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11月22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彼得後書第二章注釋

彼得後書 第2章

是非黑白(一)(二1∼22)

  本章經文特別描述了假師傅所犯的一切罪行。現在讓我們先來看看本章經文如何指斥假師傅的錯謬。

 .對神:不承認主耶穌救贖的大功(1);輕慢主審判的權能,膽大任性,毀謗神(10);他們不曉得真理,並且加以毀謗(2、12)。

 .對人:假師傅為了從人身上取得利益(3);便私自引進(存心不良)害人的異端,運用詭詐的手段(13),捏造謊言(3),或說虛妄矜誇的大話(18),以情慾之事來引誘初信者離棄真道(14、18)。

 .罪性:彼得以術士巴蘭的例子來形容假師傅心中的貪婪,他們為了不義的錢財便背叛神的旨意,離棄正路,把信徒引入情慾的網羅中。彼得又以「畜類」(12)、「狂風催逼的霧氣」(17)、「敗壞的奴僕」(19)來形容假師傅放縱情慾、邪淫糜爛的罪惡生活。

  雖然異端的各種表現層出不窮,但只要觀察他們的信仰內容、他們對神的態度、與人相處的動機、他們的生活與本性等等,我們是可以辨認出他們是不是假師傅的。

默想 在異端猖獗的世代中,你能辨認出哪些是明顯的異端教派嗎?你可否指出他們的錯謬在哪??



是非黑白(二)(二1∼22)

  昨天我們已學習過如何分辨異端,今天我們要學習在異端充斥和罪惡滔滔的世代中,我們該如何生活?又該如何持守討神喜悅的信仰?

 .公義的刑罰(9下):異端和罪惡雖然張牙舞爪,弄權於世上;但是公義的神並沒有置之不理。彼得說自古以來,對他們的刑罰並不遲延(3),也不會寬容他們(4∼5);神已把他們留在刑罰之下(9),要他們落在黑暗的深淵之中(17)。

  故此,對於異端的勢力和罪惡的挑逗,我們不須過於驚懼,因為神已在歷史中對付他們,我們只應警醒過活,提高抗衡的勇氣和力量,堅守護教的信念和意志。

 .公義的搭救(9上):彼得以挪亞和羅得為例,說明神「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脫離試探」。挪亞的敬虔在於他傳義道,羅得的敬虔則在於他為邪惡傷痛的義心。從挪亞的身上,我們發現他發出了與罪惡抗衡的道德信念的光芒;從羅得身上,我們又可看見道德的感情是蒙神悅納的。故此,我們確需力上加力,過一聖潔的生活。

 .嚴厲警告(20∼22):信徒必須防避異端與罪惡的誘惑,以免收場慘淡。

禱告 神啊,求繝保守、搭救我脫離諸般的試探。──《新舊約輔讀》



二.論假師傅的危險(2:1-22)

本章詳論假師傅之出現、教訓、危險及其結局,為本書之主要內容。使徒又引證歷史的事實為鑑戒,其教訓不論對傳道人和信徒都同樣重要。特別是因為本章所論假師傅行事之幾個重要特徵,如財、色、不虔及各種放縱情慾的事等,都是今日傳道人和信徒所容易陷入迷惑的試探。

本章內容有許多地方與猶太書相似,以致解經家對於本書與猶大書,究竟是誰引用別人的話頗有爭論。其實這種爭論是多餘的;本講義在概論中已提及,比較可能是猶太書引用本書之言論,因猶大書寫作時期較本書為晚。但這種爭論無需過於認真。雖然二者之教訓相似之處甚多,但初期教會為主傳道的人既都受一位聖靈所感,而異端的教訓之出現亦不限於一時一地,主僕們對信徒在靈命和真理知識所需要的栽培,有相同之見解,因而發出相似的教訓,是毫不希奇的。況且他們也可能在工作上,對有關當時教會比較普遍的軟弱方面,交換過意見。雖然著書的時間不同,但內心的負擔和認識是同感一靈的。這等情形都十分可能。就如今日的傳道人,各在不同的地方雖未經豫先約定,但由於內心的負擔,和對當前信徒之需要相似,也會偶然講出幾乎相同的信息。則彼得與猶大在書信中傳講類似的信息,即使事先未曾參考對方的書信,也不足為怪的了。

1.警告假師傅將要出現(2:1-3)

A.假師傅的出現(2:1上)

1上 「從前」指舊約時代在以色列中所興起的假先知。摩內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還未進迦南之前,曾警告以色列人,以後在他們當中若有假先知興起來,縱然能行神蹟奇事,自稱有神親自的啟示,卻誘惑他們離開神,不專心事奉獨一之主,也不可聽從他們(申13:1-3)。其後在列王時代以色列人屢次有假先知興起,如以色列王時代亞哈曾邀約沙法王一同攻打基列的拉末,招聚了許多假先知來求問,卻將真正的先知米該雅下入牢中(代下18章全)。到約雅敬王年間猶太人之中也有假先知興起(耶23:23-32),西底家王時也有假先知偽稱奉神的名出來說話(耶29:8-9)。

「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指在教會中要興起的異端。從前怎樣在以色列人中有假先知興起,將來(按使徒寫信時來說)也必在信徒之間有假師傅興起。從前的假先知怎樣憑自己的意思偽冒神的名說豫言,今日的假師傅也怎樣隨私意曲解神的話。舊約的以色列人是神屬地的選民,新約的基督徒是神屬天的子民,他們都遇到共同的一位仇敵,就是魔鬼。這些假先知和假師傅,都是按照魔鬼的詭計在神的百姓之中生出各種信仰上,道德上,人事上的擾亂。所以根據使徒的教訓,我們已經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末世教會將會遭遇各種異端邪說攪擾是毫不希奇的事。並且,那些最令人難以辨別的異端正是發生在教會範圍內的異端。

「私自引進陷害人的道理」這「私自」與1:20之「豫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互相影照。顯出各種教內異端之陷於錯誤,主要的原因就是憑自已的意思講解聖經。

這「私自引進」含有偷偷摸摸,帶著偽裝掩飾而進入教會的意思。他們憑自已的意思引領信徒,使人跟從他們自已的主張以致陷於迷途。

總之假師傅之出現,並非以一種與真道完全相背的型式,而是表面上似乎順著真理的道路行走,實際上卻是偽裝的屬靈,用各種人意,混淆真道,使教會失去見證。

B.假師傅的信仰(2:1下)

1上 「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這句話表示假師傅的信仰是不承認基督寶血之救贖的。「買」說明了信徒乃是主耶穌付出了贖價所救回來的(徒20:28;林前6:20;7:23;啟5:9;14:3-4)注意「買」在本句中是特別重要的字。假師傅未必否認主耶穌這個人,或祂的偉大有蹟和高尚之品德,但他們否認祂是「買」贖他們的主。「買」字原文是過去式,但

