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關於歐洲基督教

基督教教義

請問歐洲文明是否跟基督教有很大的關聯?歐洲的觀念,思維,想法,科學進步經濟發達,還有平等,教育等……是否都是由基督教塑造的又或是跟基督教相同(某些部分) 。那麼現今歐洲真的完全是世俗化了嗎?還是說因為歐洲的根本是基督教所以不可能完全世俗呢?


發問者: 小侑
發問日期: 2016/09/03


基礎
教育
基督
宗教
歐洲
完全


目前狀態: 已有人解答
最後回答日期 2016/09/05
本篇資料庫ID 6480
最佳解答

大心怡 的回答:


歐洲政府支持教會, 越來越少人上教堂

近日筆者參加了一個在荷蘭烏得勒支(Utrecht)
舉行的宗教哲學會議,這是一次令我大開眼界的經歷,
因為我能夠與許多來自歐洲各地的人交流 。

我有機會跟一個丹麥的博士生討論歐洲基督教末落的問題,
曾幾何時,歐洲是基督教的大本營,但在最近幾十年中,
歐洲國家變得越來越世俗化,例如,在丹麥只有百分之五的人口參加教會,
在其他西歐和北歐國家中,
教會出席率也大約只有百分之四至五,
與百分之四十四美國人參加教會相比,這些比率是非常低的。

我問這丹麥學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現象,他提供了如下解釋:
跟許多歐洲國家一樣,丹麥有一個國立的宗教:基督教信義會,
而部分的政府稅收用於支持國立教會,因為牧師的工資是由政府支付的,
所以牧師不能說一些會得罪納稅人的話,
例如大多數人不喜歡聽到罪人將會在地獄中受到懲罰,結果,
牧師的講道淡於白開水,經年累月之後,基督教已經失去了活力。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樣的解釋過於簡單化,應該還有其他因素令基督教在歐洲衰落,
不過,我覺得以上的理論仍然可以被視為部分原因。
而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
那些牧師是公務員,一般來說,公務員沒有私人機構員工那麼積極。

過去許多共產主義國家試圖以強權消除宗教。但蘇聯崩潰和東歐自由化後,
宗教在一些前共產主義國家竟然死灰復燃。基於西歐和北歐的教訓,
也許最有效消滅宗教的方式不是以武力迫害,
相反,如果政府大力支持教會,那麼後果可能是越來越少人參加教會。

兩百多年前,美國的開國元勳做了一個聰明的決定:政教分離。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標明:「國會不得制定法律去建立宗教。」
可是,今天憲法第一修正案已經被廣泛地濫用,
世俗主義者和無神論者利用政教分離的原則,
禁止任何宗教符號及活動出現在公共場所中,
但這不是美國開國元勳的初衷,
他們的原意是政府不可以偏袒一個特定的基督教教派,
他們的動機是要避免重複歐洲宗教戰爭的悲劇。
無論如何,這修正案帶來了一個良性的副作用,
那就是不同的美國基督教宗派能夠在沒有政府干預下自由發展,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今天的美國教會不像西歐和北歐教會般門堪羅雀。

為什麼美國能實施政教分離,但歐洲卻不能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兩百多年前,美國人在一個新大陸重頭開始,扔掉了歐洲傳統的包袱 。

隱藏的荷蘭天主教有神母

組織這次宗教哲學會議的兩位教授都是荷蘭宗教史專家,
他們為參與會議者提供了一次導遊,
因此,我們有機會在烏得勒支造訪了一些歷史悠久的教堂,
而其中最有趣的是「隱藏教會」。
眾所周知,馬丁路德、加爾文等人在十五世紀時發動了反天主教的新教改革,
在新教改革之前,荷蘭的國立宗教是天主教,宗教改革後,
政府仍然允許天主教會在荷蘭存在,條件是其教堂必須是隱藏的,
教堂必須被民居包圍,人們在街道中看不到它。
隱藏教堂被切斷和梵蒂岡的聯繫約有兩百年,在此隔離期間,
隱藏教會逐漸發展了自己的教義和儀式,但在回歸梵蒂岡之後,
隱藏教會仍然保持自己的特色。
一位前隱藏教會的發言人告訴我們,他們有一個女司鐸,
我不禁感到震驚,他進一步解釋:
「雖然荷蘭的隱藏教堂重新與羅馬合一,梵蒂岡了解我們很難放棄自己的傳統,
因此容忍我們有女司鐸。」
有些讀者可能不熟悉天主教的傳統,我會在這裡簡單地介紹一下:
雖然神父和修女都是天主教神職人員,但修女的地位與神父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只有男性神職人員才可以被稱為司鐸或祭司,換言之,正宗的天主教只有神父,
沒有神母,捷克天主教會曾按立神母但被梵蒂岡否決。

這令我想起了香港的情況,英國在一八四二年通過不平等條約,
自滿清手上取得香港,經過約一百六十年的殖民地政府統治之後,
香港和中國內地的文化已經大相逕庭,鄧小平便准許香港在九七回歸後五十年不變。
我不知道梵蒂岡是否允許荷蘭前隱藏教會無限期地維持現狀,抑或只是五十年、一百年不變。

為什麼其它地方的天主教會不能任命神母,但荷蘭隱藏教堂可以呢?我相信像你這樣聰明的讀者已經知道答案:新教改革後荷蘭隱藏教堂與梵蒂岡教會分離了兩百年,在沒有中央指令下,他們可以自由地改革。

美國的政教分離和隱藏教會的女司鐸都是發生在斷裂期間:
美國獨立於英國,隱藏教會隔絕於梵諦岡 。英語裡有一句諺語:
「在框架外面思考(think outside the box)。」
但有時我們可能需要身處框架外,才可思於框架外。

回答日期 : 2016/09/05

最佳解答

大心怡 的回答:


沒有了基督教,歐洲還算歐洲嗎?

