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11月22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黃迦勒《使徒行傳註解》

使徒行傳 第12章

【徒十二1】「那時,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

〔文意註解〕「那時,」照理,『那時』應當是指前一章猶太地發生飢荒,安提阿教會捐款託巴拿巴和掃羅送到耶路撒冷教會去的時候(徒十一27~30)。但是根據史實,猶太地的飢荒是發生在主後四十七至四十八年間,而希律王則是在主後四十四年去世,所以在時間上似乎連不起來。所以較準確的說法,應當是指巴拿巴和掃羅一同教訓、建造安提阿教會的時候(徒十一25~26)。

路加將本章一至廿四節插入於十一章卅節和十二章廿五節之間,或許有兩個目的:(1)將彼得對猶太人職事的記載,在此作一個總結的交代,從此以後,專門敘述保羅對外邦人的職事;(2)藉彼得蒙天使拯救出監之事,引出『那稱呼馬可的約翰』,把馬可跟彼得並保羅的關係作一個清楚的交代(12,25節)。

「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希律王』指希律亞基帕一世,在位時期由主後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他是希律一世(大希律)之孫,治理巴勒斯坦全境。他是亞基帕二世的父親(徒廿五13)。

『下手苦害』係描述希律王為著取悅猶太教的首領,乃動手加害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苦害』包括監禁、磨難、責打、戲弄、沒收財產和殺戮等。

『教會中的幾個人』就是指當時仍舊停留在耶路撒冷的使徒們(徒八1)。



【徒十二2】「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

〔文意註解〕「用刀殺了,」即斬首,這是羅馬政權合法的行刑方式(太十四10)。猶太人只能以石頭打死罪犯(徒七58)。

據說使徒雅各被希律王砍頭殺死,是出於始料所未及,所以教會才沒有機會為雅各切切的代禱(參5節)。

「約翰的哥哥雅各,」主耶穌曾經預言雅各和約翰將要喝祂所喝的杯(太廿23),意指他們兩個兄弟將會為著主的見證遭受苦難;雅各是使徒中第一位殉道者,至於約翰則遲至他年老時才被流放到拔摩的海島上(啟一9)。

使徒雅各是在十二使徒中,最先為主殉道,也是惟一在《使徒行傳》中記載其死的。這說出雅各的職事乃在於見證被殺的羔羊,同形於祂的死,這是一切職事的根基。

在主的三大門徒中(太十七1;廿六37),彼得的工作是轟轟烈烈的,約翰的著述是豐豐富富的;惟獨雅各似乎是沒沒無聞,聖經中未曾記載他所作的任何一件明顯事蹟,也未曾留下他所寫的任何一本書信。然而雅各首先為主殉道這事,使他在眾使徒中成為最有份量的一位。

〔話中之光〕(一)當雅各受害時,神並沒有像救助彼得一樣地差遣使者(徒五19;十二7~11)救他,這事說出了一個事實:神不一定會保護拯救我們,但我們不可因此而失去信心。

(二)神是否保護拯救我們,乃在於神的旨意;我們無論遭遇到怎樣的境遇,都有祂的美意,我們只管將自己安然交託在祂的手中。



【徒十二3】「他見猶太人喜歡這事,又去捉拿彼得。那時正是除酵的日子。」

〔文意註解〕「他見猶太人喜歡這事,」可見雅各雖是被希律王殺死,實則背後乃出於猶太人的嫉恨和慫恿(參11節)。從這?可見,撒但常利用兩大權勢――宗教和政治――來壓制神的兒女,並且這兩大權勢常是互相勾結、彼此利用的。

「那時正是除酵的日子,」指逾越節七天的節期,這七天中猶太人須吃無酵餅,故又稱除酵節(出十二18~20;路廿二7);那個時候會有許多猶太人由各地前來耶路撒冷守節。

〔話中之光〕(一)眾人所喜歡的事,常是不符合真理的;一個刻意討人喜歡的人,常會作出傷害真理的事。

(二)希律王外表上看似有權,其實他因著要討人的喜歡,就作了『眾人喜歡』的奴僕,這樣的人在真理上一點也沒有自由。

(三)我們信徒要討神的喜歡,而不可討人的喜歡;我們若仍舊討人的喜歡,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加一10)。

