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家庭親職關係與性教育」線上推廣講座》幫助父母拿回教養子女的權柄 可談、願意聽、能陪伴
(2021年06月3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當孩子跟父母因疫情都回到家中,父母跟孩子建立親密關係正是時候!」為此,天國教育論壇推出「家庭親職關係與性教育」線上推廣講座,邀請台灣家庭第一協會沈美珍師母,分享他們團隊跟杏陵醫學基金會晏涵文教授團隊共同研發的互動式性教育課程。這套課程已從線下推向線上,幫助父母拿回上帝賦予教養子女的權柄,成為可談、願意聽、能陪伴的父母。

 主責天國教育論壇的佘日新老師,邀請沈美珍師母介紹她跟晏涵文教授研發的互動式性教育課程,預定7月10日推出「家庭親職關係與性教育」線上推廣講座,結果不到24小時,所推出的兩場均已爆滿,還有人在問能不能再加開?顯示基督徒父母看重子女教養及性教育這個議題。
 對於這套「家庭親職關係與性教育」互動式性教育課程,沈美珍師母於26日受訪表示,這個課程要釐清幾個觀念:

 第一、課程引導的「性教育」,不只是談性知識和性行為,也不是要把父母教成性學專家,而是帶領父母學習「全人性教育」是愛的教育、親密關係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更重要的是,因著有了美好的親子關係,在生活中讓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並且培養孩子實踐價值觀的能力。

 為何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孩子,到了青少年反而會離開教會呢?美珍師母認為,父母及教會教導給子女的價值觀,等到孩子大了,就會發現跟社會價值觀格格不入,行不通。所以父母不僅要建立子女正確的價值觀,更需要培養子女有實踐跟堅持價值觀的能力。然而這樣的能力不是教出來的,乃是「生命影響生命」來的,首先父母就必須是可談,願意聽,能陪伴的父母。

 父母跟孩子正向溝通的能力,必須與時俱進:幼兒時期,「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然而到青少年時期,「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西3:21)父母的教養要隨著孩子成長而不斷的調整,從命令的教養模式,轉換成陪伴孩子成長的「教練」,等到孩子長大成人,「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2:24)父母更要學習真正的放手,否則很容易成為兒女婚姻的牽絆。

 第二、生命教育既是連續不斷,也要循序漸進。伴隨孩子生命成長,父母的心態和角色也要跟著不斷轉換,營造更多對話空間,親子關係是連續不斷與循序漸進的生活與生命的歷程。美珍師母說,學校教育對於孩子只是階段性的任務,父母與其擔心台灣目前的教育給孩子錯誤引導,花力氣抗議,不如拿回子女性教育的責任。教養子女的權柄,上帝只給父母,並沒有給學校的老師,父母跟孩子是一輩子的關係,不應該擅自退場,這是責無旁貸的責任。

 第三、生命教育最終統整合一。「父母的反應決定孩子靠近或遠離」,孩子常常是在一次次問父母問題時,被父母的一句話,一次次的推開而『習得無助』的!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更多的聆聽與陪伴,跟孩子一起尋求答案。所以重建父母跟孩子的親職關係是重要的,父母是有權柄的位分,有了權柄的位分就有職分,職分就當盡責、就當好好管理,引導孩子按上帝的心意不斷往前行。

 「沒有人天生會做父母!」美珍師母說,學習做個稱職的父母永遠不嫌晚,正因為養成教育沒有「父母學」這門功課,都是生了孩子,就榮陞為父母。所以大部分的父母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都犯過錯,然而成人教育的目就是亡羊補牢,幫助願意成長、開放心胸、接納孩子的父母,學習跟孩子正確對話的技能。至於性知識的疑問,父母只要跟孩子有良好的互動關係,就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找答案。

 「家庭親職關係與性教育」課程適用對象,美珍師母說,起初研發是以家中有10歲到18歲青春期孩子的父母為對象,因為每天都面臨真槍實彈的考驗,當然也歡迎有學齡前孩子的父母超前部署,或兒女已長大成人的父母,可以成為兒女的兒女的祝福。「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林後8:12)。父母一切的付出和努力終將「統整合一」在孩子的生命當中。

祝福華人父母的全人性教育教材

說起研發這套「家庭親職關係與性教育」培訓課程的歷程,美珍師母說,年輕時她接受省政府培訓,巡迴全台推動國中、高中校園的性教育,當時就上了晏涵文老師的課。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晏老師一手拿聖經,一手拿閨房之樂說,「聖經是最棒的性教育教材」、「性教育就是愛的教育,親密關係教育,人格教育,道德教育,絕不僅僅是性知識、性行為的教育。」這些觀念迄今歷久彌新。

 後來她成為基督徒,因著神的帶領,她與丈夫張泰然牧師針對海外華人出國宣教了8年,回到台灣後成立「三一全人教會」,2015年神給的異象就是「祂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瑪4:5-6)於是催生了推動好爸爸運動的「台灣家庭第一協會」,美珍師母說,現在她跟執行長戴雨
金弟兄兵分兩路,戴執行長集結過去5年好爸爸運動的成果出版《男人新局》這本書,今年4月在台南舉辦「男人成全禮」,而她則推動「家庭親職關係與性教育」,跟杏陵醫學基金會晏涵文教授攜手研發課程及教材,

 2017年愛家公投吵得沸沸揚揚,但神給她的感動是,教會沒有提供給社會完整的家庭全人性教育教材,而且教會主日信息往往避談性議題,不少基督徒夫妻性關係不協調,也得不到幫助。美珍師母說,直到她在媒體上看見晏涵文老師有關全人性教育的論述,師徒重逢,決定攜手研發。

 從2017年3月開始研發課程及教材,於2019年4月12日發表「家庭親職關係與性教育」課程及教材,10個單元20小時的課程教材,經過3個月實驗確實可行,希望祝福全球華人,整套教材以真理和專業為根基,但沒有任何宗教術語,社會也能買單,幫助基督徒學習跟社會對話。

神帶領超前部署 開發出線上家長成長班互動課程

「神感動到哪裡,就做到那裡,一切超前部署全出於神的感動,榮耀歸於神!」美珍師母說,去年(2020)3月上帝又給了她一個感動,把家長成長班互動課程轉上線。團隊克服了許多困難,把線下課程的互動分享、體驗活動,用上所有Zoom的工具、Google表單。為了轉為線上,還請專業的網路設計公司設計線上的GAME,今年3月開發完成,陸續辦了幾場線上課程海內外說明會,其中4月10日透過一個加拿大平台,有462位海內外華人參與,雖然人數眾多,但輕鬆上手,一點都不困難。

 全世界性氾濫嚴重,華人社會開始反思,甚至以政府的力量,以抗洪搶災的心態積極奪回性教育權,反觀台灣性氾濫、家庭價值一再被摧毀的景況,令人憂心。如今天國教育論壇舉行「家庭親職關係與性教育」線上推廣講座如此搶手,美珍師母說,「因著疫情三級警戒,父母跟孩子都被迫回到家裡,居家學習、辦公。時候真的到了!神要祝福全台灣的家庭。」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Delta變種病毒疫情爆發 屏東教會呼籲代禱 (台灣國度復興報)
「救援疫起來」台日友好 (網友/機構提供)
接下U19女籃世界盃中華隊總教練 永仁時超傑:以大衛擊倒巨人的信心遠征 (基督教論壇報)
一甲教會環境教育營暫緩 期待明年相見 (教會公報)
勝過焦慮和抑鬱 疫情之後成為一個更有力的人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