不是指假師傅們本身有被買的經歷,乃是指基督方面所已經為教會付出的贖價。按基督救贖罪人所應付之贖價來說,祂不是在人信而接受的時候才為那信的人付出贖價,乃是在祂釘十字架的時候,早已為祂的教會付清了罪的贖價。但對信徒方面之經歷來說:則係在信而接受的時候,才成為被祂所買贖的人。所以這過去式的「買」字,不是表示那些假師傅已經有得救的經歷。反之,他們不但目己未蒙救贖,連那已經為他們付出贖價買他們的主也不承認。

大多數異端幾乎都有否認基督救牘之恩典,或曲解救恩真理的特點。這是信徒分辨異端的一個比較簡單的原則。

「連……都不承認」這「連……」表示承認基督是「買」我們的主乃是最基本的信仰,是作基督徒最起碼的條件。反之不承認買他之主的,就「連」最起碼的條件也沒有。基督買贖我們的工作,乃是信徒必須堅持的最起碼信仰,是教會在真理的爭戰中,不能退後一步的界限;拒絕最起碼的信仰之人,不論聖經的知識如何,仍然不能算為一個基督徒。

C.假師傅的行為(2:2-3)

2 1. 是邪淫的

「將有許多人隨從他們邪淫的行為」,「邪淫」原文aselgeiais,即淫蕩、放蕩之意,是名詞不是形容詞。這字在新約中下列各處經文均曾用過:可7:22譯作「淫蕩」,羅13:13;林後12:21;加5:19譯作「邪蕩」,在弗4:19;猶4譯作「放縱」,彼前4:3;彼後2:2,7,18節譯作「邪淫」。

這些假師傅的行事不但自己是邪淫的,也使許多人隨從他們仃邪淫的事。他們既連買他們主也不承認,怎能使那麼多的人隨從他們?原來他們引誘人的伎倆,另有他們的一套方法,就是引誘人行邪淫的事。

罪惡是有自動傳播之性質的。那些本身行為是邪淫的,也鼓吹別人行邪淫的事自己犯了罪的人,也會喜歡看見別人犯和自己一樣的罪行。他們很想有更多的人和他們同站在一邊,好使他們在良心上略得「安慰」,可以更放膽地順從他們的私慾行事;因為倘若很少人犯這種罪,那罪就顯得很突出,不易被人原諒,但如果有許多人都犯了這種罪,邯罪就孌成很普通,縱然原本是大罪也變成平常了。

教曾中的頒袖,若是自己的心貪愛世界,他便必然會發出類似方便信徒去貪愛世界的言論,使人們也隨從他行走。這實在是今日教會的危機。

另一方面,那些隨從假師傅的人,何以致於受迷惑?

原因不外:

a.他們不單自已心中給魔鬼留了地步,甚至還喜歡有一種可以掩護他們去貪愛世界、體貼肉體的道理。或是他們沒有辨別的靈,和真理知識(林前12:10),只有單純火熱的心,而那些假師傅們,又常會使用敬虔的外貌和籠絡的手段。

b.他們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這些假師傅的道理便投其所好,或標奇立異,或掩護罪惡,或激發信徒貪名好勝的心……,結果便隨從他們去了(參提後4:3)。

c.他們雖有辨別的靈,卻沒有堅強的心志,對真道不熱心,妥協容讓,讓這些假師傅在教會中有地位,不肯為真道爭戰(參加2:5;提前6:12)。

「邪淫」在此也可指地們在信仰方面的罪惡,他們明知真道卻不肯相信,小引人行在正路之中。由於信仰上的墮落,背棄真道,結果也引致在行為和道德方面的墮落;而他們的墮落,又使許多人隨從他們的行事,或因誤以他們為榜樣的人,灰心跌倒,或在信仰上退後,在品德上放鬆自己,結果「便叫真道因他們……被毀謗」。

「便叫真道因他們……被毀謗」這句話說出了為甚麼魔鬼要在教會中興起邯麼多的假師傅,假弟兄(加2:4),假道理……又用各種詭計誘使信徒跌倒,其目的就是要使人誤解真道,毀謗真理而不接受真理。

基督徒切勿因看見別人行為墮落而灰心,以致失去應有的見證。在一場屬靈的爭戰中,仇敵當然會用各種詭計欺騙、愚弄、攻擊、包圍、放出煙幕、雇用奸細……使我們受挫敗,我們必須洞悉敵人各種計策,不灰心、不氣餒.剛強壯膽地持守真理,才可以得勝。

現今許多基督徒,彷彿以為魘鬼是一個很規矩的仇敵,好像爭戰的雙方互相對陣,只許各按次序輪流開槍,其也計謀都不許使用似的,那?有這麼規矩的爭戰呢?我們應當認清魔鬼的計謀,善用真理的兵器才可以得勝。

2. 是貪心的

「他們因有貪心,要用捏造的言語,在你們身上取利」──可見這些假師傅在教會內工作有不純正之目的,他們貪圖財或其他屬世的利益。

使徒保羅向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見證說:「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徒20:33),又對帖撒羅尼迦的教會說:「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用過諂媚的話,這是你們知道的,也沒有藏看貪心,這是神可以作見證的」(帖前2:5),又對哥林多的信徒說:「我們未曾虧負誰,未曾敗壞誰,未曾佔誰的便宜」(林後7:2)。這些話充分表現一個忠心神僕的高尚品格,凡事清清潔潔不存貪念,不佔人的便宜,不藉口自己是傳道、牧師,便利用這種身份希圖獲得別人例外的優待或施與。但那些假師傅們正好相反,他們的一切活動,不論工作,探訪,熱心待人(加4:17),都不存好意,乃是另有企圖,用捏造的言語在信徒身上取利。

所謂「用捏造的言語……取利」就是指他們不誠實的傳道,捏造高深的經歷和假見證,以獲取信徒的敬重;或是故意曲解聖經的真理,迎合人們的喜好;或自稱其所籌劃的某事,是奉神之命而行。……其實乃是捏造的言語,為要達到在信徒身上「取利」之最後目的而說的。

「取利」原文emporeusontai,意即當作買賣之商品,英希對照之聖經(The Interlinear Greek-English New Testament)此字譯作"They will make merchandise of",他們把信徒當作商品買賣,將一切屬靈的事務用商業性的眼光去衡量,所表現的各種虛偽的愛心、熱心、都變成商業性的手段。但這等人雖然可能在教會欺騙一部分幼稚之信徒,得著一些暫時的好處,卻無法逃避神公義的永刑。

D.假師傅的結局(2:1下-3)

1下-3 「他們的刑罰自古以來,並不遲延的。」這就是說,自古以來神早已判定他們的罪行,像這等人的行事,從無可以僥倖逃過神之審判的。雖然他們可以在人前裝成十分屬靈,卻無法在察看人的心腸肺腑之神面前掩飾裝假的。

總之,這幾節聖經的要義是勸勉信徒應當謹慎分辨教會中的假師傅和假弟兄。也要真實地生活在神面前,不可虛偽裝假,陷入假師傅之錯誤中。

以上的信息對於用今世的名譽、地位、物質享受……以鼓吹青年去作傳道的人,亦具有很大警惕的作用。人若不是神親自呼召揀選而去作傳道,甚至根本還沒有得救的經歷,便作了傳道人,這等人將必很容易便走上假師傅的路上,成為教會的一個「暗瘤」。