(四)在「除酵節的日子」,猶太人本應齋戒沐浴,潔除罪污,以紀念他們的祖先從埃及地出來,得著自由(申十六3~8)。但他們卻徒守外表的儀文,內心充滿了惡毒兇殺的計謀。我們守這節,不可用邪惡的舊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林前五7~8)。



【徒十二4】「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監?,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個人,意思要在逾越節後,把他提出來,當著百姓辦他。」

〔文意註解〕「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按照羅馬計時法,夜晚有四更,每更由一班兵丁看守,故共有四班。而每班則有四個兵丁(quaternion),其中兩個人須分坐在囚犯的兩旁,各用鐵鍊將自己內側的手臂與囚犯的手臂銬在一起;另外兩個人則負責看守住監獄的內門(參6節)。如此嚴密的看守法,一般只適用於特別重要的死刑囚犯,以確保不使其逃獄。彼得因曾莫名其妙地脫監(徒五22~24),故此時對他特別小心。

「意思要在逾越節後,」『逾越節』在此處指整個七天的節期。通常在逾越節期間,因為有成千上萬的百姓擁擠在耶路撒冷街道,故執政者不敢冒然公開行刑,以免激發暴亂(太廿六5;可十四2)。

有些英文譯本將『逾越節』譯作『復活節』(Easter),這是因為主耶穌是在逾越節的安息日之後一天復活,故猶太人的逾越節,在基督徒眼中就成了復活節那一個週末(the Easter weekend)。



【徒十二5】「於是彼得被囚在監?;教會卻為他切切的禱告神。」

〔文意註解〕「教會卻為他切切的禱告神,」原文的字義並未著重教會為彼得禱告的時間有多長,卻強調禱告的殷切和深度;『切切』一詞,是指禱告的迫切和誠摯。『禱告神』原文是『向神禱告』;禱告的對象是神,並不是禱告給人聽的。

從本節看,教會似乎偏心,只為彼得禱告,而未為雅各禱告,以致雅各被殺(2節)。其實,並不見得教會沒有為雅各禱告,只是路加沒有記載罷了;並且由於雅各的被殺,更加激發教會禱告的負擔,為彼得『切切』的禱告神。

〔話中之光〕(一)彼得在監?等待處決。教會既沒有能力拯救他,又沒有勢力拯救他。地上的幫助得不到了,可是天上的幫助還是能得到。他們切切的禱告神。神就差遣祂的使者去釋放彼得(參7~11節)。禱告乃是教會勝過一切黑暗軍兵的妙法。

(二)禱告是我們與神交通的連繫,是一座跨過深淵的橋樑,是帶領我們經過危險、缺乏的。

(三)禱告是我們屬靈的兵器。這兵器的能力浩大無比,但必須是在信心?―─不只求,並且命令―─才能使用這兵器。神在地上所要的,並不是一些偉人,乃是一些敢證明神的偉大的人。

(四)我們的禱告是神的機會,是給神的工作鋪路。神的作為常受我們禱告的限制――我們多禱告,神就多作事;少禱告,就少作事;不禱告,就不作事。

(五)悲傷時的禱告,能叫你的痛苦變成喜樂;喜樂時的禱告,能在你的歡樂上加上一陣屬天的香味;危難時的禱告,能叫你得到屬天的幫助。禱告能給你一切神能為你作的。神說:『你願我賜你甚麼,你可以求』(王上三5)。