我們所謂的“歐洲”,在今天似乎定義起來很方便。
但這並非一直如此,今天這種狀態形成的時間並不久遠。

歐洲是一塊大陸嗎?這可不是什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

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此並沒有確定的答案。
這和“政治正確”或其他什麼意識形態上的爭議問題無關,純粹是地理原因。

其他的六個大洲:
亞洲、非洲、澳洲、南極洲和北美、南美洲——
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它們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
但歐洲並非如此。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歐洲的邊界……屬於主觀上的構想。”

同樣,正如維基百科告訴我們那樣,對於一個大洲的定義,
尤其在歐洲這種情況下,也包含了“文化與政治”因素。

按照近期出版的一份《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里一篇文章的書法,
就歐洲而言,“文化”因素直到晚近時代,就意味?基督教。

作者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D. Kaplan)在這篇《伊斯蘭如何創造歐洲》
(How Islam Created Europe)文章的聳人標題下告訴讀者,
在古希臘羅馬時代,“歐洲”意味?“圍繞?地中海的世界”。
實際上,歐洲(Europe)的詞源是神話人物歐羅巴(Europa),
是一位曾住在今天以色列和黎巴嫩地區的腓尼基女性。

按照這個當時的理解,“歐洲”包括像北非這樣的地方,
而並不包括今天的德國、法國、荷蘭和斯堪迪納維亞半島。

伊斯蘭教在北非和黎凡特地區,也就是地中海東部的傳播改變了這個定義。
伊斯蘭文明讓全基督教歐洲有一樣東西成為參照,以此定義自己,
當查理·馬特(Charles Martel)于主后732年
在圖爾之戰(Battle of Tours)中抵擋住了伊斯蘭軍隊的進攻時尤其如此。

正如“基督教歐洲”這詞于所蘊含的意義那樣,
許多時代以來,歐洲人視自己為一個大的整體的某個組成部分,
而那個大的整體就像伊斯蘭世界一樣,由宗教來定義。
卡普蘭引述了一本1957年出版的著作,
《歐洲:一個觀念的出現》(Europe: The Emergence of an Idea),
該書告訴讀者:
“歐洲的合一起源於一個概念……那就是一個完整的基督教世界‘
不可避免的對抗?’伊斯蘭世界。”

這種“不可避免的對抗”里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十字軍。
儘管十字軍被無休止地反覆爭論,但關於他們有一件事確鑿無疑:
歐洲的軍隊從根本上把自己視為基督教軍隊,這是他們共有的認同和團結的基礎。

基督教是讓歐洲成為一個大洲那些“文化與政治”因素的源頭,
讓歐洲不僅僅是歐亞大陸盡頭一個自我美名化的半島。

這就提出了一個明顯問題:沒有了基督教,你還能怎麼稱呼歐洲?

卡普蘭的答案與其2012年著作
《地理的報復》(The Revenge of Geography)中的一樣,
那就是:“經典地理學正有組織地將自己再度實現出來,把地中海周邊,
包括北非、黎凡特地區和歐洲重新結合為一體。”

當然,隨?成百上千萬來自敘利亞和非洲的移民,
這種重新結合正在加速,順便說下,這些人“根本沒有成為基督徒的意願”。
這狀況“侵蝕脆弱的社會和平基礎”的威脅,同樣也侵蝕了當代歐洲架構的基礎。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是有意識自殘帶來的傷害了。
歐洲精英們一直努力消解自己的基督教傳統,
用“理想主義的花言巧語來否認宗教與民族的力量。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在歐洲憲法里,
這憲法對作為歐洲“價值觀”來源的基督教根本避而不談。

從歷史意義上說,這是廢話。但正如卡普蘭告訴我們的那樣,
這也是自殘,因為基督教是“為歐洲國家提供了內部凝聚”的力量之一。

沒有了基督教,歐洲註定在對抗“經典地理的復興”中敗下陣來。
換言之,如果歐洲像許多人預言的那樣被伊斯蘭化,
那唯一的原因就是它首先被“去基督教化”了。

(翻譯:尤里)

文章來自BreakPoint。
版權歸監獄團契事工(Prison Fellowship Ministries)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使用。BreakPoint和監獄團體事工擁有最終解釋權。

回答日期 : 2016/09/05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或留言


UC 說:

中歐文化起於古希臘。
至於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是羅馬君王君士坦丁與羅馬天主教會的決議,並藉用羅馬太陽神生日定為耶穌生日,在AC354開始慶祝聖誕節。而聖經則是於AC397由羅馬天主教會將古希伯來文經典+27卷希臘文經典合併而成的。
羅馬天主教=歐洲文化?基督教演變,你可以從網上百科全書查考。

2016/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