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國是聲明50週年紀念】青年大專論壇 前進的方向
(2021年12月15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高雄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40週年的2011年時,總會青年、大專、教社委員會曾共同舉辦為期4天的「台灣青年國是會議」,並發表〈2011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國是聲明〉;10年後,現在教會年輕人對國家與教會的看法又是什麼?〈國是聲明〉50週年紀念系列活動的第2場「青年/大專論壇」於12月11日在高雄宣教中心4樓國際會議廳舉行。

論壇由正在攻讀政治學博士的「奧古廖」先生擔任主持人,邀請前立法委員黃昭輝長老、「做伙來講台語、sńg kah烏mà-mà好無?」協會執行長郭潤庭、台北市議員林亮君特別助理吳崢,及大專代表楊鎮豪、張信群、李厚諭等人分享。「奧古廖」開場以「百年變遷時代精神」為題,分1920年代、1950至60年代、1970至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至2018年等時期,並從「國際政經局勢」「國家政權」「社會運動」「政教關係」和「政治神學」5個脈絡切入,為聽眾們建立各時期台灣與教會處境的基礎認識。

黃昭輝則指出1971年發表的〈國是聲明〉,其2大主題是「全民自決台灣前途」及「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在當時看來是相當前瞻性的宣言,尤其是經歷二二八事件屠殺與身處白色恐怖統治下,許多台灣人都驚惶度日、噤若寒蟬,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卻越挫越勇,以「站在信仰,說良心話、做良心事」的精神發表〈國是聲明〉與後續〈我們的呼籲〉和〈人權宣言〉。他也介紹1979年爆發的「美麗島事件」,並點出事件促使許多台灣人覺醒,又隨著經濟提升,人們開始追求權利分配、推動社會運動,路線包含弱勢者集結起義對抗當權者,另外有進入體制以反抗專制體制者。

針對體制外「社會運動」與體制內「政治工作」,郭潤庭認同有專業人員投入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但也認為「台灣國」需要社會共同參與,也因此需要社會運動去影響每個人。她相信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有各自位置,並有意識地推動社會往前進,這就催生了社會運動,因此鼓勵思考自己的角色與熱情所在,「社會運動的出發點就是個人。」她補充,社會運動從個人出發並不是只顧自己,而是如同鄭南榕所言「台灣要全民建國」,指社會作為國家的基礎。

曾參與太陽花運動的吳崢,定義「社會運動」為對社會現狀不滿與察覺後發動修正。他為在場較年輕的聽眾們說明太陽花運動的起因與背景,並回憶2014年3月18日晚間,他與許多抗爭者衝入立法院,19日早上確認場外情形時,才發現很多人到場支援,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也顯示社運的力量雖然未必浮現台面,卻實際蘊藏在社會中。至於投身政治工作,他個人參與社運的初衷是創造改變,而有權力與位置能推動更多事;但吳崢也強調,不是只有政治工作才能做事,或是參與社運就要加入政治,而是兩者都有存在必要。

大專代表們則各自講述自己的家庭與成長背景,及對這段長老教會重要歷史有什麼樣的認識與期待。李厚諭積極參與普世交流,親身理解國際實況,他相信這樣的「對話」是台灣應該做、也可以做的事,並直言有不同的聲音是正常、也是很好的事,但要彼此更多分享並找到眾人可以接受的共識。

張信群則是受到2014年太陽花運動影響,而明白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中所指教會關心公共事務的重要性;但在感念信仰前輩們過去的耕耘時,他也反思若當代社會沒有像過去社會發生那些重大抗爭,當代基督徒又該去承接、塑造這樣的信仰理念?楊鎮豪則以基督教會在中國受到壓迫等多個例子,點出中國統一台灣的不合理與危險性。

在問答時間,眾人討論〈國是聲明〉中隱含的國家認同問題,並進一步探討台灣獨立的內涵,另也交流青年參與公共事務與教會的困難為何。詳細報導請待專題。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國是聲明50週年紀念】神學論壇 教會的公共參與 (教會公報)
因罕病癲癇受盡苦楚,自幼霸凌不斷 發病時聽見耶穌溫柔安慰,今發揮恩賜為主得靈魂! (基督教今日報)
跳脫咒詛的蒙福公式=耶穌說什麼、我們做什麼! 曾陽晴教授:出於神的話句句帶有能力 (基督教今日報)
這場福音餐會疫情下堅持禱告、不停辦! 最終竟爆滿,決志者超乎預期 (基督教今日報)
2021 Google關鍵字和基督徒有何關係? 晏信中牧師:不應對壞消息麻痺,反倒要保持憐憫心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