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我們不缺休息,是缺「安息」!黃國倫:神的創造與救恩,都是完滿的
(2023年01月0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真正的安息」不在宗教框架裡

馬可福音2:23-24節,耶穌與門徒在安息日時經過麥地,門徒掐起麥穗吃,引起了法利賽人的不滿,因為這是一個「收成(工作)」的動作。同理在3:1-6,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了「枯乾一隻手」的人時,法利賽人就出去「同希律一黨的人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v6)。」

法利賽人跟希律一黨的人,不僅「安息日的看法」與耶穌不太一樣,更是深深被冒犯,以致本不相合的兩群人開始團結起來、要滅掉耶穌。

法利賽人是宗教領袖,認為要藉著「做對的事」獲取神的接納,以至在意「怎麼做」,而不在意「人的景況」;法利賽人並不在乎那人的手枯乾、長久不得安息,相反的,當對方因耶穌行醫治而有安息,他們卻看為「不對」。

宗教是什麼?就是人努力地想透過自己的作為、累積的善行,來得到神的接納與祝福,其基本元素即:「我可以做什麼,好得到我想要的?」

宗教人士「自設標準」認定孰好孰壞

人們會以很小的事自我定義,例如:達成「守時」而自我感覺良好,或是孝順、愛國、環保等,黃國倫表示,這些不是不好,只是人想以此來自我證明──即使標準都不同,但「達到自我設定,就自認是好人」。

而法利賽人以「守安息日」自我定義,甚至把它變成教條、羅列出能做什麼、不能什麼,門徒掐麥穗,剛好是他們認為不能做的。人被宗教捆綁就只在意:這樣做對不對?甚至只要守規矩,就自認為好。

當其他人做了「他們看為不對的事」,就會「冒犯」他們。例如許多人因彼此不同的政治立場、價值觀,引起關係破裂,有時連家人也無法接納。

黃國倫說:「這裡面生出來的『憤恨』,跟當時的法利賽人想『除滅耶穌』,是同一件事。」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專訪》萬人參與2024洛桑大會!加速使命歷史關鍵,台韓與亞洲教會同行 (基督教今日報)
【從年度字「擇」談起】創略廣告公司總經理黃志靖: 疫後世代人心保守、心靈乾渴 基督徒當回應神帶出信仰深度 (基督教論壇報)
士林長老教會「年終泰澤祈禱會」 詩歌默禱「安靜」數算神恩典 2023年祈願「再愛主多一點」 (基督教論壇報)
學習行善 尋求公平 基督徒合一祈禱週 (教會公報)
翻翻樂桌遊首場新北開跑 幸福暖冬嗨翻靈神師生 (網友/機構提供)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