不但這樣,就算在主的工作上已有多年經歷的忠心主僕,也當自己提高警覺,看看是否存著貪心,否則縱然不是假師傅,卻也會在不知不覺之中,落在魔鬼的網羅?了。

2.引證歷吏的鑑戒(2:4-9)

使徒為著證明那些假師傅的結局,確是無法逃避神審判的,便引證舊約歷史上的幾個實例,說明神對這些以敬虔為得利之門徑,傳講錯誤道理的人,正如對待古時那些不虔不信之人一樣,必按他們所應得的刑罰施行在他們身上。

注意使徒彼得的信息,雖然是在豫知這些假師傅即將出現時,豫先警告「信徒」的,但同樣也是警告那些即要出現的「假師傅」,使他們知所警惕。所以使徒在提及他們將有何等結局時,特別要引證歷史的實例,以加強他的警告。證實一切擾亂及背棄真道的人,確係「自取速速的滅亡」。

A.犯罪的天使(2:4)

4 (參猶6)

從本節經文可知有某些犯罪天使現時已被拘禁,他們可能是隨從魔鬼背叛神的一部份鬼魔(參啟12:4,7;太25:41)。天使的能力智慧既然比較假先知,假師傅更高,且有更大的超然力量,但他們也無法逃避神的審判,何況假師傅們呢?反之,犯罪者本身的能力愈大,其所受主之刑罰必愈重而更難以獲得寬容,所以神沒有為天使豫備悔改的機會。

主張基督下陰間是對犯罪之天使宣告救恩成功的人,引用本節之地獄與彼前3:19之監獄互混和解釋,且以本節下半之「交在黑暗坑中」,即為彼前3:19之「監獄」,並認為由此可見前書之「監獄」確是指暫時刑罰處所之「陰間」。

但是,這幾處的原文都使用了不同的字。本節「地獄」的原文tartaro{sas (tartaroo{),是動詞,就是「丟在地獄」的意思,但其名詞Tartarus是希臘神話故事中之人名。此人身體半溺水中,但他的口乾渴非常,何逢他要俯首去飲水時,水便隨著他一同低下去,便他無法飲到水,但等到他的頭抬起之後,水又照樣升起來;所以這個人一直浸在水中卻無法飲水而乾渴不止。希臘人借用此字代表地獄,這字全新約只用過這一次。

彼前3:19之「監獄」原文是phulake(i),但這個字在太14:10;徒5:19;12:10;林後11:23……均譯「監」或「監牢」,與本處之tartaro{sas不相同。

聖經中常用以指將來永刑之「地獄」,原文是geenna,新約共有十二處用過,其中包括太5:22,29,30;10:28;18:9;23:15,33;可9:44,46,47;路12:5;雅3:6。

按新約希英Arndt & Gingrich字彙解釋,希臘人看Tartarus是比陰間更低下的一處受刑罰的處所;看來它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拘禁某此二犯了罪的天使,以等候審判的。

「交在黑暗坑中」放在「丟在地獄」之後,(原文放在「丟在地獄」之前)顯示在這?的地獄(Tartarus)「黑暗坑」是相同的地方,或同一範圍而可以通稱的地方。因為這些犯罪的天使,絕不可能同時被丟住兩個地方,他們顯然是被拘禁在一個她方,這地方可以稱為黑暗坑或Tartarus。

B.挪亞的洪水(2:5)

5 「神也沒有寬容上古的世代,曾叫洪水臨到那不敬虔的世代,卻保護了傳義道的挪亞一家八口。」

使徒彼得在前書三章廿至廿一節亦曾引用洪水之事(創六至八章),但前書之引用其目的比較偏重於安慰勉勵信徒;本處之引用則較偏重於警戒背道和不信者。說明神怎樣審判了當時代的人,也必審判現時代之不信者。當時的人如何因忽略警告而滅亡,現今的人,也必因忽略救恩而滅亡(來二1~4)。照樣,當時挪亞怎樣在罪惡的世代中行神的旨意,信靠神而生活…「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來十一7)。現今那些照神的旨意在這世代敬虔度日的人,神也必看顧他們。

「傳義道的挪亞」,表示挪亞在造方舟等候洪水來臨之前的一百二十年中(創六5),也曾為神傳道,當然他所傳的道必與神要用洪水滅世界有關。他既為此傳道,而得救的只有他自己一家八口,可見當世代的人不接受、也不理會他所傳的道。主耶穌說他們「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洪水來了…」(太廿四38~39)。挪亞時代是一個注重吃喝嫁娶的世代,今日的世代較之挪亞時代的人,對於飲食男女之事的重視,有過之而無不及。人們心中充滿各種污穢邪惡的意念,各種兇惡殘暴詭詐的事,更甚於挪亞時代的人,豈能不審判這時代的人?

總之,本節經文告訴我們:

A. 神是必定審判罪惡,無人可得倖免。

B. 神在審判的期限來到之前,總有很大的寬容,給人悔改的機會。

C. 神對於那些願意悔改的人,必樂意赦免收納,在祂的審判臨到時,必免去他們的審判。

D. 神對那些不肯悔改的人,必按祂的公義給他們應有之刑罰。

C.所多瑪、娥摩拉(2:6-9)

6 在此使徒彼得又引證所多瑪、蛾摩拉之被傾覆,以加重說明神必要審判現今那些不虔不義之人的真理。挪亞的洪水與所多瑪、蛾摩拉被滅,都是一種集體的滅亡;前者神用水施行刑罰,後者則用火。如此引用,要證明神將來在天上也必按公義審判,決不至為了犯罪的人多便不施刑罰。

所多瑪和蛾摩拉二城之傾覆是「作為後世不敬虔人的鑑戒」。本句說明神在古時用洪水或用火毀滅當時不信的人,都不過用來作為神將來必施行的那最後大審判的豫表,使人可以將這些事引為鑑戒,認定神的最後審判終必來臨而已。

但公義的神也是滿有慈愛的神,在祂認為必須施行審判時,也不會立即將最重的刑罰施行到人的身上,祂總必預先多次警戒,到最後才不得不施用最重的刑罰。

7 「義人羅得」──羅得既被稱為義人,證明他是有信心的人,有得救的經驗。按創11:27-32羅得是亞伯拉罕的姪兒,父親早死(創11:28);亞伯拉罕蒙召離吾珥,住哈蘭,進迦南(參創13:4)一直都帶著他;但亞伯拉罕從埃及回來後,羅得為牧人相爭之事而與他的叔父分離,漸漸遷居所多瑪(創13:1-13)。其後羅得因所多瑪王與基大老瑪