(六)教會若遇重大事故,個人禱告的力量不足,必須眾聖徒聚在一起,同心合意的發出教會的禱告,功效就能大增,難處也易解決。

(七)他們是「為他」禱告神;他們不是為許多事禱告,只是為著一件事禱告。教會的禱告,最好不要一次為太多的事項禱告,禱告的事項越單純,眾聖徒的禱告就越容易和諧。

(八)禱告是求告神,所以禱告該向著神。我們無論是為甚麼人或甚麼事禱告,我們的心都不要向著那人或那事,而要專一向著神。



【徒十二6】「希律將要提他出來的前一夜,彼得被兩條鐵鍊鎖著,睡在兩個兵丁當中;看守的人也在門外看守。」

〔文意註解〕注意,這?用『兩條鐵鍊』、『兩個兵丁』,再加上第十節的『兩層監牢』,來描述仇敵加倍力量的看守。

〔話中之光〕(一)彼得在這樣凶險的環境中仍然能夠安心入睡,這是表明他知道神就在他的眼前,就在他的右邊;神若不許可,他的頭髮一根也不會掉。因此他心?歡喜,靈?快樂,肉身安然居住(徒二25~26)。

(二)彼得因有主同在,故能化監獄為天堂。主在哪?,那?就是天堂。

(三)雙倍的難處,往往會給信徒帶來加倍的祝福;難處越大,我們所經歷的拯救也越大。



【徒十二7】「忽然有主的一個使者,站在旁邊,屋?有光照耀。天使拍彼得的肋旁,拍醒了他,說:『快快起來。』那鐵鍊就從他手上脫落下來。」

〔原文直譯〕「看哪,有主的一位使者臨到(或作出現)身邊,光照在囚室?。天使拍彼得的肋旁,叫醒了他,…」

〔靈意註解〕本節所描寫的細節饒富意味:(1)『忽然…站在旁邊』表示神的拯救是在人意想不到的時候突然來臨;(2)『屋?有光照耀』表示屬天的光照常是神拯救的先河(徒九3);(3)『拍醒了他』表示喚醒心靈;(4)『快快起來』表示催促快速付諸行動;(5)『那鐵鍊就他手上脫落下來』表示使人不再受到束縛。

〔話中之光〕(一)「忽然有主的一個使者…」這是神的方法。神的腳步常要等到深夜的時候,才漸臨近。我們看見,直到希律要提彼得出來辦他的前一夜(參6節),天使才來救彼得出監。掛末底改的木架豫備好了以後,才有亞哈隨魯王睡不覺的事情發生。

(二)也許在拯救臨到你以前,你還須經過最黑暗的時期,但是不要怕,神必拯救你!神也許喜歡讓你多等一會,但是祂不能忘記祂的誓約,祂必要實踐祂那不可更改的應許!

(三)信靠神的方法、神的時間,是最安穩不過的。

(四)神有一千把鑰匙可以開一千扇不同的門來拯救祂自己的孩子。所以讓我們忠忠心心的去盡我們自己那一分──為祂受苦──主自然會去盡祂那一分的。

(五)困難是神蹟的前期。如果是大神蹟的話,情形不僅是『困難』,並且是『不可能』。

(六)神最喜歡祂的孩子用手緊緊抱住祂,因此神常常給祂的孩子一些絕望。

(七)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神的手常是在人絕望的時刻才伸出來。

(八)當我們的心靈在酣睡迷糊之中,願神也來「拍醒」我們,使我們能清醒過來(羅十三11;弗五14)。

(九)只有心靈甦醒過來的人才能夠站立起來;沉睡的人乃臥在那惡者手下(約壹五19)。

(十)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加五1)。



【徒十二8】「天使對他說:『束上帶子,穿上鞋。』他就那樣作。天使又說:『披上外衣跟著我來。』」

〔背景註解〕「束上帶子,」當時人的衣服是長袍式的,白天用帶子將之束緊,以防鬆脫。到了晚上就寢時,就將帶子解開,才能舒服地睡覺。

〔文意註解〕「束上帶子,」原文是指用帶子將衣服束上。

「穿上鞋,」這是要他準備上路。

「披上外衣跟著我來,」『外衣』是指較厚的外袍;披在最外層,以禦外面寒冷的天氣。

〔靈意註解〕本節的四個動作含意如下:(1)『束上帶子』表徵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弗六14);(2)『穿上鞋』表徵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弗六15);(3)『披上外衣』表徵披戴基督(加三27);(4)『跟著我來』表徵順著聖靈而行(加五16)、



