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原民產發事工分享 信仰生活化 生活信仰化 |
|
(2023年02月24日) |
推薦本篇新聞 :
0
|
|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宜瑩新北報導】為讓原住民族能相互了解、觀摩各部落的產業發展情形,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於2月19至21日舉辦「原住民產業發展事工研討會」,邀請布農文教基金會創辦人Biung(白光勝)牧師等13位原民部落產業負責人專講。總會原宣幹事Omi Wilang(歐蜜・偉浪)表示,現有原民部落產業發展及語言文化復育,幾乎都與長老教會息息相關,如何以產業支持宣教、以文化嫁接福音,讓人從失望中看到盼望,以見證上帝奇妙帶領,這是總會原宣舉辦這場產業發展研討會的起心動念。
Biung以「打造東部的迦南地——布農部落屋」為題專講時表示,原住民教會不能自滿於內部的安定與富足,而是要擴展至社區、部落,這也是他為何走出教會、設立布農文教基金會,期望藉由讓更多布農族人透過生活的豐盛,來見證上帝真實的祝福。
而因莫拉克風災遷村至禮納禮的好茶部落,屏東縣霧台鄉魯凱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Ngedrelae Dauluan(李金龍)以「禮納里脫鞋子部落的美麗與哀愁」為題分享,談到透過返鄉青年的巧思,成立產業發展協會,結合部落工坊、小農作物、文化導覽、部落市集、飲食體驗等共同經營模式,將部落打造成「脫鞋子部落」,也因當地優美景色被許多遊客稱為台灣的「普羅旺斯」。不過他也坦言,永久屋產權問題已成為好茶部落產業發展隱憂。
Tayal(泰雅爾)中會Piyaway(比亞外)教會牧師Taya Hane(達亞哈內)表示,位於桃園復興鄉的比亞外部落,透過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的重點部落計畫、勞動部的多元就業計畫、觀光局的光點部落計畫與復興鄉公所的珍珠部落計畫,將泰雅爾族特有餐飲、傳統手工藝、有機農耕、文化產業、部落導覽等結合,成為旅客青睞的部落,未來也期望透過強健部落體質、建構發展技能來探求永續發展之道。
泰雅爾族、司馬庫斯部落頭目Masay Sulung(馬賽・穌隆)、Smangus(司馬庫斯)教會傳道師Tamun Masay(達慕恩・馬賽)則說明,司馬庫斯部落如何以土地共有、合作共生營造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族人落實成為上帝好管家職責,讓司馬庫斯成為上帝的部落;Bunun Ciubu(中布)中會Kalibuan(望鄉)教會長老Qoaz Tanapima(田金城)則分享,望鄉部落如何結合村里辦公室、社區發展協會及教會推動複合式產業發展。
阿美族「獼米食堂」負責人Away(黃忠文)說,他透過農田監測設備,建立食安監管鏈,將位於台東泰源幽谷的稻米以「獼米」命名,並以消費者為中心、採用OMO電商全通路管道的新銷售概念,將「獼米」打造成高品質商業價值的原民產品。
台北醫學大學教授林益仁也解說如何與新竹尖石的泰雅爾族人合作推動「小米方舟」計畫;Tayal中會’Bu(慈光)教會長老、原鄉生命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Watan(林車龍)則分享他投入生命禮儀事業的過程。Truku(太魯閣)中會Tmunan(文蘭)教會牧師Nanang Tadaw(拿難達道)則介紹花蓮銅門村「慕谷慕魚」的銅門刀;Kacedas Payuan(東部排灣)中會Lalauran(新香蘭)教會牧師Sakinu Tepiq(戴明雄)說明拉勞蘭部落產業創生故事。
21日的研討會上,排灣族「安坡童玩」負責人Zingrur Laljeqelang(蔣宗佑)分享如何將原住民產業結合童玩,將安坡部落打造成童玩王國;阿美族「水妍漾藝術美學」總監A-nay(鄭舒誼)解說她如何運用美睫美容專業在台中沙鹿創業;’Amis(阿美)中會Tafalong(太巴塱)教會牧師Namoh Arang(那麼好・ㄚ讓)則介紹太巴塱部落的紅糯米。
Omi Wilang表示,2000年後蓬勃發展的原鄉產業,幾乎都有長老教會牧長、信徒投入,期望能將這些原鄉產發案例集結成冊,在今年底出版產業與福音見證集,讓社會看到台灣原住民如何在各個部落將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藉此榮耀上帝的帶領與祝福。
(攝影/林宜瑩)
|
新聞照片:
|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
|
|
|
|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