等王作戰失敗而被擄(創14:12),幸賴亞伯拉罕的愛心和勇猛把他救回來(創14:13-16),但他末因這次所受的管教離開所多瑪(創19:16)。

從羅得的簡單歷史看來,他的確是一個貪愛今世榮華富貴的信徒。但在此使徒卻稱他為「常為惡人淫行憂傷的義人羅得」。他既常為所多瑪人的淫行憂傷(參創19:1-12)當然無分於他們淫行了。可見羅得雖然是一個愛世界的信徒,但並非完全被此界同化,在他?面確有生命的感覺,在道德方面也沒有完全落在罪惡之中。這種對於「罪」的不安,甚至看見別人犯罪也感到難過的感覺,是新生命的特徵。

無可否認,羅得的經歷說明了一個在生活上世俗化,沒有分別為聖,失去屬靈的見證之信徒,也必然失去屬靈的能力和平安。他們對於周圍的環境失去影響力,看見罪人在罪中的可憐情形,只能徒呼奈何,無力引領他們到主跟前,甚至自己的女婿也無法引領到主前。但若按羅得「常為惡人的淫行憂傷」這一點來說,恐怕今日有許多基督徒已經比不上羅得了。

8 「義人住在他們中間」,單單因為住在那些惡人中間,並非羅得失敗的真正原因。難道信徒不可以住在世人中間麼?若不與世人同住怎能引領他們歸信基督?但問題是:

1. 羅得住所多瑪並非為著引頒那些人認識神。
2. 他的靈性情形不足以影響所多瑪人,反而會受他們的影響。
3. 他是在與信心之父的亞伯拉罕失和的情形下遷到所多瑪的。
4. 神已經藉戰爭警戒他,所多瑪不宜久居(創14:1-12)。
5. 他對所多瑪留戀難捨(創19:1,15,18-19,26)。
6. 他住所多瑪不是神的旨意──從他住所多瑪的經過和結局可知。

基督徒並非避世主義,更不是不可以和世人交往,但我們必須問,那樣的交往是否能把對方引到基督跟前,或是否使我們陷入他們的罪中?

「看見聽見他們不法的事,他的義心就天天傷痛。」羅得是那些靈性貧窮之信徒最好的代表,他們不但在天上失去榮耀的獎賞,在地上心靈也常痛苦,他?面有一種憎惡「不法的事」的生命,外表卻軟弱無力,不能在黑暗的環境中為主發光。

9 「敬虔的人」就是有信心得救重生的人,「不義的人」就是第6節所說的「不敬虔人」。神對待這兩種人有很大分別:將不義的人留在刑罰之下,等候審判大日之來臨(參徒17:31;猶6);而搭救義人脫離試探。

基督徒和世人在世上最大的分別,並非不會遇到苦難,試煉或誘惑,乃是雖然遇到患難,卻有神的「搭救」。我們並不知道將會遇到怎樣的試探和試煉,更不知道怎樣能勝過那些試探和試煉,但「主知道」。所以,使徒保羅對哥林多人說:「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侯,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凡靠著他進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他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7:25)。

3.假師傅的行事為人(2:10-22)

本章實際上全章都是講論假師傅的行事為人,但在上文彼得略提及這些人的信仰與行事之後,插入了他所引證的若干歷史實例,作為一種警戒性的解說;然從在此彼得再回復到原來的論題上,重複地詳細講論這些假師傅的不虔不義。指出這些假師傅乃是與古代那些應當滅亡的人同死,而不是屬於有信心之人那一等。他們在人前雖然難以被人辨別,但全知的神是知道分別誰是敬虔的義人,誰是不虔不義的惡人。正如神在古時的世代中,已經分別了挪亞一家與他那時代的人,以及羅得和所多瑪的人一樣。在此分五點研究:

A.縱慾不法(2:10上)

10上 「肉身」,在此指身體或舊生命之「肉體」均可。舊生命的敗壞性情,係潛伏在身體之內,與身體聯結在一起的。自從人類墮落以後,各種身體上的需要,已超越常軌,而且不是人的意志所能克制;反之它們倒成為一種「肢體的律」支配控制人的心志,使人隨從它們的要求而行事,因而生出種種罪行。

所以,在這?「隨肉身,縱污穢的情慾」,也就是隨從肉體的支配,放縱各種污穢的邪情惡慾的意思。保羅在以弗所書2章,論及信徒末信主之前的情形,也是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弗2:3)。因末有生命的人,不但自己甘願隨從私慾去沾染各種污穢的罪惡,而且他們也沒有能力不隨從私慾。人身體上的各種慾望原本是正常的,不論飲食男女,都是無罪的;但罪惡進入人類的生命中之後,這一切的慾望,既都含罪的性質而超越常軌,便需要予以控制,不能一味「隨從」。但一個仍活在罪中的人絕不可能真正的制勝肉體的私慾;惟有被基督所救贖,重生得救的人,有神的生命和聖靈住在心中,纔能藉著神的真道和聖靈的能力勝過肉體。

雖然,基督徒也像世人一樣,身上有各種的慾望,並且好些慾望是正常的,但我們並無必須隨從身上的慾望而行。因我們活在世上的主要目的,不是滿足身上的慾望,乃是滿足神的心意。我們不過給與身體必須的滿足,卻不是無止境地去滿足身體各種的慾望。因為身體的私慾是不會滿足的,不會說夠了的;若不加以節制,便會貪得無饜,漫無止境。假師傅既無基督的生命,仍是死在過犯罪惡之中,當然只能隨從肉體的要求,放縱污穢的情慾了。

「輕慢主治的人」,「主治」原文kuriote{s就是「權柄」的意思,新約共用過四次,在弗1:21;西cs31:16譯作「掌權的」,在猶8英文譯本均譯作「主權」dominin,但本處則譯作「政府」government。其意義大慨是指掌權的政府說的。等假師傅,不但放縱私慾,而且行事不顧國家法律,輕忽政府的權利,好行不法的事。他們既不服從真理,只有敬虔的外貌,實際上是目中無神的人,神的權能尚且輕慢(加6:7),當然也輕慢地上的政府。

這「輕慢主治的」亦可以推廣其意義,指那些假師傅,輕慢教會中有權柄的神的僕人們。他們否認忠心神僕冶理教會的權柄,而妄自尊大。總之,他們的行事,處處顯示其「不法」的本質,實在是和那將要顯露的「不法的人」(帖後2:8)同出於一個源頭。

B.善於毀謗(2:10下-11)

10下 他們在犯罪方面是膽大的,而且任性而行,隨自己所喜歡的說話行事,不理會神的旨意和權能。他們不會因犯罪太多而膽怯。又善於毀謗那些在尊位的人,就是上文所說那些掌權的「主治」者。

聖經主張信徒在不違背信仰的原則下順服政府的一切權力。輕忽或藐視地上的政府,就是藐視神,因為一切的權柄都是從神來的(羅13:1),使徒彼得在前書2:13-17的教訓,也是要信徒尊重政府的權力。但在政府濫用權力壓逼信徒背棄神的時候,使徒彼得卻曾親自反抗這等權力──「彼得和眾使徒回答說: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徒5:29-32)。

