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2月3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顛覆現實的基督論」講座
鮑維均:耶穌顛倒了以往獻祭的邏輯
(2013年12月0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由環球聖經公會主辦、天道書樓協辦「顛覆現實的基督論」公開講座已於十一月廿八日至三十日晚上假宣道會荃灣堂舉行,講員為美國三一神學院新約系主任鮑維均博士。第一講主題是「祭司:對企圖操控神能的挑戰」,約九百四十人參加。

神是不受人控制的

「祭司這個稱號有何價值?又有何重要性?」鮑維均一開始向參加者提問,他指出,一直以來我們有一種錯覺,認為新約或先知書都在推翻摩西五經獻祭的事宜,「如果我們用了這些經文去設計崇拜時,就會認為好些禮儀不重要也不用太認真了?」他指,這樣對獻祭制度或摩西的挑戰實際上是批評獻祭制度的不足,其實獻祭不是摩西第一個人提出的,而是一直都普遍存在著,不同文化或宗教都有其祭司和獻祭制度,而摩西就是正正要指出當時獻祭制度的不是之處,即外邦人的異族風俗如兒女火祭、占卜、算命、用法術、行邪術、念咒、問鬼、行巫術、過蔭等,都是人要用一些方法去控制神靈、將來、別人、大自然、敵人、自我前途等。「摩西對於這些提出了批判,甚至是有敵意的,問題不在於祭壇怎樣起,而是為何要起?摩西用了那麼多篇幅寫了聖經頭五卷書,就是要讓我們知道:聖經是可以改變人的思維。」

鮑維均續指,人為了操控神能而作出上述的「祭」,都是上帝不喜悅的,考驗亞伯拉罕的「獻以撒火祭」最終被耶和華親自制止,說明了不可以人獻祭。又如有人以宰割動物看其肝臟的顏色去占卜,摩西則在利一9-13說明神要求把動物洗完,便立刻全燒,這是象徵全獻祭壇上的意義,不用看內臟,因我們不能控制神的工作,神是不受人控制的。

他又指,在申命記十八章及七章分別提到耶和華厭惡那些事,神忿怒不只因邪、拜偶像或假神,而是宗教方向的問題,拜上帝是要服於祂的主權下,被祂使用,不是要利用神去完成自己的目的,敬拜不是自己而是上帝,這就是「順從vs操控」。

耶穌是聽命的祭物

至於在出廿八31-35中,神要以色列人做以弗得的外袍,摩西要他們聽清楚神如何指示,改一不可,就是要大家知道人不可控制,當面見神便被祂使用,不能試探神,嘗試操控神去鞏固自己的勢力,「神人交接是最危險的時候,人有可能會利用祂。」所以鮑維均提醒我們,省察自己的祈禱是否列出清單要神為我們完成?或是無論怎樣都降服在祂的主權下?

說到聽命與獻祭,鮑維均繼續分析道指,當我們認為自己最明白聖經的內容時,我們又是否知道其反義詞?例如感恩vs拜偶像、愛vs懼怕、真理vs世界等。「獻祭等如聽話、反之就是不聽話。撒上十三及十五章分別記載了掃羅獻祭的失敗,沒有依照先知的話去殺掉所有亞瑪力的牲畜,以為留下來獻祭給耶和華,可是「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和平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因此,他提醒我們,不要以為親近神是「畀面」祂,要小心自己其實是想操控神。

最後,聽命的祭物是甚麼?鮑維均說耶穌就是了。他解釋,耶穌承傳自兩方面:賽五十三1-12,以及與門徒的最後晚餐。「以賽亞書是一個預言,最後晚餐是一個割開及立約,內裡包含了動作,不只是比喻那麼簡單,因此是化作一個行動。」他指出,最後晚餐的動作,由耶穌成了完美的大祭司,亦成了完美的祭物,獻出了身體,為了成就世人的救贖,「耶穌顛倒了以往獻祭的邏輯,否定了操控,最後亦顛倒了以往群體的意義,因為籍著祂在十字架上死了、復活、升天,事件傳遍各地,福音得以從子民傳去原本被棄的外邦群體中,讓他們得以被拯救,神要復興萬民。」

至於在晚餐中,門徒爭論誰為大,鮑維均再提醒我們,要小心在獻祭時爭做大,「不可利用宗教禮儀去鞏固自己的勢力,耶穌給了我們最好的榜樣,要以別人為大,服事別人。」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台撐男女婚姻團體大規模上街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鄺健雄聖誕魔術佈道 救恩信息領眾人決志 (今日基督教報)
高雄擴大聖誕點燈 政府教會攜手175處亮起來 (今日基督教報)
高雄教會市府齊點燈 周周慶典迎聖誕 (基督教論壇報)
聖誕環島音樂會 空英邀你玩音樂說英語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