【徒十二9】「彼得就出來跟著他,不知道天使所作是真的,只當見了異象。」

〔原文字義〕「所作」藉以成就,藉著發生。

〔文意註解〕「彼得就出來跟著他,」『出來』是指從囚禁他的牢房中走出來,但仍未離開監獄(參10節)。

〔話中之光〕(一)我們許多屬靈的經歷,當時並不十分清楚,直到事過境遷,才恍然醒悟(參11節)是遇見了又真又活的神。

(二)我們在開頭的時候,雖然不知道主究竟要帶領我們往哪?去(來十一8),但我們只管放心跟隨祂,屆時一切都必瞭然。



【徒十二10】「過了第一層、第二層監牢,就來到臨街的鐵門。那門自己開了。他們出來,走過一條街,天使便離開他去了。」

〔文意註解〕「過了第一層、第二層監牢,」這話表示這座監獄從內監到臨街的大門,中間必須經過二道牢門;每一道門都派有獄卒嚴加防守,以確保內監安全。

〔話中之光〕(一)「鐵門…自己開了,」擋在我們前面的困難看似無法突破,但當我們在信心?舉步向前的時候,難處立即化解開去。我們許多的憂慮實在是多餘的。

(二)我們要緊的是多禱告,不住的禱告,隨時順從聖靈的呼喚與帶領,一直跟著往前走,屆時鐵門會自動開了,我們原來所驚怕的阻礙,完全消失了。

(三)親愛的,在你的道路上,也許也有鐵門阻塞你的前進。你像一隻籠中的鳥,一直在擊打門閂,可是非但得不到幫助,反使你非常疲憊,非常疼痛。你如果學會了秘訣,就不會這樣了。甚麼秘訣呢?就是相信禱告;這樣,當你來到鐵門旁邊,那門就會自己開了。

(四)天使帶領彼得直達到安全之地,然後才離開他。屬天的幫助從不半途而廢,總是幫助我們到底,直到我們能夠自由前進。

(五)信徒帶領福音朋友,總要帶到他得救,並且在主?扎好根基為止。



【徒十二11】「彼得醒悟過來,說:『我現在真知道主差遣祂的使者,救我脫離希律的手,和猶太百姓一切所盼望的。』」

〔原文字義〕「醒悟過來」回到自己,清醒過來。

〔文意註解〕「和猶太百姓一切所盼望的,」『猶太百姓』是指猶太教首領和硬著頸項不肯相信主耶穌的猶太人;他們極力支持希律殺害使徒的計劃,『盼望』能消滅基督教。



【徒十二12】「想了一想,就往那稱呼馬可的約翰他母親馬利亞家去,在那?有好些人聚集禱告。」

〔文意註解〕「想了一想,」原文是指一個人對一件事經過很嚴肅的思考。

「就往那稱呼馬可的約翰他母親馬利亞家去,」這屋子俗稱『馬可樓』,據推測,主耶穌便是在這?和門徒們吃最後的晚餐(路廿二7~11);主升天後一百二十個門徒聚集禱告的樓房(徒一13~15),也可能就是此屋。

路加似乎在此埋下伏筆,有意開始把『那稱呼馬可的約翰』的事,也介紹到《使徒行傳》?面來(參25節;徒十三5,13;十五37~39)。

『他母親馬利亞』是聖經中五個馬利亞之一:主耶穌的母親馬利亞(路一27),抹大拉的馬利亞(路八2),馬大的妹子馬利亞(路十39),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約十九25),和馬可的母親馬利亞(本節)。

