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國是聲明50週年紀念】神學論壇 教會的公共參與
(2021年12月15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台南報導】1971年12月29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至今已邁入50週年;總會特別規劃系列活動,帶領眾人回顧當時國際局勢、台灣政治氛圍及教會處境,更進一步思想現代基督徒如何面對中國威脅、國家認同、公共事務參與等議題。12月10日下午,首場實體活動「神學論壇」在台南神學院黃彰輝紀念圖書館6樓國際會議廳舉行。

論壇由總會傳道委員會主委蔡政道牧師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前駐斐濟代表Yohani Isqaqavut(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大使談「受壓迫者的心聲」;前玉山神學院副院長陳南州牧師談「公共議題的講道」;彰化中會永福教會牧師王進財談「政治議題講道實務經驗分享」;目前正就讀台南神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博士黃婉珺談「國是聲明的政治效應分析」。

蔡政道開場簡述50年前台灣面臨國際外交挫折、國內專制政權等時代背景,並引用前總會總幹事高俊明牧師在1972年發表的〈「國是聲明與建議」在信仰上及神學上之動議〉中所寫明「新教教會都鼓勵其信徒要做有責任的公民,並參與社會上、政治上建設性的工作,進而做到世上的光、地上的鹽」,來指出「基督徒對國家存亡有責任」,也重申高牧師文中所提到「當外來的政治壓力侵犯到教會本質及在地面上所要遵行的使命」和「當外來的政治壓力侵犯到一般人權」,教會必須勇敢發聲。

Yohani Isqaqavut在發言中透過多個例子強調,外來政權不斷轉移,是原住民族長期痛苦的根源,因每次政權轉換,就代表原住民族面臨新的殺戮、侵略與傷害;殖民政權透過汙名化、分化、同化等策略,要弱化原住民族,迫使族人只能依賴統治政權。而在高度威權時代發表的〈國是聲明〉,他相信這是上帝恩典與憐憫,也是上帝子民在台灣做出上帝喜悅、人民歡心的使命,並阻止原住民族再次陷入外來政權轉移危機。

陳南州則說明,教會關心信徒生活,而「公共制度」關係到人民生活,因此教會也應當關心公共制度,稱之為「公共教會」,也如此可知,身為公共教會的傳道人,其講道必然涉及信徒的公共生活,並使信徒們感受到上帝存在於他們個人與公共生活實況。

他建議講道者要從實況來詮釋聖經,可專注在2個面向:首先是「從經文引發公共議題」,例如提摩太前書2章12節經文關係到「性別平權」,以經文時代背景來看,那是教會為維持教會秩序且不違背當時社會慣例而產生的教導,但已與現代社會不符,因此如果傳道人若只按照經文字面講道,恐與現代信徒生活脫節。現代傳道人要思考的是:在性別平權的社會中,教會若要「符合社會慣例」與「維持教會秩序」應為何?那就是讓女性「可以」教導。

其次是「從公共議題詮釋經文與講道」,例如馬可福音10章46到52節經文中,耶穌醫治失明乞丐巴底買,這段經文提醒基督徒要留意社會邊緣人的處境,包含女性、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外籍移工等,這些人都是「巴底買」,而被國際組織邊緣化、不受國際社會承認的台灣人民也是「巴底買」。

陳南州點出,教會講道若忽略公共議題,就會偏重個人的罪,而忽略社會性或結構性的罪;身為公共教會的傳道人,應對生活實況保持敏感度,關心公共議題、建構公共神學。

王進財分享自己的牧會經驗,並感嘆傳道人要關心公共事務並與會友們對話確實不容易。例如1994年在溫哥華牧會期間堅持以台語講道;接任台中中會教社部長,期間擋下全世界最大的媽祖園區建設;2015年到永福教會,參與反台化公害運動,也針對媽祖繞境造成的深夜噪音、撤除垃圾車掛廟宇祭祀活動宣傳布條、「媽祖啤酒事件」等問題向有關部門抗議與呼籲。

王進財認為牧者是受上帝之託,就應當盡忠職守,也以「耶穌」為榜樣談牧者不只是照顧教會的羊,也要照顧教會外的人;另提醒在台上宣揚,在台下也要活自己所宣揚的,「台上用口宣講,台下用生命實踐。」

黃婉珺解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意識形態覺醒過程,從早期北部大會有「向蔣委員長致敬」決議和在《台灣教會公報》刊文向蔣介石祝壽、介紹國旗與國民黨黨旗等,顯見當時教會並未反對國民黨;然也開始不同的聲音在,如1965年被加運動委員會提出「宣教第二世紀基本方案」,強調走入與影響社會;1970年高俊明牧師擔任總會議長,1個月後成為總幹事,隔年發表〈國是聲明〉,且由彌迪理牧師翻譯為英文後送往美國政府和教會團體。

她也分析〈國是聲明〉主要包含國際喊話和國內喊話,前者是強調台灣人民的人權與意志,如主權在民、國家前途和兩岸政府管轄權不同;後者則是自由地區(台、彭、金、馬)的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呼籲國會應具有正當性;〈國是聲明〉對後來台灣黨外運動、國會改革和國家前途都有影響。

問答時間,眾人討論針對性別平權、福音與文化等議題,當教會與社會慣例不同該怎麼因應,及〈國是聲明〉發表背景、原住民族教會如何在不被政黨色彩影響下談公共議題等。完整報導請待專題。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因罕病癲癇受盡苦楚,自幼霸凌不斷 發病時聽見耶穌溫柔安慰,今發揮恩賜為主得靈魂! (基督教今日報)
跳脫咒詛的蒙福公式=耶穌說什麼、我們做什麼! 曾陽晴教授:出於神的話句句帶有能力 (基督教今日報)
這場福音餐會疫情下堅持禱告、不停辦! 最終竟爆滿,決志者超乎預期 (基督教今日報)
2021 Google關鍵字和基督徒有何關係? 晏信中牧師:不應對壞消息麻痺,反倒要保持憐憫心 (基督教今日報)
世界級的台灣巧克力職人黎玉璽 推廣「食復興」恢復人與神與食物的關係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