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疫情蔓延人心惶惶 天父的愛卻永不止息
(2020年02月1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儘管在武漢肺炎全民防疫的情況下,許多教會都紛紛取消各類聚會,但利河伯使徒中心仍然如期舉辦「天父的愛」特會,並為出席會友準備口罩,具體將講座主題「天父的愛」化作實際的行動,令人感到非常窩心。

 13日下午,來自加拿大多倫多機場基督徒團契部學院(SOM)的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牧師以「天父永恆的愛」為題,分享他與妻子在全球服事走訪貧民窟、監獄的經歷,盼望透過分辨「世界與天父的價值觀」,並許多親身的見證,打開人心中最深的枷鎖,掙脫纏累,使人成為真正「活在耶穌的愛與恩典中」的基督徒。

瓜地馬拉的婦人,一段動人的故事

 在我們的生活裡,不認識上帝的人佔大多數。彼得牧師指出,「不屬神的人心中都普遍有一種『我做越多,就越有價值』、『我就是我造的,不是上帝造的。』所以越做越多、越做越不夠,慢慢變成一種奴隸心態─「靠自己賺取一切。」但這樣的價值觀不是出於上帝,而是來自社會及世人,所以當我們可以分辨這兩者差別後,戳破「魔鬼讓我們與天父隔離的詭計」後,就不需要「賺取」耶穌已經做過的事,因為耶穌已經替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並且重價贖回我們了。

 彼得牧師說:「1974年,我們去瓜地馬拉宣教,遇到一個大地震,我們一行4個人走在路上,看到城裡陸陸續續湧進許多難民,而且愈來愈多,後來估計有10萬人之多。那些難民擠在貧民窟裡,我們也去到他們中間傳福音。後來,有一位帶著孩子的婦人邀請我們去她家,一看真是『家徒四壁』,但是儘管這位婦人有一個酗酒的丈夫和5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甚至沒有足夠的糧食可以招待我們,但是你一看到她眼睛中閃耀的希望與光芒,就會突然了解天父的愛在她身上彰顯無遺!」

 彼得牧師繼續說道,這位婦人在世人眼中絕對是一個窮人,對她的觀感就是窮人買不起任何東西,也過得不快樂,但事實相反,從她眼中看到對人的信任和無限希望。後來這位婦人告訴彼得牧師:「我在瓜地馬拉雖然很窮,但是我所有的就是耶穌。」她才是真正的富人。
 
別人的太陽會讓我的日子變得黑暗?

 為什麼人常有失敗的感受?彼得牧師解釋這源自於錯誤的循環:太專注於自己的表現,就要不斷去表現,以致戴了很多面具。但是總會有人比你更傑出,因此導致產生了挫敗感。「當我們不斷與其他人作比較,為著得人的稱許而活時,就會像法利賽人,他們嫉妒耶穌,但耶穌愛世上所有的人,祂始終如一地愛他們,所以因著這自信,耶穌就不像人一樣落入嫉妒的循環,且不害怕去服事別人。」

彼得牧師勉勵大家要面對心中的秘密,把秘密帶來的羞恥告訴耶穌,不要像監獄囚犯般害怕出獄,害怕自由的世界,「囚犯心裡想:如果人們認識真正的我,就會離開我。但這是不對的,那是出於人、出於魔鬼的詭計,並非出於天父,所以你要明辨謊言、靠耶穌除去你自己因罪帶來的羞恥感,最後不要忘記你是一個被天父愛的人!」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西洋情人節 向社區民眾傳遞耶穌的真愛 (台灣國度復興報)
「愛你的鄰舍」聚集》看見印尼移工的需要 實踐十架的愛 (台灣國度復興報)
面對肺炎疫情難醫的是心病 心理學專家程大洲:慎防「從眾效應」,要從危機中尋找契機 (基督教今日報)
一位新冠肺炎者的心聲:既然躲不了,那就跟它痛快地打一架 (基督教今日報)
香港教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強開展影音事工 教會發動信徒上街發送口罩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