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11月28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2017「十五自立 三十而立」兒少安置服務論壇》 安置兒少只是暫時 最終要讓孩子重返家庭
(2017年11月1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11月20日國際兒童人權日前夕,關注兒少保護的社團法人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CCSA),於11月16、17日兩天,舉辦「兒少安置服務論壇暨工作坊」,除有公部門、學者專家的專題報告外,另有實務的工作坊經驗分享,全台100多位關心兒少安置及社福機構人士報名參與。

11月16日舉行的兒少安置服務論壇,CCSA理事長雷倩說:「CCSA走過15個年頭,不以扶助自立少年為滿足,更重要的是協助被安置少年或成人『三十而立』,重返家庭、職場和社會,同時建立家庭。」以台灣最關注的老年化、少子化、離婚率等人口學上問題,其實最重要就是「家庭主流化」的概念,協助被安置少年重返社會,建立良善具養生送死、扶育小孩功能的家庭,這些難題才有機會解決。

兒少安置及保護 機構應2年評估一次

其中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以「以兒少為中心之兒少保護整合服務」為題,介紹兒少保護的現況、兒少與父母及家庭相關的法律規定、安置機構的家庭處遇工作及長期機構安置個案永久性計劃。

對於高風險家庭,張秀鴛司長語重心長地說,孩子是無辜的,已發生多起父母帶著小孩燒炭自殺的案例,因此高風險家庭是社工關注的重點;譬如一個育有6名子女的25歲媽媽,顯示她在未滿16歲時即懷孕,可能是性侵害未處理,很容易衍生虐童及親子教養問題;也有年長的姊姊照顧弟妹,甚至發生亂倫。

雖然國際趨勢是去機構化,張司長說,台灣則是七成問題兒少安置在124家機構中,親屬安置僅佔約7到9%。最令人憂心是一個孩子平均住在機構6到9年,其實每個被安置的孩子應該每2年就應評估是否可以回家,而不是把人丟在機構裡。

張司長心有所感地說,我們心中都有個藍圖,雖讓孩子暫時以機構為家,最終目標是讓孩子能夠「回家」,最好能夠回到原生家庭。若無法回到原生家庭,至少要幫孩子找一個穩定的家,不管是親屬、出養或機構都可以,讓孩子有個心中的家,而這就是風箏那條線,讓孩子有個情感上的依附。

修復跟原生家庭關係很重要

「修復跟原生家庭關係很重要」CCSA秘書長洪錦芳分享說,她經營育幼院,看重孩子的全人教育,讓孩子知道為何他會在育幼院?不去責備孩子的父母,而是帶著孩子去探監、去精神療養院探視父母,修復跟父母的關係;逢年過節,也會讓社工陪同孩子,送月餅及二手衣服給阿公長輩穿,並讓孩子回家跟家人團聚過年。父母若坐牢,則協助出監的父母就業,幫忙租房子,贈送二手傢具,把孩子的家重建起來。

舉辦此次論壇的目的,洪錦芳指出,依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與《兒童替代性照顧導則》的方針,兒少安置服務在協助兒少家庭重整,得以返家;或幫助兒少重返社會穩定適應,建立新的家庭體系。故此,藉由「兒童保護,從家開始」,談兒少安置的家庭處遇,探討與原生家庭的工作方法與模式,增益兒少即早返家的可能性;其次,觀察近年保護兒少流轉寄養或安置單位,邀請專家與談「安置服務的價值反思」,跨領域對話兒少想望、原家權益之現實結果與困境。

此外,針對保護個案重返社會,提供香港「賽馬會鼓掌(Clap)•創你程計劃」的過程經驗,使能找到多元出路與人生方向;以及「從失落依附關係,談情愛教育」課題,協助機構輔導兒少具備適性發展與情感知能,重建正向生涯與傳承健康家庭。同時舉辦「兒少安置機構服務管理」工作坊,提供具體的檢視架構與實務建議。

參與兒少安置服務論壇的機構及公部門人士合影。魏麒原攝
CCSA秘書長洪錦芳。魏麒原攝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蘇丹牧師遭逼迫 但信徒不絕望 (台灣國度復興報)
透過運動看福音,一本加入靈修分享的聖經 (基督教今日報)
當門徒是一輩子的事!一位70歲將退休的牧者說:我是第一個要悔改的 (基督教今日報)
青少年事工轉向:陪伴年輕人與上帝摔跤 (基督教論壇報)
受洗17年卻抗拒 曹瑞原絕處逢生經歷神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陳雪梅

願兒少問題,由於神之介入,而有美滿之成果.

發言日期: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