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野百合30週年 自由廣場展出社運史
(2020年04月1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邱國榮台北報導】野百合運動迄今已30年,是台灣民主運動史上的重要標誌,此運動結束了萬年立委、萬年國代與萬年監委,使政治制度往主權在民原則開展。台灣學生聯合會、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公民陣線等單位主辦「牆外的人:自由廣場民主紀念展」,在自由廣場前放上貨櫃、架起拒馬,排列成「卅」,展示野百合運動的社運歷史。

透過還原運動現場的照片,在布條上書寫橫跨30年的社會運動史,在木製拒馬上隨風飄揚,藉此彰顯在行動中不默而生的每一個人。進入展覽的中央貨櫃,必須低身穿越拒馬與破口,在與視線平行的窗孔中,可以看見當年野百合運動人們聚集的廣場。主辦單位準備了30年前的歷史照片,以半透明印刷,在照片中的建築物與現實重疊時,學運當時的畫面也將與現實疊合,帶領參觀的民眾重返歷史現場。

展覽現場從4月1日起,每晚由社運組織「行動山棧花」的成員輪流駐點導覽,與民眾聊聊這30年來台灣的民主與運動。行動山棧花成員、台灣大學醫學系5年級學生謝小姐在4月5日晚駐點時受訪表示,她個人是在參與了近年幾場社會運動後,才更深度去認識到了台灣民主化歷程,知道了野百合是非常具有標誌性的社會運動,也是當時解嚴後的政治能量迸發表現。

對於具有威權象徵的中正紀念堂建物的去留問題,謝小姐認為應該留下,因為要讓社會記得台灣有過威權崇拜的歷史,倘若拆除掉,歷史記憶就會被抹去。不過蔣介石銅像必須挪除,因為那是給人崇拜威權的工具,非拆不可。

策展的照片中,不乏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特寫,謝小姐表示,她個人非常敬佩長老教會過去為台灣民主與人權所作出奉獻,是前進的先知,可是近來部分長老教會人士反對婚姻平權,這給人倒退的感覺。

主辦單位於3月16日發出「青年對國會改革」的宣言,宣言指出,與30年前的學運精神相同——要求改革國會。目前的國會選制,對於兩大黨過度保障,形成票票不等值,使民意代表性有巨大差異,不利於多元民主體制的建立,應朝向「聯立制」修正。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連續4年夜間秘密暴食、厭食和憂鬱症纏身 熱血女牙醫林元婷被耶穌抱起從此戒癮 (基督教今日報)
「症狀是流感的50倍!」 紐約Hillsong牧師從新冠肺炎康復,捐外科口罩、呼籲落實隔離 (基督教今日報)
波伽利將於四月12日舉辦復活節音樂會。(圖/Facebook@Andrea Bocelli) 上帝美聲波伽利復活節開唱 在疫情下空蕩的米蘭大教堂直播傳遞愛與希望 (基督教論壇報)
以色列豁免哭牆全面限聚令 教廷指關閉聖墓教堂屬歧視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兒童事工因應疫情提供多面向建造課程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