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走吧」台北大專學生中心畢業生祝福禮拜
(2022年05月2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宜瑩台北報導】台北大專學生中心5月22日下午舉辦「走吧!」2022年畢業生祝福禮拜,為43位應屆畢業生送行;該中心主任林琬婷牧師以「走吧!」為題講道時,引用聖經約翰福音5章1至9節,那位病了38年病人被主治癒,起來拿起褥子走了的故事,鼓勵畢業生:「起來,成就那個奇蹟吧!」縱使很多畢業生近日互相分享時,總焦慮著未來沒有方向,但仍要帶著耶穌的平安往前走,「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你們聽見我對你們說了,我去還要到你們這裡來。」

林琬婷表示,台北大專中心目前有17個團契,含括約24個大專院校,由4個全職牧師、3位非牧職同工、1名行政同工,每人負責3至4個團契,一年平均關心約300人次的學生;林琬婷坦言,教會牧長較少了解年輕人面對的世代困境為何,只感覺教會的年輕人數量很少、不來教會,卻沒機會去了解年輕人在地就學面對陌生環境、讀大學時面對產學合作時,可能要配合實習職場異地而居、重新適應,加上課業上的要求,或是因疫情導致實習時數不足等難處,很難固定參與團契聚會。

她坦言,每年應屆畢業生離開後,很多團契人數頓時就降為半數在聚會,加上上述種種學生處境,大專中心的輔導便要調整策略,利用週間午休時間等不同方式,來聚集學生、聯繫感情、關懷鼓勵。林琬婷直言,每隔五年就會在溝通上產生世代代溝,如何積極去了解這世代青少年使用的語言與生活樣態,這是輔導都必須時時更新的學習態度,也必須保持彈性才能與青少年建立關係。

「謝謝妳在我們不知所措的時候成為我們的幫助。」這是淡江團契寫給林琬婷畢業感言的一段話;「謝謝有你的陪伴,謝謝你給我們一段美好的回憶。」這是科大長青團契寫給輔導蔡佳平的話;「相信現在說的再見不會是真正的道別,而是未來我們一定會再相見。」這是實踐長青團契寫給輔導葉柏志的畢業感言。

葉柏志說,因現在學生都很有自主性,初期要與他們建立關係真的不容易,可是團契輔導都知道,唯有先建立關係,才是吸引學生願意有動力來團契聚會的主因,因此他們都會全力以赴在關心學生,也因此獲得很多的信任與友誼。

總會大專幹事謝惠娟表示,長老教會現有4個原住民、9個平地大專中心,每個中心的屬性都有地域性及帶領者不同的差別;對教會常說「年輕人在哪裡」的說法,謝惠娟直言,教會與年輕人有些世代對話要先建立起來,有了溝通平台後,彼此才會感受到對方的關心與認同,才能傳遞彼此訊息讓對方了解,但挖深溝通渠道需要一些時間;她強調,青年沒有不見,教會應讓青年了解,回到教會就算做錯事也不會被責備,若是青少年感受到教會的愛與被接納,就不會像刺蝟一樣回到教會只想改革,反而會成為牧長的幫助,相輔相成。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楠西青年社區博物館計畫 居民繪出對家鄉記憶 (教會公報)
波蘭教會首度按立女牧師 寫下歷史性一刻 (教會公報)
專訪|牽手38年妻劉以琳憶唐崇鏞:接下來,該我繼續完成任務了 (基督教今日報)
捷運站出口詩歌飄揚!七年級傳道兄弟檔突破框架,回應呼召見證神供應 (基督教今日報)
雋永流傳的詩歌難再出現? 研究:熱門敬拜歌曲保鮮期比以前短得多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