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浸神學術論文發表 師生享受神學智慧饗宴 |
|
(2018年11月19日) |
推薦本篇新聞 :
31
|
|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國度復興報 記者 魏麒原 台北報導
台灣浸會神學院,於11月16日舉辦台灣浸神學術論壇,這是浸神107學年度秋季教師論文發表會,邀請院內5位老師分別就新舊約、實踐神學等不同面向,發表個人研究的論文摘要,並接受師生提問,一起享受神學智慧的饗宴。
這場論壇共發表5篇論文,包括陳安安老師從新約僅出現一次的基督之歌中的harpagmos「不以為強奪」難題,探討基督論;洪詠茹老師的「虛擬與真實之間—網迷的迷惘」,探討網路世代,所造成的網路成癮對身心影響;張治壽博士候選人則是「從馬太福音廿八章19-20節中的希臘文分詞解讀耶穌大使命的意涵」;譚國才老師的「從胡塞爾的超驗他者之構成看巴特論道成肉身中的啟示」,探討現象學之父胡塞爾在理解「他者」的現象這一方面的努力,會不會有助於神學理清神學對上帝的認識呢?;黃麗慧老師的「從文獻探討高等教育的導師功能」,她認為教育體制的導師制度具影響力,神學教育有必要深入運用導師,幫助畢業的傳道人牧會。阮凱文老師及彭盛有老師則擔任論文發表的主持人。
其中張治壽牧師的論文認定,門徒的主要任務是要執行並完成主耶穌託付的大使命,但多數人對耶穌大使命的意涵,卻有不同的解釋,有從宣教觀點認為大使命就是「去」傳福音,並以萬國和萬民為「去」的地方和對象來理解大使命;但有些教會則對耶穌大使命的認知是「作門徒」,並以教導為核心訓練門徒。張牧師從馬太福音廿八章19-20節希臘文的句型結構,細查經文中的三個分詞,來理解耶穌大使命的意涵,並主張不定式分詞「去」如同不定式命令語氣的主要動詞「作門徒」,在耶穌大使命經文中,有著命令語氣的力道。此外,現在式分詞「施浸」和「教導」不僅要呈現作門徒的內涵,也要表達「施浸」(領人歸主)和「教導」(帶人成長)是作為一個門徒不斷要活出的生活型態。
對於高等教育的導師制度,黃麗慧老師指出,導師(mentor)及導生(mentee)關係在學術界很常見,甚至學者HarrietZuckerman研究1972年以前的諾貝爾得獎者背景發現,一半以上的得獎人均有資深諾貝爾得獎者當他們的導師。而且有實施導師制度(mentorship)的大學院校學生輟學率,比沒有執行導師制度的低,相對提升學校的聲譽。導師可提供職涯建議、心理慰撫、專業學習榜樣等多重角色。導師制度同樣適用在神學教育上,特別是當神學生從學校畢業後,成為傳道人牧會,常遇到許多說不出的困境,神學院校友就可向老師求助,提供如同導師一樣的諮詢、輔導的功能。
對於這場論壇,蔡瑞益牧師(台灣浸會神學院院長)回應說,不管是希臘文或希伯來文的聖經研究,均有相關解經書,師生可依自己興趣攻讀。而譚國才老師談到耶穌道成肉身的研究,這是基督論的問題,學者卡爾巴特是二次大戰之後受存在主義影響的神學家,他提醒我們對上帝的認識,不是建構在思維上的概念,「我們跟上帝的關係是你跟我的關係。」因為上帝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方式,讓我們跟祂的關係更親密。只是對祂本體的認識依舊不夠,依需要不斷仰望祂,尋求祂的帶領。
至於「網迷」、「導師」兩個實踐神學的主題,蔡院長指出,網路虛擬世界不僅影響人際關係,也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隨著科技發展,未來戰爭型態可能在彈指之間就決定勝敗。只不過人還是實際的人,不是虛擬的,即使科技再如何發達,AI世代造成很多行業失業,但人的需要卻沒辦法用AI取代;「很多行業都需要導師陪伴!」蔡院長分享說,他兒子是牙科醫生,就有一位醫院老師陪伴他兒子10多年,而麗蕙老師所提的學校導師陪伴真的很重要,「每個傳道人、牧師都需要一位牧師!」如果傳道人找到一位牧師諮詢,相信對於牧會、建造教會有很大的幫助。
參與論文發表會的台灣浸會神學院老師合影。魏麒原攝
與會的師生。魏麒原攝
|
新聞照片:
|
|
|
|
|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