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約瑟和他的兄弟們:昔日教會權力鬥爭 今需誠實面對過去
(2017年06月0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陳逸凡台南報導】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曾慶豹日前出版《約瑟和他的兄弟們》,以紮實的史料證據為基礎,講述1965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大會」以來,眾教會刻意遺忘的殘酷歷史,引發熱烈迴響。6月2日下午由台南神學院、台灣教會公報社書房聚珍講堂舉辦的「1965年那件血跡斑斑的彩衣」座談,湧進爆滿人潮,公報社臉書粉絲頁亦同步直播,累積近3000人次觀看。

主持人、台南神學院院長王崇堯開場時表示,台灣基督徒嚴格來說都是「文化基督徒」,以自己族群的政治意識來當基督徒,甚至以信仰強化自己的政治文化認同,並且用來排除異己。台灣有多元族群,然而哪一個族群掌握了政治媒體權力,就掌握解釋權,甚至基督徒會利用政治優勢來欺負弟兄姊妹,值得反省思考。未來期盼透過不同宗派間相互研究彼此的神學,成為和解的開端。

曾慶豹則指出,撰寫這本書是希望教會能夠誠實面對過去,幫助教會走向未來;不是要鬥爭,是要面對它,期盼轉型正義就從長老教會內部做起。

與談人《新使者》雜誌總編輯王昭文認為,《約瑟和他的兄弟們》挖掘出許多證據,赤裸裸看見當時教會人士的言行。年輕人或許覺得好笑,但老一輩的人可能笑不出來。反共意識形態能夠運作有其歷史背景,台灣島上的人無處可逃,很少人能夠站上國際視野,看見反共背後的含意。她認為長老教會能夠試著走自己的路,好的神學基礎以及彈性的制度很重要,否則當意識形態變成尚方寶劍,可以指控別人思想不純正,悲劇在任何時代都可能會再發生。

台南神學院老師鄭世璋則反省,長老教會一直沒有機會發展出左派的神學觀點,沒有建立關懷弱勢的神學,反而走向高度資本化的神學。他指出,不是所有反共的基督徒都是為了權力鬥爭,然而這些衷心相信的人,反而成了權力鬥爭最好的後盾,值得進一步研究了解。

攝影╱陳逸凡
台南神學院院長王崇堯。(攝影╱陳逸凡)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復刻歷史 路德、加爾文化身桌遊主角 (教會公報)
CCMN暑期短宣 擁抱全世界 (台灣國度復興報)
全國禱告網絡》 烏干達宣導師6.5-7.22 走訪17縣市 整軍聚焦耶穌 (台灣國度復興報)
閉上眼睛做夢之前 吳姍儒:接受愛、活出愛、實踐夢 (台灣國度復興報)
台灣跨文化宣教趨勢調查 東南亞國家明顯增長 (今日基督教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