這些人毀謗在尊位的目的,實係要掩飾他們不法的行事。所有毀謗人的,都是要藉著挑剔別人的不是以遮蓋自己的罪行,或誇示自已的長隨。這等假師傅既放縱情慾,膽大任性,當然是生活腐化,行為不檢,他們需要為自己的行事辯護,便不能不毀謗當權的人,不論對政府威教會都不例外了。

歷來異端擾亂教會,誘惑信徒,必然先盡力毀謗教會中有名望而被神所重用,又為眾信徒所敬仰的神僕們;他們對他們的道理、生活、工作,都必盡力刁難,吹毛求疵,尋找藉口,肄意造謠,務使信徒對他們的領袖發生惡感,不再聽從他們的教導,對所頒受的真道,信心動搖,然後他們便可以乘虛而入,假裝虔誠,謙虛和愛心,用錯誤的道理引領信徒陷入歧途。

「毀謗」是魔鬼工作的法則,魔鬼就是一位控告者。在今日教會中,縱然不受異端的攻擊,也常易於看見同工之間所發生的爭執,或遭受別人毀謗。這些事的真正原因,常是出於嫉妒。一切忠心的門徒都應當完全棄絕這一行徑,因為這乃是屬於假師傅那一等人的行事。

11 本節經文告訴我們天使的心是十分善良、謙和、無惡意、無憤恨的。雖然他們也憎厭罪惡,但他們並不以「毀謗」的態度來對待假師傅們,他們不會在別人的錯誤上故意誇張以詆毀對力。

本節中「在主面前告他們」這「他們」是指甚麼人,是值得注意的。按上文的語氣而論。這「他們」應當指假師傅無疑,但天使是屬靈的受造者與屬肉身的假師傅並不共同生活在世上,他們怎會去「毀謗」這些假師傅?這似乎表示那些假所傅的行事,是有神所差派的使者暗中監視的。按聖經的記載,信徒們的行事生活,是有天使暗中看顧保護的(參徒12:15;詩34:7),則假師傅,假先知的行事,受天使暗中的監視與攔阻是不算希奇的。例如假先知巴蘭的行事,就曾受天使的攔阻和警告(民22:21-35)。魘鬼的使者如何暗中窺伺基督徒,要攻擊誘惑他們,而那些受神差遣而為蒙受救恩的人效力的天使(來1:14),也如何暗中有顧屬神的人而留意假師傅的詭詐,當然也就不希奇了(參但10:10-21)。

天使對這些假師傅的行事,在神面前並沒有作誇大的報告。他們的權能比假師傅更大而性情則更溫和而公止。他們只忠實地將他們的行事向神說明。但這些假師傅卻相反,他們對那些忠心神僕良善的行為,用詭計和?造的言語詆毀他們,全無公正良善的心。

本節若與猶大書8-9參照,便發現猶大書所記較詳細而略為不同。猶大書說:「天使長米迦勒,為摩西的屍首與魔鬼爭辯的時候,尚且不敢用毀謗的話罪責他,只說:主責備你罷!」天使長為甚麼會和魔鬼為摩西的屍首爭辯?聖經未有詳細記載。可能是魔鬼想利用摩西的屍首迷惑以色列人使他們陷在拜偶像的罪中,而天使長則禁止魔鬼利用魔西的屍首作迷惑人的事,但這只是我們的推測,聖經並無明文。但在這?我們所特別注意的是猶大書所記的雖與本書在這?所記的十分相似,卻不完全是指同一件事。因為猶大書特別提到天使長米迦勒為摩西的屍首爭辯,但本書卻未提這件事,而將天使不用毀謗的話這一點應用在假師傅們身上,以說明天使的力量雖然比假師傅們更大,在主面前尚且不敢擅用誇大或不懷善意的話毀謗他們。這樣,猶大書更詳細地講出彼得在這?所說:「天使……不用毀謗的話……」的背景,並且,使他們將兩書參照在一起時,可以看出聖經是將假師傅和魔鬼同列,視為同一類的人物,是和魔鬼同一陣線的人。這正如主耶穌在世上時,也曾經將那曾經跟從祂三年之久,位列十二使徒之一的猶大稱為「魔鬼」(參約6:70-71)。

C.卑污如畜(2:12-14)

12 「但這些人好像沒有靈性,生來就是畜類,以備捉拿宰殺的。」沒有靈性的畜類既不明白人的事,只能供人宰殺享用。這等假師傅,雖有若干屬靈的知識,卻沒有屬靈的生命,對屬靈的事並無真實的經歷,對神的事只能憑自己的意思猜測,而自以為是,其實並無領悟神旨意的才能,對信徒的靈性並無助益,對於神救贖的計劃和工作,更不能有絲毫用處;他們

在神面前就如對人類沒有甚麼貢獻的畜類等候宰殺一樣,等候永遠的滅亡。

人類原是萬物之靈,但亞當犯罪之後,心靈與神隔絕,愈來愈不認識神,結果就如沒有靈性的畜類一樣,所表現之種種強暴的罪行,與禽獸無異。事實上現今人類揭開了虛偽的禮貌與文明的外衣之後,所暴露的野蠻,兇惡,殘暴,淫慾,污穢的本相,實比較無靈性的野獸更為醜惡;這等假師傅雖用屬靈的知識和外貌的敬虔為外衣,但他們的實際生命卻未曾重生得救,與墮落的罪人無分別。

「他們毀謗所不曉得的事」,假師傅們既沒有屬靈的生命,在屬靈的經歷和追求上,當然無法與真神僕相比,結果必然無法在屬靈方面獲得信徒的敬愛,便會毀謗那些忠心的主僕,或用其他屬世、屬肉體的手段籠絡信徒,造成教會各種的糾紛。其實他們所毀謗的是他們不知道的,因為他們從末經歷領悟過。

「正在敗壞人的時候,自己必遭遇敗壞」,按神的審判來說,這等人既不是真正的牧者,只會敗壞人的工作,又存著貪心,另有企圖,以敬虔為得利的門徑,以敗壞別人的工作,使自己得利益,將來必會受神的審判,遭受永遠的「敗壞」。但這句話不只指將來,亦指今世,敗壞人的常會害人終害己,自遭敗壞;許多毀謗人的會弄巧成拙,顯出自己的詭詐和內心的惡意,而變成敗壞自己。神在不可見之中掌管人的命運和動作,雖然在最後大審判還未到今世,也會偶然顯出祂奇妙的智慧,使行惡的人嘗到自己的惡果。

13 「行不義的,就得不義的工價。」他們所行的事既是「不義的」,所得的工價也是「不義」。正如猶大賣主,終於得著了他那「不義的工價」──三十塊錢,但他並沒有享用這三十塊錢,卻因良心的譴責而自己在樹上吊死了;不但肉身悲槮的死去,靈魂也永遠滅亡。

假師傅們常為著要不義的工價而多行不義,以能得著跟前的利益和物質的好處為滿足。其實這不過為他們自己種下不義的果子,使自己日後收取不義的果子。

「這些人喜愛白晝宴樂,……」他們既是屬肉體的人,當然喜歡肉體的宴樂。在此所說的「白晝宴樂」不會是指偶然的喜慶筵席,而是指荒宴好飲,以吃喝玩耍為事說的。聖經並不反對偶然為特殊目的而舉行的筵宴,例如主耶穌曾參加結婚的筵席(約2:1-11),又曾赴法利賽人的筵席(路7:36-50;14:1-24)。