「在那?有好些人聚集禱告,」馬利亞的家是當時耶路撒冷教會聚會的地點之一。『聚集』原文含有『聚集成為一體』的意思。

〔話中之光〕(一)基督徒行事不可粗心冒失,凡事最好『想一想』――把一切的事存在心?,反復思想(路二19),才能行在神的旨意中。

(二)信徒應當樂意常常把自己的家打開,提供給教會作聚會禱告、交通和傳福音之用,好與眾肢體分擔負擔並分享喜樂。

(三)馬可的母親因著提供自己的家給教會作聚會之用,結果神的祝福就臨到這家,使她的兒子馬可,日後成了主所使用的僕人(參25節;提後四11)。但願我們也效法馬利亞的榜樣,願意把家敞開,讓主使用。

(四)在教會性的禱告聚會中,我們不單是人要來,我們的心和靈也要來,與眾聖徒同心合意的禱告(太十八19),才能產生功效。



【徒十二13】「彼得敲外門,有一個使女,名叫羅大出來探聽。」

〔原文字義〕「羅大」玫瑰花;「探聽」聽從,順服。

〔文意註解〕「出來探聽,」意指出來應門,即回應彼得的敲門聲。



【徒十二14】「聽得是彼得的聲音,就歡喜的顧不得開門,跑進去告訴眾人說:『彼得站在門外。』」

〔文意註解〕「聽得是彼得的聲音,」顯然羅大在開門前先詢問是誰在敲門,以防被人侵入房子?面。

〔話中之光〕人在喜出望外的時候,常會顧不得處理正事,雖然這是人之常情,但老練的基督徒,在喜樂中卻不忘形。



【徒十二15】「他們說:『你是瘋了。』使女極力的說:『真是他。』他們說:『必是他的天使。』」

〔原文字義〕「瘋」心智失常;「極力的說」(原文是一個字)繼續堅持,傾身靠住。

〔背景註解〕「必是他的天使,」猶太人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一位護衛的天使(太十八10;來一14)。

〔文意註解〕「他們說,你是瘋了,」可見他們並未警覺到神已經聽了他們的禱告,因此對於彼得脫監的消息,不能置信。

〔話中之光〕(一)這些信徒為彼得禱告,卻不相信禱告已蒙了應允。我們也常常有『祈求』的信心,卻缺乏『祈求已蒙答應』的信心。

(二)雖然有禱告的話語,卻沒有禱告得著答應的信心,這乃是『自言自語』的禱告(路十八11)。

(三)神並不因我們缺乏信心,就不答應我們的禱告,所以我們無論有沒有信心,仍舊要禱告。並且我們的信心,乃是在實際的禱告經歷中接受操練,而逐漸增加並茁壯。



【徒十二16】「彼得不住的敲門。他們開了門,看見他,就甚驚奇。」

〔文意註解〕原文在本節開頭有『然而』一詞。



【徒十二17】「彼得擺手,不要他們作聲,就告訴他們主怎樣領他出監。又說:『你們把這事告訴雅各,和眾弟兄。』於是出去往別處去了。」

〔文意註解〕「就告訴他們主怎樣領他出監,」目的是要讓眾人明白,一切都是神親手作的。

「你們把這事告訴雅各,」『雅各』乃主耶穌的肉身兄弟,他在主耶穌被害以前原不相信祂(約七5),但在主復活之後曾特別向他顯現(林前十五7),可能因此而虔信,遂受眾聖徒的重視(林前九5),到此時已成為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徒十五13;廿一18;加一19;二9)。彼得在這?顯然很尊重雅各的職事。

有解經家認為,耶路撒冷教會的治理權柄,此時已經從使徒手中轉移給了長老(徒十一30)。雅各可能經十二使徒設立為長老,所以他在耶路撒冷教會中,擁有最後決定性的發言權(徒十五13)。

