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疫情下中小型教會的出路》發揮創意 線上聚會、禱告、牧養有果效
(2021年06月3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為幫助中小型教會走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困境,進而跟上網路化趨勢,張茂松牧師(新店行道會創會牧師)於6月29日再次舉辦疫情下教會出路的進階線上工作坊,提供兒童、青年、多元小組及線上直播不同項目的實作經驗分享。

 網路化趨勢是未來社會的樣貌

 29日線上工作坊,張茂松牧師開場說,因著疫情緣故,不僅把社會網路化,居家上班、上學,甚至連看病都視訊看診,網路趨勢深深影響各行各業,教會也不例外,即使疫情解封,網路化趨勢已回不去了。以對岸網路、5G通訊發展,虛擬產業夯到不行,2020年企業若數位轉型做得好,營收倍增,譬如YY娛樂平台營收已超過航空公司。

 張牧師說,教會的挑戰在於疫情結束後,很多年輕的會眾可能寧願留在線上,不會再回到實體聚會。教會為避免被網路趨勢淘汰,有必要發現線上聚會的長處,並善用網路優點,更多牧養、裝備從兒童到長輩會眾及造就門徒。

 對於網路優點,張牧師說,線上聚會非常靈活,沒有距離,簡省交通往返的時間。譬如他的禱讀小組,有馬來西亞的同工,也有美國的同工;網路聚會內容彈性、多樣化,是實體聚會無法達成的,譬如他的大媳婦所屬小組姊妹,精心打扮髮型、奇特衣服,聚會從晚上8點直到凌晨3點,超過實體聚會的想像;提升聚會不穩定的弟兄姊妹參與聚會的意願,因為線上小組不用趕回家煮飯或帶小孩;因著密集的線上聚會,小組成員常常見面,肢體關係及團隊就得建造起來。

 運用技巧提升線上聚會互動的「溫度」

 網路聚會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容易帶出「溫度」,張牧師建議說,線上聚會的帶領人可以運用技巧,讓參與的每個人都說話,或輪流唱詩,為肢體需要、教會及國家等不同需要禱告。線上聚會很容易分心,看電視、滑手機,最好大家都開視訊,且人數不要太多,讓每個人都說話。

 教會的優勢在於擁有實體小組,當教會實體群組虛擬化,就讓弟兄姊妹有了歸屬的網路社群;線上群組不僅可以讀經、禱告,也可以藉由玩桌遊、有氧運動,虛實整合,肢體關係更緊密,甚至傳福音。因此,隨著網路科技迅速發展,張牧師說:「未來的神學院可能根本不需要校園,甚至5、6間學校共有一個提供實作教室的校園,其他學習全都可以改為線上教學。」

多元小組工作坊 創意巧思讓聚會活潑有趣

 多元小組工作坊由新店行道會蔡易尊牧師主持,邀請各牧區的牧者傳道,分享長輩、成人、社青小組的牧養與小組的型態,線上服事、探訪,線上門訓、裝備,線上禱告會,以及其他創意的變化活動。
 對於長輩事工,同工分享說,千萬不要忽略長輩適應科技的能力,他們「愛主,連命都可以不要了,根本不怕使用網路。」可以請家中的晚輩幫忙,設定好Zoom會議室,等著上網就可以了。新推出的「Line會議室」更方便,蠻適合牧養長輩小組;另外增加軟性活動,提升長輩參與聚會的熱度,分享去過國家的旅遊經歷,或邊吃飯邊聊天;每週還要打電話關懷長輩,虛擬實體合併牧養,未來恢復實體聚會,考慮利用Zoom,幫助生病臥床的長輩參與聚會,挪去生病與人隔離的感覺。

 另一位長輩事工的同工分享,一、服事獨居、生病、弱勢特殊族群。二、特別的日子,增加特別溫度。慶生、搬家、陪伴獨居老人打疫苗。三、特例的處理。給長輩空間、時間適應3C科技產品,讓其有成就感。小組聚會分享,不在乎長輩講的內容,重要的是彼此能連結在一起。四、小組聚會點名特別關照弱勢長輩。打電話關懷、問候長輩,傾聽並多鼓勵、讚美,為他們的需要禱告。

 至於成人線上聚會,同工分享可以開發特色活動,譬如端午節線上DIY香包,可以先把材料包寄給小組成員,然後再線上教導香包DIY。另外社青小組也可以提前一個月籌備線上慶生會,搜集小組成員祝福卡片,集結成一張手板,製作Zoom會議室背景圖,然後在線上辦慶生派對,參與的成員把背景全部改成生日慶卡畫面,為壽星慶生。

 牧養社青小組的同工分享說,年輕上班族分流上班或在家上班,上班時間拉長,其實比以前更忙碌。有人失業,忙著四處跑外送,沒時間參加教會的聚會,跟上帝關係逐漸疏離。為幫助社青的弟兄姊妹,小組就發起每天輪流在線上分享讀聖經心得,或是利用晚上的禱讀小組時間,提醒專心尋求神。

 因著大部分的上班族被迫待在家裡,線上小組參與人數雖不多,卻可以透過玩遊戲、送禮物方式,增加成員參加線上小組的願意。

 有同工分享有一個小組,當身兼小組長的區長確診,小組成員同感一靈,每天為住院的區長禱告一小時,持續一個月,直到區長康復平安回到家,患難見真情。

 至於查經、培訓線上課程,同工表示,配合疫情,教會在去年就錄了救恩、讀經、禱告、團契等4支影片,每支20分鐘,她會先傳給弟兄姊妹觀看,看完之後,再打給會友,請對方分享感想。另外,同工自己也帶了讀經分享線上小組,每週一到二次,一次5個人,分享讀經的領受、亮光,以及在生活上的應用討論。另外,則是線上讀經小組,按照教會讀經進度,一起讀經,讀完後一起禱告,或有一些分享。

 線上禱告會可以事先請弟兄姊妹PO代禱事項,聚會時安排8到9個禱告事項,依序代禱,聚會先記得關掉大家的麥克風,30秒同聲開口禱告,再請一人麥克風為某一事項結束禱告。讓線上禱告會更流暢,控制時間在30分結束。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家庭親職關係與性教育」線上推廣講座》幫助父母拿回教養子女的權柄 可談、願意聽、能陪伴 (台灣國度復興報)
Delta變種病毒疫情爆發 屏東教會呼籲代禱 (台灣國度復興報)
「救援疫起來」台日友好 (網友/機構提供)
接下U19女籃世界盃中華隊總教練 永仁時超傑:以大衛擊倒巨人的信心遠征 (基督教論壇報)
一甲教會環境教育營暫緩 期待明年相見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