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沉默多數不再沉默 和平表達籲勿倉促修法 |
記者傅筱琁台北報導 |
(2013年12月04日) |
推薦本篇新聞 :
31
|
|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沉默的多數不再沉默!繼屏福盟、桃福盟、學生團體(捍家盟)、守護兒少媽媽聯盟等民間團體,為捍衛健康家庭的福祉陸續成立後,十一月三十日並於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聚集。此次由民間團體所發起的凱道聚集,政壇、藝人也紛紛響應。政界包含王建煊、立法委員丁守中等十多人及前立法委員雷倩,也出席站台。
傳統家庭倫理不容改變
王建煊強調:「健康的婚姻制度是健康家庭的基礎;健康家庭是社會安和樂利進步的基礎。對於任何破壞家庭制度的法案都要加以反對。」他也呼籲為了國家福祉,反對修法的民眾可以寫信給所屬選區的立法委員表達意見。
丁守中表示,家庭是社會穩定的核心。他於廿六日彰福盟所舉辦的記者會中曾表示:尊重同性戀者,但例外不能變正常。再次主張傳統的家庭倫理關係不容改變,「不希望將父母改成雙親、夫妻改成配偶、子女改成下一代,男女改成雙方。」但另一方面,對於同性戀者保障不足之處,他認為可另立法。
由伴侶盟所提的三項草案,唯「婚姻平權」一讀通過,雷倩表示,此三項草案彼此間交互影響甚大,且為避免「頭過身就過」不應分開談。此三草案提到,可單方中止關係,且只須書面通知;其次,彼此「無性忠誠義務」這和現行婚姻制度中「性忠誠義務」相對立;第三、民法親屬篇中「婚姻是永久共同生活之親屬團體」,草案中將「親屬」拿掉,因此所有和親屬相關的血緣關係也就被拿掉。她說,「把婚姻家庭制度變成和人權制度相類似的,是極根本的改變。」因此她積極主張台灣社會需要在有高度共識後,才能做改變。
基督徒公民意識覺醒
公民議題勇敢發聲
台中幸福聯盟動員四百多人上凱道,盧牧師表示,基督徒長期以來忽略公民的責任及權利,1130的聚集令他感動的是,看見弟兄姊妹意識到自己是這塊土地的公民,並拿出實際行動。此外,更重要的是對於各種社會性的議題,例如貧富差距等等,教會不能只是默默的做,應有聲音、有看法、有主張,按著聖經教訓,將福音真理在社會中發聲,目的為要使國家更好。
來自新北市的羅小姐表示,她居住過不同國家,不論在哪個地方,家庭都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我完全不是反對同性戀者,而是堅決維護傳統中爸爸是男性、媽媽是女性的基本結構!」此次1130凱道聚集,全台動員近七百輛遊覽車,其中全台原住民也動員七十七部遊覽車,表達捍衛健康家庭的決心。
|
|
|
|
|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