注意「白晝宴樂」之「白晝」,證明所說的宴樂是佔用了工作的時間之宴樂。白晝是作工的時候(約9:4),竟用於宴樂,可見這等人無所事事虛耗時光,看重宴樂過於工作。

聖經中提及「宴樂」常用於壞的方面,如路16章的財主,天天奢華宴樂。保羅給提摩太的書信中,也提及那些「好宴樂的寡婦,正活著的時候,也是死的」(提前5:6)雅各在他的書信中亦責備那富足的人,只知在世上享美福「好宴樂」。所以聖經中提及「宴樂」常是注重飲宴醉酒,尋歡作樂,為肉體安排方面。這些假師傅喜歡這些事。

「正與你們一同坐席……」在猶大書12的「坐席」是指愛筵,即記念主的筵席。然則這些假師傅和信徒有若干程度的交往,他們實已被教曾所接納,與信徒同吃「主的晚餐」,同擘餅記念主了。

「就以自己的詭計為快樂」,意思就是以他們的虛偽裝假能以欺瞞信徒的眼目為快樂,以為他們外貌的敬虔已成功地掩飾了他們真正的動機而沾沾自喜。

14 「他們滿眼是淫色,止不住犯罪。」他們不但喜好吃喝宴樂,虛偽詭詐,且充滿了淫亂污穢的心意,因而在不知不覺之中表露於行為。「滿眼是淫色」就是他們的一種表露。這顯示他們喜歡看淫污猥褻的東西;他們的眼目,以淫慾卑污的事為享樂。對於罪惡的試探無力抗拒,對於那些纏累著他們的肉慾無法擺脫,因而止不住犯罪。他們外表虛假的虔誠,雖或

可以暫時欺瞞人的眼目,卻不能「止住」他們內心那種要犯罪的情慾,而至終不得不表露出來。

「引誘那心不堅固的人」,可見他們不但自己犯罪,也誘惑別人和他們一同犯罪。「心不堅固的」指靈性軟弱或剛剛信主的人。他們既較為軟弱,也就易於受引誘了。但他們受了誘惑之後,必然影響整個教會,使教會也陷於「不堅固」的情形中。

所有犯罪的人若不肯悔改,便都必然喜歡引誘別人和他們同行一路。他們會編造各種理由,為自己的罪行辯護掩蓋,並鼓動那些在信心和真理方面比較幼稚的人跟隨他們,使他們少數人的行動成為一大群的行動;如此一來,他們的錯誤或虛偽的主張,便在教會形成一種勢力而有所庇護了。

「心中習慣了貪婪」,表示他們不是偶然的貪心,乃是時時貪心,且藉非法手段取得他們不應得的利益。他們這樣行巳成習慣。所有不按正當方法和努力以取得他們的利益的人,一旦有了一次的開始,就會慚漸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行,終於成為一種貪婪的習慣。基督徒應離開貪心的罪,以免陷於負財的罪中,否則雖未成為假師傅,也已走向假師傅的路了。

D.隨從巴蘭(2:15-16)

15 「他們離棄正路,就走差了。」這「離棄」不一定表示他們是曾經走在正路中;也可以指他們雖知道正路卻不走在正路中,而是離棄了所知道的正路走差了。

「走差了」表示那些假師傅和巴蘭所走的都同是錯路。巴蘭的路所以稱為錯路,因為:

1. 是不義的路

他的不義是十分明顯的,不旦因為他要去咒詛以色列人是神所不喜歡的,而且是因為這樣接受人的賄賂去作一些對第三者不利或受損的事,乃是埋沒良心.貪圖小利,不顧道義的小人所為:即使他不是一個「先知」,只是一個普通人,也不應當為著自己貪圖金銀而設法暗害別人,這不但按聖經的道理要被定為不義,就是一般世俗人的道德觀念中也是被定為義的。

2. 是虛榮的路

摩押王除了應許金錢給巴蘭之外,還應許他可以得著極大的尊榮。巴蘭顯然有貪圖虛榮的心,想在巴勒王跟前,得著他的寵信。基督徒若有貪圖今世虛榮的心,也會很容易「走差了」。這些假師傅為甚麼知道了正路之後,竟離棄正路走差了?因為有貪圖虛榮的心,所以纔會重蹈巴蘭的覆轍。

3. 是背叛神的路

神既然要賜福以色列人,而巴蘭卻去咒詛他們,可見他所行的乃是背叛神的路。雖然巴蘭口中說要完全聽從神的吩咐去行,但他所行的路卻是神所憎惡的。他一面惡神所愛的,愛神所惡的,又一面表示自己凡事遵從神的旨意,無愧為假師傅的「先祖」。現今也有不少基督徒在教會中禱告時表示他是多麼願意聽從神,對已往的失敗多麼痛悔,甚至流淚立志,但當他們的屬靈牧者引領他們去實行所聽的真道時,他們卻站在肉體一邊與神的真道對抗,甚至遷怒於神的僕人,對主的僕人懷怨含恨,引起教會更多糾紛。

4. 是墮落的路

巴蘭雖然有屬靈的知識,卻沒有照所知的去行,反而將這些知識作為「得利的門徑」,在屬靈的事上貪圖利益,結果墮落到神要藉驢開口責備他的地步。注意神既差遣天使攔阻他的去路,為甚麼不先藉天使責備他,卻要先藉驢開口呢?照使徒彼得的話──「他卻為自己的過犯受了責備」;而以人言責備他的是那不能說話的驢,顯示神是故意這樣做使他受羞辱;因他所行的路,已使他失去了一個人所應有的尊貴品格,成為比驢都不如的牲畜,以致他要受驢的責備。基督徒若犯罪跌倒,就當知道他已失去神兒女的高貴身份,自甘墮落,若不立即回頭,必自招羞辱,像巴蘭一樣。

5. 是頑梗的路

神雖然藉驢開口責備巴蘭,用這麼超自然的方法使他知道所行的路是錯的,但巴蘭並未因此真正知道他自己的錯或知道他所行的不能越過神;雖然按他口所說的,表現他是那麼順服神,但他所行的事,卻證明他實在從心?想反抗神,衝破神的限制。他曾經嘗試了四次,都不能說出他所想咒詛的話。為甚麼會有四次那麼多呢?為甚麼不是一次呢?這「四次」說明了他想咒詛以色列人以換取摩押王的酬勞,是出於他的本心。並且他每次作歌之前,都是確實想咒詛以色列人的;甚至一再更改作「法術」的方式(民24:1),希望能講出咒詛的話。在四次作歌失敗之後,巴蘭又獻計巴勒用米甸女子誘惑以色列人犯姦淫並拜偶像,終於使以色列因自己陷在罪中而招惹神的惱怒。可見他的心是何等的頑梗呢?他並不因神一再地管制著他的口,把他想講咒詛的話改成祝福,而有所儆惕覺悟,務求要得著摩押王的尊榮與金錢而後已!

