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6月22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台灣「聽障」宣教百週年?
(2015年08月2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近日在《台灣教會公報》3305期6版上看到「台灣聽障宣教百週年」的斗大標題,報導相關慶典活動,心想為何仍堅持認定「台灣聽障宣教」也有百年?似乎仍一味要牽連甘為霖牧師的「視障」教育事工,以及台南啟聰學校的創校歷史。
筆者之前曾和師母前往台灣神學院圖書館查閱了幾本書:《福爾摩莎素描》(甘為霖著,前衛出版社,2006,頁219∼225)、《台南教士會議事錄》(甘為霖著,台灣教會公報社, 2004,頁73∼75)、《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鄭連明主編,台灣教會公報社,1965,頁110)、《台灣盲人教育之父──甘為霖博士傳》(潘稀祺編著,人光出版社,2004)等文史記載。
甘為霖牧師的台灣筆記對於盲人的教育事工及教會關懷都有詳細記載,對於台南盲學校(台南啟聰學校前身)的設立,甘牧師僅提及當時受到日本政府的關心開辦了學校,甘牧師提供了有關的儀器和教學法,也說到「我想我應該暫停一下我對盲人事工的投入」及「我們也很高興有盲胞朋友加入我們在太平境教堂的主日敬拜。」(《福爾摩莎素描》,頁221、223)。另外,甘牧師所著的《台南教士會議事錄》中,也僅止於盲人關懷教育事工的啟始至盲人學校的設立記錄。
日本開創聾啞教育
依據潘稀祺牧師所編著《台灣盲人教育之父──甘為霖博士傳》第79頁的記載:「1900年日本新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命令指定『台南慈惠院』附設教育部門,接續甘牧師原來的洪公祠盲人教育工作,並騁台南中學之日籍教員秋山珩三先生為該校第一任校長。1909年盲校曾遷往清水寺,到了1915年該校獲得捐款,並台南救濟院撥地1700餘坪(即今日北門路台南啟聰學校校址),才增築校舍,且增設啞生部,改名為「台南盲啞學校」。到了台灣光復,1946年更名為『台灣省立盲啞學校』。1962年教育部又改變校名為『省立台南盲聾學校』」。
依內文記載所看到的是1900年日本政府就接續甘牧師的盲人教育事工,至1915年才開始聾啞教育事工,所以今2015年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慶祝「聾校」百週年。從甘為霖牧師所有的文史資料中看,都沒有任何文字提到「啞生、聾啞事工」,若要因其首任的校長是基督徒,而認定有聾人宣教之實,筆者認為有點牽強。
此外,筆者也曾求證本人岳父陳茂森先生,他生於1921年(今年虛歲95,於今2015年5月1日蒙主恩召),他於9歲(1930年)時,入學台南州立台南盲啞學校就讀,直至15歲畢業完全沒有習得任何基督教語言或認知,也沒有任何聖經班或教會活動訊息。另岳母陳許秋月年長岳父5歲(生於1916年),亦曾於1924年入學台南盲啞學校,並於1930年畢業留校當裁縫助教,生前曾提及,在學時從未聽聞有讀經班或進入台南任何教會,只有回東港時才有機會隨父母進東港教會,但對信仰仍無法了解,只能在旁安靜。可見當時僅有教育及生活關懷,尚未有宣教之實。
聾人宣教史探源
至於台灣聾人宣教歷史有實際記載的,應是始於台北市浸信會真光堂的聽障團契,根據該教會所出版的《無言的天使──聽障團契信仰見證》(基督教浸信會真光堂,2012)記載,1952年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在台北設立之時,有位范蓮德女宣教士開始聾啞宣教事工,設立聾啞主日學教育。這是目前台灣聾人宣教歷史中最早的紀錄。之後有日本東洋聾啞傳道教會於1977年2月差派聾人宣教師白井完二牧師來台北,於當年5月設立中華聾人基督福音教會(可查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58屆總會通常年會議事手冊議案第13頁)。所以台灣的聾人宣教歷史至今2015年嚴格算起來應該是63年。
而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乃於1990年9月23日,由時任高雄殘障關懷中心主任的故陳博文牧師關懷推動聾人佈道大會,之後於10月成立「以法大團契」;陳博文牧師及羅仁貴牧師為前後任關懷牧師,後來於同年12月30日設立手語教會;並於1992年12月6日協助台北中會設立博愛手語教會。這乃是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聾人宣教史的正式記錄至今25年。所謂的「聽障宣教百年史」,不知所指的是何歷史記錄?
尊重獨特的手語文化
現今所謂的「聽障」名詞是屬於現代台灣的官方名稱,其中涵蓋了重聽族、口語族及手語族等三種不同障別。重聽族:可口說也可聽電話,只是聽力較差一些,須帶助聽器。口語族:有助聽器或裝設電子耳,長期訓練讀唇和口語。手語族:全聾與啞口者,稱為聾啞或聾人者,須以手語溝通。
其實在聾人世界裡,我們不喜被稱為「聽障者」(Hearing Impaired),反而是喜用聾啞者或聾人(the Deaf),因此在教會我們稱「聾人宣教事工」,所使用的是以聾人母語的「自然手語」為主,而非依據口語或文字式一字一字的「文字手語」。故陳博文牧師設立教會時,以「手語教會」代替「聾啞教會」,乃是宣達這是以「手語」傳講上帝話語的教會,志向無聲世界宣教。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150週年中,積極關懷社會弱勢團體,在宣教方面可依主流的口語習性社會關心協助重聽者,卻無法積極參與聾人的生命關懷,直至1990年高雄殘障關懷中心主任故陳博文牧師積極推展,並提出人人學手語,更期盼各教會的主日學能積極推展手語學習,至今25年來,似乎尚未達到火熱的成效。
然而「手語」是一種語言,是屬於聾人世界的文化,宣教者必須如早期的外國宣教師那樣全然投入,視手語為自己的文化語言,面對面一起生活,一起成長,更需要學像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那種真誠愛的心志,以生命影響生命,才能真正達到實質的聾人宣教。
我們聾人雖和一般人一樣生活在同一個生活環境裡,其實文化是各不類同、思考模式不同、認知也不同,要用一般聽人的語言模式直翻譯為手語模式,就認為可以達到果效,這對我們聾人而言,其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因為那就像是習慣聽說台語的人被強迫聽華語演講的感覺一樣,是半知半解,像是玻璃外丟石頭,是無法達到聖經真理的真正學習與認知。
X  X  X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在族群中是強調「愛與認同」,對聾人的宣教也應和原民宣教一樣,要尊重、認同聾人特有的文化,而不只是提供聚會場所,給予有形的活動展現而已,最重要的是能夠陪伴,以生命扶持生命,同走天路!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分享五十年侍奉主 ê 喜樂 (教會公報)
協進會籲為浙江教會禱告 促地方政府尊重宗教自由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興起華人基督徒學者 復興神國 (台灣國度復興報)
搭高鐵返校5折 今(8.20)開訂 (台灣國度復興報)
復興浪潮正席捲古巴 教會史無前例快速增長!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