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6月24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緊急救援暨災害管理國際研討會 打造安全台灣
(2016年06月0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根據世界銀行「災害高風險區評估」報告,台灣因地理位置及地質結構的因素,在各項天然災害分析都是「世界第一」,也代表台灣的天然災害危險潛勢遠大於其他國家。考量極端氣候及各種不同災害事件的發生,台灣世界展望會於5月31至6月1日在高雄市蓮潭國際會館,舉辦「2016緊急救援暨災害管理國際研討會」,期盼藉由國內行政、學術機構與民間團體相關人員共同參與交流,「打造一個安全防災的台灣」。

6月1日第一場專題「打造一個安全防災的城市」中,具10餘年災難與戰亂衝突服務資歷的世界展望會國際總會都會型災害管理技術顧問潘蜜拉.希特科(Pamela Sitko)先回顧過往在世界各地所發生的災害,她提到開發中國家的發言權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視。從都市災難救援分析的角度來看,社會的制度有些是看得見的,有些是看不見的,比方說土地是屬於經濟層面的,有些住民因為沒有土地的所有權,政府的土地政策便顧及不到,她表示,很多災害發生後協調層面的複雜,更是需要很多的合作者多方介入一起因應解決。

至於台灣現況,則是由台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吳杰穎副教授主講「如何打造一個安全防災的城市」。吳副教授以系統性的觀點看待災害的防治,他首先釐清災害的定義是指三個系統交互作用的結果,即「作用力系統」:如颱風、降雨、地震、管線爆炸等;「人文環境系統」:如人口分佈、政治經濟條件、文化特性等;「人造環境系統」:如土地利用、建築物、道路橋樑等。

該如何打造一個安全防災的都市?吳副教授指出,我們應針對上述三系統來因應,包括掌握作用力的特性,了解災害形成的機制、衝擊方式與區位、季節特性,注意氣象、雨量預報、建立警戒制度。在人文環境系統部份的努力,除了公布災害潛勢圖資,掌握社經脆弱度,提升公部門的災害治理能力,以及提升民眾的防災意識。另外,都市規劃必須減災,引導人口聚集避開災害潛勢區,高災害潛勢區不開發,作為公園綠地;建築物的設計必須針對災害調適,耐震、不怕淹水、自我儲水;道路橋樑的規劃設計要有韌性。

吳副教授表示,安全防災都市的推動,是多面向與跨領域的合作與學習。從作用力、人文環境系統及人造環境系統三個面向著手,所有前述的因應作為,都是為了建立一個韌性的都市。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台南職場特會 林吟津:為基督把福音帶入你的職場 (基督教論壇報)
「生命意識」抬頭! 「為生命而走」反墮胎遊行 義大利、加拿大和英國接力登場 (基督教今日報)
佳音教會福音出擊 愛宴款待2700位新朋友 (基督教論壇報)
第一屆屏東牧者領袖圓桌會議:凝聚城市牧者領袖 落實神國心意 (台灣國度復興報)
首本Emoji聖經發行 以表情符號替代部份字詞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