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安倍晉三事件反思》愛,是不輕易「遷怒」 施以諾提4個面向探討
(2022年07月1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1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前情提要

8日中午,安倍晉三於奈良市遭到槍殺昏迷,到院搶救後宣告不治。兇手山上徹也犯案後,向媒體與警方供稱,疑似因母親信奉特定宗教,將財產捐獻出去,且據傳安倍晉三生前對該宗教曾表態支持,故而引起兇手心生不滿,憤而痛下毒手。

目前關於詳細原因還有待釐清,不過日前該宗教已發出聲明,證實山上徹也母親的教友身分。

愛是不輕易「遷怒」

哥林多前書13:4-7告訴我們:「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我們很常聽到「愛是不輕易發怒」這句話,但其實現代人還會碰到一個問題是:「愛是不輕易遷怒」。意即,很多人會把怒氣,發在根本不是所謂「得罪我們的當事人」身上,以此發洩個人怒氣。

施以諾分享,若依照上述兇手的口供來看,山上徹也在某種程度上屬於「遷怒」,不論是基於愛他的母親,或是關注家中的財產,而將這樣的怒氣轉向特定宗教和安倍晉三的身上,最終導致一條人命被犧牲,山上徹也自己亦必須付上相關法律責任的代價。

對於山上徹也的母親而言,這樣的結果可能令她更加難過,也讓其家庭帶來無法計數的損失。

反觀安倍晉三的家人和親朋好友,在案發時間後似乎沒有對兇手,或對該特定宗教團體有過多遷怒的描述。若山上徹也口供屬實,殺人此舉明顯是遷怒的行為,但被害方至今沒有特別的表述,雙方態度形成一個截然不同的對比,也讓我們可以更多的反思。

「誰」是我們容易遷怒的目標?

施以諾提到,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有兩種人最容易讓人遷怒。

第一個是「家人」。可能因著與家人有長時間的相處、建立關係,讓我們的潛意識裡認為「得罪一下家人也沒關係」,但現在層出不窮的婚姻問題、家庭關係破裂,讓我們也必須去省思——難道最親近的人,就該接受我們最糟糕的對待嗎?

第二個是「公眾人物」。可能我們的生活上面臨一些不如意,這時很可能遷怒到某些看似「過得不錯」的公眾人物身上,把自己對於人生的不滿,投射到一些相對很順利的人身上。但,這樣做,真的對自己的生命有益處嗎?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一次看懂斯里蘭卡現況》國家宣告破產民不聊生,宣教士:危機也是轉機 (基督教今日報)
草屯青年牧區帶領一日挑戰少年營 (教會公報)
南台中家扶愛心助學計畫起跑 用愛許孩子一個不凡的未來 (教會公報)
「騎」心協力助無父孤兒 美福音團體結合信仰、公益與健身 號召人父騎單車獻天父的愛 (基督教論壇報)
在遙遠的印度彼端,有一群孩子正為台灣呼求禱告!影音看哭眾網友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靜得

感謝主!


發言日期: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