「於是出去往別處去了,」大概是暫時離開了耶路撒冷,去躲避希律的追緝迫害,以免影響其他信徒的安全。



【徒十二18】「到了天亮,兵丁擾亂得很,不知道彼得往那?去了。」

〔文意註解〕由本節可知,當天使帶領彼得出監的時候,看守的兵丁們都沉睡未醒,這想必也是天使所為。



【徒十二19】「希律找他,找不著,就審問看守的人,吩咐把他們拉去殺了。後來希律離開猶太,下該撒利亞去,住在那?。」

〔原文字義〕「住」逗留,持續在。



【徒十二20】「希律惱怒推羅、西頓的人。他們那一帶地方,是從王的地土得糧,因此就託了王的內侍臣伯拉斯都的情,一心來求和。」

〔文意註解〕「希律惱怒推羅、西頓的人,」我們不知他為何惱怒,僅推知他或許以截斷糧食供應作為手段,迫使民眾臣服。

「是從王的地土得糧,」推羅、西頓盛產木材,但缺糧食,須從加利利輸入,而加利利這時是在希律王的統治下。

「王的內侍臣伯拉斯都,」『內侍臣』按原文直譯乃『管理王府寢室的人』,是王的近身隨侍。



【徒十二21】「希律在所定的日子,穿上朝服,坐在位上,對他們講論一番。」

〔文意註解〕「希律在所定的日子,」按歷史所記載,當時希律選了一特定的日子,就是在羅馬皇帝革老丟的生日,藉口慶賀,實則聚眾教訓他們。



【徒十二22】「百姓喊著說:『這是神的聲音,不是人的聲音。』」

〔文意註解〕「這是神的聲音,不是人的聲音,」意指將他當作神一般地稱頌。據猶太歷史家約瑟夫的記載,當時民眾向希律獻諂媚,恭維他,稱他為神。

〔話中之光〕我們敬重人不可過於聖經所記(林前四6),最要緊的,千萬不可將人當作神看待。



【徒十二23】「希律不歸榮耀給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罰他。他被蟲所咬,氣就絕了。」

〔文意註解〕「希律不歸榮耀給神,」意指他在被百姓恭維之際,欣然接受;自以為是神,對神乃是一種的褻瀆。

「他被蟲所咬,氣就絕了,」又據約瑟夫記載,希律當時忽覺內臟疼痛,纏綿五天後便死了。『被蟲所咬』或係指被某種寄生蟲所困擾,導致腹膜炎而死。

〔話中之光〕(一)無論是誰,若是偷竊神的榮耀,必定自取敗亡。

(二)撒但原為天使長,因為高抬自己,想要與神同等,所以被神驅逐,而成為魔鬼(賽十四12~15;結廿八1~2,6,11~17;啟十二9)。凡是主張『人成為神』的,就是重踏撒但的覆轍。

(三)希律以為生殺大權操在他的手中,而他自己卻敵不過一條小蟲。我們的生命都在神的手中,所以千萬不可驕傲,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雅四15)。

(四)迫害信徒和教會的事,神決不會袖手不理;祂必定會過問,時候一到,祂就要為我們申冤(啟六9~11)。



【徒十二24】「神的道日見興旺,越發廣傳。」

〔文意註解〕「神的道日見興旺,」『神的道』即『神的話(logos)』;『興旺』原文的意思是『成長、長大』。神的話是託付給眾信徒,信徒的人數越多、靈命越長進,神的話也就隨著越加增長。所以『興旺』不但是指信主的人數明顯增多,更是指信徒的生命長大成熟。

「越發廣傳,」這?在原文只有一個字,它含有繁殖(multiply)、增多(increase)、充滿(fill,abound)等意思。

〔話中之光〕(一)神的道不但不會因人的計謀而受抑阻,反而會加速其成長。

(二)苦難、窮乏的環境,常會成為教會成長的催促劑;安逸、舒適的環境,反而叫教會萎靡不振。兩千年的教會歷史證明,黑暗的權勢越是迫害、反對神的教會,反而更令教會越發興旺,福音越發廣傳。



【徒十二25】「巴拿巴和掃羅,辦完了他們供給的事,就從耶路撒冷回來,帶著稱呼馬可的約翰同去。」

〔文意註解〕「帶著稱呼馬可的約翰同去,」他們是帶馬可去安提阿學習事奉主(徒十三5),這是年長的同工提攜、訓練、成全後輩聖徒。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新增日期: 2008/08/25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使徒行傳第12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