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神學生日分享微教會理念 蕭楚剛:教會是世界的盼望
(2023年02月2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報道:王澤山 麥嘉殷】【時代論壇訊】隨著宗教場所解除聚會限制,不少堂會恢復實體聚會。教會真的就這樣「復常」了?近日,金巴崙長老會沙田堂主任蕭楚剛牧師在神學生日分享信息,指上主已透過社會過往幾年的變化,改變香港教會,甚或更新運作模式。他在會上分享「微教會」的運作模式,以及該堂發展家聚點的經驗。

設七個「家聚點」聚會

蕭楚剛分享,該堂目前有三份之二的會眾在七個「家聚點」聚會,有三份之一仍在堂會聚會。該堂發展家聚點,是因疫情及限聚令影響,覺得若會眾獨自在家參與網上崇拜,會難以牧養他們,其後該堂便邀請某些家庭開放住所,一起參與網上崇拜,最終有八個家庭願意開放,家聚點位於觀塘、元朗、大窩口等地方。二〇二一年,該堂更舉行「家主確立禮」,確立一些曾參與門徒訓練的信徒成為「家主」──即家庭聚會點的牧者。目前,每個家聚點均尋求實踐其「天國任務」。

蕭楚剛引用徒十九32-41,表示「教會」原文Ekklesia在當時羅馬政權的語境下,有政治組織的意思,按當時的規定:兩、三個十八歲以上、已服兵役的羅馬公民聚集,他們被賦予權柄,討論、議決等。及後,他引用太十六13-19指出教會是有權柄的,當耶穌說要將教會建立在磐石上時,他們所處的地方充滿各種權勢,包括羅馬人敬拜的神祇、掌控恐懼及歡愉的「羊神(Pan)」等。蕭楚剛指,耶穌之所以在此地建立教會,是為了表明教會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面向甚至對抗扭轉陰間權勢帶來的影響……教會的存在就是關閉陰間的門」,而不只為了相聚、聽道、唱詩歌、祈禱。他指教會要分辨陰間勢力,領受神所賜的「天國的鑰匙」。

蕭楚剛引用太十八18-20,指出只要有兩、三個人願意同心合意,奉主的名聚集,並敢於承擔新異象,成為「關鍵少數」,教會就有望被轉化。

蕭楚剛強調微教會幾個重要觀念:一、教會要分散各地;二、教會要將事工扣緊「天國任務」,不要只顧歡聚;三、教會不能隨世界一同絕望,反要為世界帶來「神聖盼望」,彰顯上主的同在,「教會就是世界的盼望……教會確是上帝創造這世界的盼望的出口。」他解釋:「教會只是一個載體,重要的是這個形態怎樣能盛載、活現上帝很想教會做到的事情……」他續指,「微教會網絡」二〇二二年暫時有六十五間微教會加入。

微教會強調「關閉陰間的門」

蕭楚剛總結,在家聚點聚會有多方面好處: 新朋友會更容易投入聚會;家主變得更願承擔牧養責任,不再依賴專職牧者;青少年能在當中重拾家的感覺,經歷被信任;聚會不受疫情措施限制;家聚者能自發尋找屬於自己群體的使命等。

問答環節中,有神學生關注微教會家聚點會否「打回頭」或解散,蕭楚剛則強調要有「關鍵的少數」,牧者會幫助家聚點找回「天國的任務」。有神學生亦問及微教會和過往的細胞小組(cell group)有何不同,以及如何確保在家聚中,上主的道能被正確地教導。蕭楚剛表示,使用甚麼名稱並不重要,重點在於能夠實踐微教會的理念──強調「關閉陰間的門」,讓人建立真實關係等。細胞小組未必有同樣目標,但若細胞小組不再依賴中央牧區,並能夠實踐微教會的理念,細胞小組也可以是微教會。至於教導方面,該堂目前正提供宣講神話語的訓練,裝備信徒;而各家聚點仍在轉播該堂崇拜,崇拜完結後再各自分享和禱告,他期望之後家聚點能自行舉辦崇拜。

蕭楚剛最後勸勉在場神學生︰「我們被呼召不是做倖存者,而是要成為得勝的教會。」他指出,「上帝透過教會轉化世界,只有大家願意先被神轉化,才有望轉化世界。」

家主Billy:家聚點使人感到被接納,能經歷上主

在戒毒院舍擔任社工的家主Billy分享其舉行家聚的經驗。他指過往與太太有異象,盼望能將一些生命破碎的戒毒學員帶到堂會聚會,但總是被拒絕,即使偶有青年願意接受邀請,亦不能持續地參與聚會,原因是他們「覺得不屬於這裡(教會)。」直至疫情期間,Billy嘗試舉行家聚,發現效果很好,聚會者繼續參與的意欲大增,甚至更有學員主動詢問Billy何時再有聚會。

Billy最深刻的一次經歷,是過往有一位同性戀者參加家聚,他與信徒深入討論信仰後,便決志信主。家聚點的信徒平常並不是特別熱心事奉,但經過這次經歷後,都得到很大的鼓舞,渴望看見更多異象,「開始感受到神用我們每一個」。Billy指出,其教會過往一直舉辦很多不同活動、小組,但卻不能吸引人信主,但自從改用家聚點聚會以後,便不斷有人主動表示想信主。Billy認為箇中原因是因為家聚者能在與人的親密相交中,真正感受到被接納,經歷到上主。

神學生日由香港神學生聯禱會主辦,在二月十七日於九龍城浸信會舉行,約有三百五十人出席。香港神學生聯禱會最初於一九五二年創辦,至今已有七十一年歷史,今年有十六間院校參加。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馬鞍峰教會遭除名 美南浸信會教義僅按立男性牧師 (台灣國度復興報)
ChatGPT衝擊教育、經濟和勞動力 (台灣國度復興報)
口罩解禁內心卻更焦慮?專家傳授「容貌焦慮」自救指南 漸進擺脫不自信心態 (基督教論壇報)
他來自阿斯伯里!華神院長戴繼宗回應復興運動:定有人一直在此為復興禱告 神心意堅定要贏回年輕世代 (基督教論壇報)
中華差傳按立差派宣教牧師 85歲宣教士陳鐳牧師勉:哪裏有讚美,那裏就有神的同在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