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頤養院藉環保藝術扭轉社會觀念
讓長者成為「正菜」
(2023年08月1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談及老人院或頤養院,大眾可能會想起一個「老」字。不過,近年有頤養院嘗試將環保與藝術結合,讓長者發揮上帝賦予人的創造力,從而改變社會對長者的刻板印象,懂得尊榮長者,並鼓勵長者與同行者彼此服侍。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近年積極推動以環保、藝術為主的「一屋正菜」計劃。所謂「一屋」,意指凝聚社區不同群體,聯繫成一體的「家」;「正菜」象徵人到白髮時仍能活得有尊嚴。該院院長何婉慧提出「From Grave to Hope(從死亡到盼望)」的觀點,認為許多耄耋老人只在等待離世的一天。「如何在靈裡得平安,讓長者擁抱最後一里路,有尊嚴,平安地離世」,如何可以「活得更好,活出真、善、美,在地亦在天」,正是該院的理念。故他們希望扭轉社會對「老」的定義,同時賦予長者能力。

讓長者發揮創造力

正當團隊思考如何讓長者「優雅地老去」,院內兩塊有機菜菜田就成為他們的靈感。他們希望一屋都是「正菜」,且「更有生產力」,於是想到務農。該院更特別邀請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參與整個種菜生產過程:親自撒種、施肥、澆灌、收割、銷售。「一屋正菜」計劃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推展。

此外,該院亦與藝術家及表達藝術治療師合作,為長者舉辦藝術工作坊,指導長者進行藝術創作,希望帶出「尊榮長者」及「生命的璀燦與隕落」的信息。何婉慧表示,對於半生辛勤勞碌的長者而言,藝術是遙不可及,故起初接觸時表現抗拒。隨著長者們開始接受藝術,他們在作品中亦漸漸展現出創造力。何婉慧形容:「上帝是我們的藝術家。」上帝創造世間萬物,亦賦予人類創造力,所以不想長者埋沒自己的潛能。該院更成立自家品牌Artetrio,展岀及售賣長者的作品。

八月初,該院特別舉辦展覽,展出長者的藝術作品,同時舉辦環保藝術工作坊讓公眾參與,材料都是由天然物料、廚餘轉化而成。何婉慧補充,「老」容易令人聯想到守舊、憂傷,但大自然的素材證明地上的樹葉、柴枝都有用。同樣道理,老不等於「廢柴」,也可循環再用、升級再造,故該院將這個概念融入工作坊中。

放下「我來服侍長者」心態

過去一年,該院邀請不同的團體包括中學生、長者家屬等參與義工活動,與長者一同種植、製作自然藝術品。該院市場推廣主任林潔英表示,希望藉此讓外界看見長者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讓長者的生命有色彩,而不只得黑白灰。

何婉慧則鼓勵大眾放下「我來服侍長者」的心態,「打破sympathy(同情心),變成empathy(同理心)」,與長者同行,幫助他們發掘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與此同時,同行者也能被服侍。「有些長者雖然體弱,但他們述說的信息很鼓勵我們。」該院期望能改變大眾對長者的刻板印象,推動整個社會都尊榮長者。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克安通牧師:末日將臨 興起百日禱告迎接復興 (台灣國度復興報)
【大自然反撲中!】氣候危機是全面性道德議題 生態神學教授:人應在神次序下與自然和平共存 (基督教論壇報)
教會正受到巴比倫世俗文化衝擊嗎?全國禱告網絡千名祭司聚集守望 宣告基督是教會磐石 (基督教論壇報)
若教會要求我們做更多,卻無人回應怎麼辦? (Christianity Today)
歐洲宗教自由受限 美籲放寬禁令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