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窗口無遮欄】疫情中的母親節
(2022年05月25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柯啟安(聯合國氣象與海洋委員會青年理事會理事)

在母親節前,我看到一張打趣的插畫:眾人拿著快篩試劑和媽媽擁抱,而不是康乃馨。有人被日漸增長的確診數字嚇到關在家裡不敢出門,有人因為咳嗽就被旁人投以異樣眼光。我看見人們並不是害怕病毒,而是害怕自己承擔不起的風險。

在教會裡頭,當人們高舉著陰性的快篩結果而非自己需要上帝,迫切需要聖靈光照教會,不平安就籠罩著我們。我們害怕教會成為病毒的擴散溫床,擔心孩子沒有疫苗而染疫,所以寧願不讓小孩子到教會來。

這樣的故事在聖經中也發生過,當時大人們認為小孩會影響聚會,現在是大人們擔心小孩會被傳染到病毒。當我讀到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時,我想眾人一定會投以異樣的眼光,認為「正常人應該都認同小孩子不應該來這裡」。耶穌接著說:「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太福音19章14節)我想小孩子和大人最大的差別,就是小孩子沒想這麼多,直覺動作反映出內心的真實想法,雖然因為疫情,主日學教室不像以往吵鬧,內心卻勾出情懷,我想念那些天真無邪的臉龐,期待被接納的生命。或許我們在疫情中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個個快篩陰性結果,而是來自上帝的平安,讓我們一無掛慮和家人同聚,和媽媽慶祝母親節,認真陪伴家人,也和擔憂的心靈和好。

在母親節的時刻,除了血肉之親的母親,我們也應該記念教會裡的女性牧長、牧師娘和宣教師的妻子們,在青年、婦女、音樂等事工裡頭都有他們服事的腳蹤,她們在教會裡就像家裡的媽媽一樣關心著弟兄姊妹,為彼此、為教會投入時間,委身於教會。回顧教會的歷史,就可以看見女性參與宣教裡的重要角色。

1900年代,英國宣教師巴克禮牧師夫人──伊莉莎白(Elisabeth A. Turner),為關心新樓醫院的同工,以及宣教師家中幫傭們的信仰生活,借用台南神學校教師宿舍舉行夜間聚會,開設佈道所。三年後成為太平境教會支會,於1906年6月12日才升格成為堂會,成為台南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

宋忠堅牧師夫人──宋伊莉莎白(Elizabeth Christie)是位醫生,因台語溝通流暢所以很積極行醫,卻在34歲時英年早逝。當時受她幫助的人不僅教會裡的人,也包含城裡的人。當她去世時,城內外的人們夾道道別,因為大家都知道,她離開了之後,沒有人像她一樣如此委身款待人。她的故事也啟示了後代,讓人明白上帝做事常常超過我們的想像,也無法測度,我們應該彼此勉勵學習她的榜樣,作教會與社會的祝福。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福音與文化】認識和詮釋上帝創造的文化 (教會公報)
代禱 》猴痘在歐美地區爆發,全球達近百病例 衛生署籲醫界提高警覺 (基督教今日報)
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滑」向120週年,辦公椅18.72公里接力賽 (基督教今日報)
「走吧」台北大專學生中心畢業生祝福禮拜 (教會公報)
楠西青年社區博物館計畫 居民繪出對家鄉記憶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