巴蘭的例子告訴我們:當一個人的心被罪迷蒙之後,便失去判斷是非的能力,只想達到犯罪之目的,不顧後果,真是利令智昏,基督徒不可不戒啊!

6. 是滅亡的路

從民31:8和書13:22可知巴蘭的悲慘結局。他雖得到了他想求的金銀和尊榮,卻未能享受這些金銀和尊榮,乃是與它們一同滅亡。正如上文13節所說的:「行不義的,就得了不義的工價。」巴蘭誠然得著了不義的工價,但這不義的工價,不獨是巴勒所賜給他的金銀和尊榮,亦包括他自已生命的喪亡和他一切財富的一同毀滅在內。

使徒彼得說:這些假師傅隨從了巴蘭的路,事實上所有的異端假道,都多次包含著像巴蘭那樣貪愛金錢的特性。雖然他們的外表可以裝得像巴蘭那樣敬虔,但他們的內心,卻完全受金錢的支配。

16 「……以人言攔阻先知的狂妄」,聖經只在這?間接地稱巴蘭為先知──在論及神藉著驢以人言攔阻巴蘭時用了「先知」這個字──上節末句「貪愛不義之工價的先知」原文無「先知」一字。中文落聖經「先知」之旁有小點,表示是譯聖經的人加進去的。巴蘭究竟是否真正的先知(神的先知)?按彼得在這上文所討論的主題而論,巴蘭是被當作一個假先知之悲慘結局的實例,以教導信徒辨別甚麼是假師傅或真神僕;顯然地彼得是將巴蘭當作假先知,並非真先知。所以本句──「以人言攔阻先知的狂妄」所用「先知」這個字只是泛指一種類別,而不是指個人在神前的地位和性質。正加約一4:1說:「一切的靈不可都信。」這「靈」字只是代表一種類別;是靈界方面的,不是物質界方面的,卻未必是指聖靈或邪靈。

按書13:22:「那時以色列人在所殺的人中,也用刀殺了比珥的兒子術士巴蘭。」很明確而直接地稱巴蘭為「術士」。若按巴蘭的行事來說,他實在是一個術士,但因對神的事有若干知識,又善於偽裝敬虔,且曾說過豫言(民23章-24章),所以又兼作假先知。當他要開始為巴勒咒詛以色列人時,其獻祭所用的方式與以色列人通常獻祭的方式亦絕不相同。而且摩西在民數記24:1說巴蘭的獻祭乃是「求法術」,這樣看來「術士」纔是巴蘭真正的身份,最少在他未曾在被動的,不由自主的情形下述說了民數記23章-24章之豫言之前,絕不是一個先知。他所以會有「先知」的雅號,實由於民數記23章-24章的豫言。因他既曾講過豫言,便在人的心中很容易產生一種觀念,算他是一個先知;其實他只不過是一個術士出身的假先知而已。他堪稱為假先知、假師傅的老祖宗,他所行的路乃是後世的假師傅們所跟從的。

巴蘭的事再一次向我們指出神能夠使用任阿一個他要用的人,包括那些在我們看來,完全不配使用的人;但這些人的被神使用,並不代表他本人屬靈方面的成就。巴蘭講豫言是一件事,他是否屬神、聖潔、敬虔,卻又是另一件事。所以我們不要憑人的工作表現來看人,也不要憑自己工作的成就,以為自己是成功的。

E.虛妄矜誇(2:17-19)

17 「這些人是無水的井」,表示他們虛有其表,既不能有應有的用處,反而有害。井的最大用處是供人用水,井而無水就變成一個陷坑。這等人既有井的外貌,卻沒有水可以解人的乾渴,便只能絆倒人了。他們有屬靈知識,在教會中佔了師傅的地位,豈知他們是「無水的井」,滿眼是淫色,引誘那些心不堅固的人,編造犯罪的理由,曲解真理以遷就他們存著貪心的行為。

井若無水,不但會成為人的陷阱,且會有毒氣致人於死。等假師傅的各種虛偽,和他們在教曾中所佔據的地位和言論,實在像有毒的井,使信徒的靈性癱瘓而陷於「死」境。

「是狂風吹逼的霧」,霧會阻擋人的視線,使人看不清楚方向而迷。等人不但不能幫助人認清真理的路,且在真理的路上是一種「霧」,使人發生糢糊和混亂的感覺。

霧是輕浮的,沒有重量的,它既不像雨水那樣能以灌溉田野,又阻擋了太陽光不能照射在地上。這等假師傅正是「霧」,在神前是沒有價值的,也是沒有重量的。他們的存在是「至暫至輕」的,只限於眼所能見的今世,只能在人眼前「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4:14)。

他們不但是「霧」,且是狂風吹逼的霧;霧原本就很容易散開的,沒有甚麼結集的力量,旺風吹逼的霧,則更易於被吹散,表示他們很快就會成為過去,消散於無形。雖然他們在世上所作的只不過是擾亂人對真理的認識,阻擋人得真理的光,但他們連作這樣的壞事也不能長久,他們的工作很快便會敗露,他們的生命很快便消沒在這可見的世代中,他們虛有其表而無實際貢獻,絲毫不能在神前存留。

「有墨黑的幽暗為他們存留」,是指他們終必歸入「黑暗」中去,永遠沉淪,因為他們原本就是黑暗之子。雖然他們在今世似乎可以任意妄為,膽大任性,縱情逸樂,……但擺在他們前面的卻是「墨黑的幽暗」,神的審判和永久的刑罰正等待著他們。

18 「他們說虛妄矜誇的大話」,他們具有魔鬼的特性,喜歡誇耀自己和說謊。但以理書7章中所提及的「小角」,也是很會說誇大之話的,那「小角」乃是將來要出現的敵基督者;啟13章提及一隻從海中上來的「獸」,那獸亦敵基督者的豫表。按聖經所記那獸有魔鬼所賜給他說誇大褻瀆話的口(啟13:5)。而這些假師傅既善於說誇大的話,這一切實在都是豫備那要出現的敵基督者的來到,顯示這世代的結局日益臨近了。假師傅們的行事,不過是那要出現的敵基督者的部份顯露,他們雖然知道好些真理,卻無法掩藏他們那種喜好高抬自己的性格,因為魔鬼所作的工作,就是要盡量發表人內?的敗壞。

「用肉身的情慾和邪淫的事,引誘那些剛纔脫離妄行的人。」這半節經文可作為上文14節的註解,說明了這些假師傅怎樣引誘那些「心不堅固」的人,並說明了14節「心不堅固的人」就是剛纔脫離妄行的初信者,他們在真理知識和靈性生命上,都較軟弱,很容易被他們虛偽的敬虔所蒙騙。

