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字級:
約瑟的兄弟在埃及尋糧
創世記 第42章
約瑟的兄弟在埃及尋糧(四十二1∼38)
1∼5. 雅各差遣眾子,除便雅憫外。雅各的話帶幾分急躁,流露出他對環境的堅定掌握,仍然絲毫未減,使人憶起多年以前在哈蘭,他對那些牧人敏銳的忠告(二十九7);他拒絕和便雅憫分離,清楚顯示,他已經有所猜疑。他斷然的決定與不讓步的話(4下)297,反映出他當時所瞭解的狀況:對於約瑟的命運,並無事實可考;對於弟兄們的罪,卻幾乎可以肯定了。在父親的眼?,或許他們的罪行可以掩藏,但他們的品格卻不然。
5. 本段中用以色列之名,見四十五21的註釋。
6∼17. 與約瑟第一次會面。這種不友善的對待方式,從此處一直延續至四十四章的末了;乍看之下,彷彿具報復的模樣。這樣的推測是再自然不過了,但與事實卻恰好相反。在嚴厲的態度背後乃是溫暖的愛(四十二24,等),在考驗的背後則是難以復加的仁慈。甚至威脅中還以憐恤來復和(參四十二16∼19;四十四9、10),帶來震驚的安排只是令其困窘,而非予以打擊。約瑟若存心報復,則可以將毫無價值的東西放入袋內,令他的兄長們難堪,或者在他的筵席中折磨他們,像他們折磨他一般(三十七24、25);他所贈予難以理解的禮物,毋寧說是一種善良且富探測性的安排。從他兄長們態度的轉變上看來,他的策略是奏效的,猶似陽光與冰霜相互出現,迫使他們向神敞開。
6. 在希伯來文中,治理者是一個相當強的用語,強調約瑟完全的主宰權。
9. 追憶起以前的夢不僅是一種證實:現在的情形並未完全實現夢的應許,或許這促使約瑟企盼將整個家族遷居於此;這是他當下要進行的事。來察看這地赤裸裸的狀況(AV、RV)(和合譯本為「窺探這地的虛實」)是比「來打聽我們隱密的事」更強的說法。
18∼38. 西緬被留下來當人質。他們有三天全被下在監獄?,充分證明治理者大權在握;既是如此,他卻對他們的家庭表示關切,又坦承自己的動機是敬畏神,這必然導致他們深自反省(18∼20節)。這新的決定很可能是因真的改變心意而來;但無論如何,它顯出了敬虔對於治理會產生美好的影響。詩篇十四1、4則描述與此相悖的光景。
21. 受害者的呼喊,他哀求我們的時候,或「懇求我們可憐他」,在三十七章中並未聽聞,只在這?出現,在他們的耳中再度響起──從前他們恐怕是充耳不聞。報應的滋味(愁苦……這場苦難)攪動了他們的感覺,這是從前兄弟和父親的眼淚都碰觸不到的內心深處。
24. 為確保他們還會回來,人質是必需的;西緬,排行僅次於長子流便之後,為當然的人選。
25. 無論約瑟的意思是要銀子在初宿時就被發現,或到返家時才發現(假定路上用的食物是放在另一個袋子),實際的情形比這兩者更為有效。最初的驚懼,返抵家門後在雅各面前重複經歷,且震撼更加強烈298。
罪惡感已經升起(21節),使得這?人迅速看出,在統治者的行動上有神的作為。結果,他們便問,這是神向我們作甚麼呢?(28節)單就這問題而言,實為對麻煩所作正面反應的良好模式(參:例如詩六十的態度);然而,雅各除了麻煩本身之外,無法再多領略一些。在36節,他的強調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亦帶警惕性:「你們使我喪失……這些事情都歸到我身上了」(希伯來文正是如此)。38節與四十三1∼10顯示,他將自己禁錮在自毀性的防禦心態?。
37. 流便的建議與猶大誓言(四十三8以下)之間的關係,見下面的增註。
38. RSV 的陰間(Sheol)299比墳瑩(the grave,AV、RV)更正確,表達出更多這個預感的實質,可能包含死後無法安息的觀念。這些話留下來深刻的印象:參四十四29、31、34 。
資料來源: 丁道爾聖經註釋
新增日期: 2008/01/16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創世記第42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