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再不翻譯就凋零!」馬偕為噶瑪蘭族千人施洗,願用神話語承繼族語
(2022年03月0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族語的維繫不易,流失現象正在發生,懂族語的耆老逐漸凋零,「再不翻(譯),就真的沒得翻了!」噶瑪蘭族人,深受馬偕博士宣教影響,當時多人改姓為「偕」,目前仍矗立的利澤簡教會,正保存並闡述著上帝多年來承繼不斷的恩典。

《馬偕日記》記載,上帝的恩典賜給他們,並不是只為了他們,而是為了他們可以成為別人得到恩典的管道。

日前甫完成的「戀戀母語:守護族語,騎行相挺」單車環台壯舉,由中華威克理夫翻譯會攜手台灣基督長老總會與台灣聖經公會同行,盼喚起對於台灣原住民語言正面臨失傳的重視。

當單車勇士造訪噶瑪蘭族人保留最原始的「利澤簡」時,眾人學習簡單的族語問候、唱族語讚美詩,讓騎行活動,更深具宣教關懷及族語傳承的意義。

主後1873年,馬偕博士率領學生們來到噶瑪蘭平原,向平埔番社傳道,2年後才首次走訪奇歷簡(現稱利澤簡),短短五年間,便於噶瑪蘭族群卅六社中,設立34間教會。先後在這一帶的婆羅辛仔宛(1883)、利澤簡(1885)、加禮宛(1886)、流流(1886)建立教堂,為19世紀末教會在蘭陽平原的重要據點。

當年馬偕宣教的重要遺跡

噶瑪蘭族實際的聚落數目更多。早年馬偕來到宜蘭,藉著行醫、教學、傳福音,幾乎使大部分的族人都信主,許多噶瑪蘭族人為感念馬偕的奉獻,紛紛改姓「偕」。

當時噶瑪蘭族酋長成了馬偕學生,改名為「偕經典」,是宜蘭第一代信徒,亦是宜蘭第一代傳道人,其後裔第五代仍為牧師及傳道。族人經過百多年來的興衰起落,原漢融合、遷移,如今僅剩「利澤簡教會」依然矗立。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利澤簡的發展,後因政權交替的動盪影響,開始有不少噶瑪蘭人,因生活不易而向外遷徙至花東一帶,信眾日益減少,原有教堂皆已不存在。

現今,利澤簡老街上的「利澤簡教堂」,是於1964年建堂延續至今,皆是歷代傳道者及信徒的努力下,使此充滿歷史痕跡的建物,述說基督信仰的傳承軌跡。

雖因人口外流,利澤簡教會聚會人數僅約20人,但這間教會可說是當年馬偕宣教的重要遺跡,族人亦用心維持這間具有歷史意義的教會。現任利澤簡教會牧師簡孟正,去年(2021)八月甫任職,承接前任牧師張仁里牧師30年的牧會負擔,將帶進新一波活力。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烏克蘭裔牧師為台灣奉獻57載 柯希能帶起聖靈運動、培育神國領袖 (基督教今日報)
《新聞時論》 誰是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灣的未來該交給誰? (基督教論壇報)
【從戲劇舞台站上國際政治舞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無畏的勇氣撼動世人 (基督教論壇報)
回顧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深遠影響 真理大學多媒體展揭開序幕 (基督教論壇報)
烏俄首度談判未果》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