在此「肉身的情慾」與「邪淫的事」略有分別,前者不一定指姦淫污穢的罪惡,亦包括體貼肉體的各種敗壞,如加5:19-21所列的各種罪惡也都是肉身的情慾。但「邪淫」則特指淫亂或在拜偶像中所犯的淫亂之罪。總之,這一類的事,都是一切信徒所易於受誘惑的,假師傅便在這等事上,編造理論,使信徒放膽地去犯罪。

19 本節更清楚指出這等假師傅自已仍在罪惡的捆縛中,不明白「自由」的真義。他們可能攻擊那些真正愛主敬虔度日的人為偽善、落後、思想陳舊。他們自己卻作「敗壞的奴僕」,怎能應許人自由呢?顯然他們所應許給人的自由,乃是任意而行的自由,犯罪的自由,掙脫真理規範的自由。

主耶穌曾對當時的猶太人說:「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見約8:32)。猶太人回答說:「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約8:33);但耶穌卻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8:34-36)。主耶穌的意思顯然是指明那些猶太人所以為的自由實在不是真自由,因他還在罪中作奴僕;等假師傅比那些猶太人更不如,他們既未嘗過真自由的美好,又憑自己的聰明誤會了真自由的究竟,便很容易以神的恩典為放縱情慾的機會。使徒保羅警告加拉太信徒說:「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加5:13)。可見這些假師傅實在是瞎子領路,不明白自己所說的,更可憐的是還不知道自己是瞎子。

F.故意背道(2:20-22)

20 「認識」原文epigno{sei,是名詞,可譯作「知識」,中文新舊庫譯本作「原來如果他們因著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的倫理知識……」。他們對主基督有相當的知識,正如巴蘭對神的事有相當多的知識,又如猶大對主耶穌所言所行的事也有相當充份的知識,但這些知識不表示他們已經領受了基督的生命。

「得以脫離世上的污穢」這句中「脫離」原文是過去式,但未足以表示這些人是已經重生得救的人,因為他們的脫離是暫時性的;下句緊接著說:「後來又在其中被纏住」,可見他們的脫離污穢乃是一時的,不是真正的脫離。普通勸人為善的道理,有時也能使人暫時脫離罪惡。這樣,這等假師傅知道了若干聖經真理知識,雖然未領受救恩,未有重生得救之經歷,當然也可能因他們所有的真理知識,而曾經暫時離開罪惡的污穢。但這種情形是不能持久的,正如主耶穌所講的撒種比喻中,有一種人的心田像淺土石頭地,真道的種子落在他們心中,似乎很快就發苗,豈知也很快便枯乾了;因為沒有根;換言之,是因為並未真正接受。這些假師傅並非完全不明白真道的人,他們可能也曾受過真理的感動,但因為心?仍懷藏罪惡,未真正重生得救,結果聖經中許多寶貴的真理教訓,對他們變成普通勸人為善的道理一樣,只有表面的果效,而未發生生命上的改變。

「後來又在其中被纏住」,這種情形就像主耶穌所說污鬼離了人身,後來又再回來纏住那人,他未後的景況就比先前更不好了(太12:43-45;路11:24-26),他們又像希伯來書6章所說的那些人,雖然知道真道,也曾一度蒙光照,但卻離棄他們所知道的真道,因此他們日後的情形,就比未知道真道之前更壞。所以他們不但未因所得的真理知識蒙恩,反而利用這等知識「為得利的門徑」,去誘惑軟弱的信徒。

21 本節明白地指出這些假師傅只不過曉得義路,卻未實際去行走這義路。反之,他們乃是背棄了他們所傳給他們的聖命。

「所傳給他們的聖命」指甚麼命令,彼得未加說明,但可能包括以下的三重意義,或其中之一:

1. 指律法

因律法是神聖潔的命令(羅7:12)。

2. 指全聖經

聖經是神的話,也常被稱為神的律法(雅1:25)。

3. 指基督的福音

基督復活後曾命令門徒傳福音給萬民聽(可16:15),這是主給教會的神聖命令。使徒約翰更清楚地說明信耶穌是神的命令──「神的命令就是叫我們相信他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且照祂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約一3:23)。

按上文彼得既斥責那些假師傅背離真道連買他們的主也不承認,可見在此所指背離了所傳給他們的聖命,其用意必係偏重於背離了福音真道而言。

從這些假師傅的情形看來,現今教會中若有具備了豐富的屬靈知識,卻未有基督生命之人,是並不希奇的,因在使徒彼得時代,便已經警告有這等人出現了。

22 使徒用佝和豬來比喻這些假師傅,這實在毫無疑問的顯示出這等假師傅是沒有生命的。他們不是羊,乃是狗和豬。這兩種牲畜都是猶太人所鄙視的,且在聖經中被視為不潔的動物,象徵不信的滅亡者(太7:6;15:26;腓3:2;啟22:15)。

「狗所吐的他轉過來又喫……」狗所以吐出來並非真正決心丟棄,或以為污穢,只不過偶然的動作,所以轉過來就忘了,牠會再去吃牠所吐的;豬所以會去洗淨並非真正愛清潔,只不過是一種被動、暫時的被人洗淨,並非?面頒受了一種喜愛清潔的生命,只在外表被洗淨,姓情上並未改變,所以不一會又輥到泥?去。由此可見這些假師傅並未有基督的生命,只不過對「主救主耶穌基督」有真理的知識,曾一度離開罪惡的污穢而已。但不久又重新被罪惡捆縛,他們的情形比較不知道真道還不如。

本章經文所論假師傅的行事,其主要特點是:有較豐富之屬靈知識卻沒有生命。假師傅之所以能迷惑信徒全在這一點。他們若完全沒有真理的知識就無法迷惑信徒;若有真理知識又有生命,就不至於成為假師傅;但正因為他們?面並沒有生命,在性情上仍然是屬魔鬼的,順著情慾行事,為「敗壞」所轄制的,而外表上卻具屬靈的外貌,甚至在宗教的事上站在「師傅」的地位上,結果就成為假師傅了!

問題討論

1:16-18應該跟福音書中那一處的記載對照?有甚麼互相補充的地方?

為甚麼彼得在本書的1:17要特別證明基督是神的愛子?

「更確的預言」,「更確」是否表示彼得對他本身之經歷有所懷疑?

解釋「加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預言上留意」。

「晨星」怎樣會在人心中出現?要怎樣的解釋?

「預言從沒有出於人意」這樣,不是「預言」就是出於人意嗎?

第2章為甚麼跟猶太書相似?是否引用猶太書?

2:1下的「買」字,對全句之解釋有甚麼關係?

按2:2-3列出假師傅的行事和結局怎樣?

2:4的「天使」與「地獄」應作怎樣的解釋?

請按自己的見解說明彼得引證天使、挪亞、羅得的事對警戒信徒防備假師傅有何作用?

試從2:10-22列舉五項理由,證明本書所講的假師傅是未得救重生的人?

巴蘭是先知或術士?他的行事對我們最重要的教訓是甚麼?

彼得用甚麼比喻描寫假師傅的虛妄和結局?

按2:19-20說明假師傅是否已經重生得救的人?──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New%20Testament/61%202Pet/61CT02.htm
新增日期: 2008/02/29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彼得後書第2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