的,因為他們用過長的時間探索人生,似是逃避成年人的責任。陳義生引述Jeffery Arnett指,「selfish」與「self-focus」是有分別;例如半夜發生地震時鑽進桌下,保護自己是「self-focus」,而非「selfish」。而EA並非自私,只是需要更多時間探索自己的身份、歸屬、群體參與及呼召等問題。

陳義生表示,學傳推廣關注EA牧養,並非提出全新的牧養概念,而是更加具體、準確認識牧養的對象。學傳將於十月舉辦研討會,探討如何牧養EA,舉辦的原因是一來他發現很多時教會說要牧養「年輕人」,但大家對「年輕人」的定義不一;二來是研討會的主題講員Steven Argue曾在美國訪問1300多間教會,研究有何元素會令教會更年輕化,當中的成果或能刺激教會思考;三來發現學傳過往行之有效的造就年輕人的方法,對於EA亦未必有效,需要調整事工方式。  


其他新聞快報
第一屆基督教教育博覽會 教會成長萬花筒 (台灣國度復興報)
以色列外交邁向更多的結盟機會 (基督教論壇報)
ICEJ幫助烏克蘭青年搭乘最新回歸航班 (基督教論壇報)
即使奇蹟沒有發生,也不可恥 (Christianity Today)
2023日本宣教大會》幸福翻翻卡前進日本 樂果實支援宣教士福音工具 (網友/機構提供)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