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2月3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關心我們的環境3:堪慮的公共衛生
圖文◎汪中和╱中央研究院
(2013年12月0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已經從2013年九月底開始分批公布,也是我們衡量氣候變遷對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衝擊,以及評估如何因應氣候變遷衝擊的重要基礎。依據最新氣候預估情境推估,若是人類對溫室氣體毫無節制的排放下去,到本世紀末最壞的可能情境是在世紀末升溫高達攝氏4.8度,海平面可能會上升82公分;比前一次(2007年)評估升溫最高攝氏4度、海平面最多上升60公分的結論要更為嚴重。因此,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既高溫又變動極大的未來。
世界在未來數百年
要面對的熱浪將會是人類從未體驗過的。人類是溫血動物,身體會自然散熱。如果人體散熱的速度低於所產生熱量的速度,身體就會不適,降低生產能力,甚至引起中暑,危害生命安全。過去六十年以來,地球日益炎熱潮濕的天氣,已使勞動者的生產率下降了約10%。預計到二十一世紀中葉,下降的幅度可能還會翻上一倍,「酷熱假」已經不是想像的名詞了。
都市為人口聚集、人類經濟活動的中心,雖然都市面積僅占地球表面積約1%,但容納了全球50%的人口,消耗世界約75%的能源,排放出80%的溫室氣體;估計至2030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居住於都市環境。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造成氣候快速變遷,極端的天氣氣候事件導致洪水、乾旱、熱浪侵襲、森林大火、病蟲害及傳染性疾病等事件頻傳,對都市經濟乃至居民生命安全都造成可怕的威脅,生態系統也面臨嚴重的破壞。
台北盆地是半封閉的環境,熱能容易累積。自1980年以來,熱指數就不斷升高,對於公共衛生的衝擊將會越來越大。

2010年夏天,俄羅斯的莫斯科市遭逢從未有的熱浪侵襲,氣溫一下子從攝氏25度飆升到40度以上,因為溫度非常的高,絕大部分的居民都沒有冷氣,所以很多人在睡夢中就這樣過世了。在俄羅斯最高溫的時候,一晚死亡人數差不多將近8百個人,整個夏季,俄羅斯因高溫熱浪而死亡的人數有5萬6千人。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病毒及傳染病的傳播與流行將大幅增強,將使防疫工作的困難度更高。生態學家指出,全球的氣溫上升將為致病的微生物及植物害虫提供更適宜的生長環境,已經使近年來人類疾病的發生個案顯著地上升。南美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在2001~2009年間,若前一月份的最低溫度每增加攝氏1度,便會造成下個月增加45%的登革熱案例;而增加10毫米的雨量,則增加下個月6%登革熱的感染。
所幸台灣過去在公共衛生的層面上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建設,只要持續加強,毫不鬆懈,我們應該可以度過難關。
面對一個高溫的環境,未來公共衛生的衝擊將會越來越大,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情況。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各族語言聖經翻譯 預計2025年達成 (台灣國度復興報)
使命商道 實踐款待之道 (台灣國度復興報)
台撐男女婚姻團體大規模上街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世界愛滋病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給敵人留一點餘地 (今日基督教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