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神對人有好壞差別嗎? 為何有時像被神遺忘了?

其他問題

有件事卡在我心裡, 我在找答案.

我有時會看到基督徒身上似乎沒有神的同在,
比方說一直抱怨主管, 工作, 全世界都與自己做
對...我也看到有人心靈生病很久...有人很貧窮
缺乏. 我看到有人沒有平安喜樂, 對神的胃口和
認識很低.

但我也看到, 有人被神醫治, 有人失喪離神被尋回,
有人從不渴慕被神主動吸引, 有人從罪中被喚醒.
成為聖潔的器皿. 有人常遇供應神蹟.

不見得是追求來的, 而是神主動而且明顯地塑造和
帶領.

我不嬞...為何如此差別?

甚至有時我會擔心自己被神遺忘了, "邊緣化"了...

我也曾想 ,是否神揀選某人為器皿, 才會特別同在, 醫治 ,
裝備 ,凡事保守引導. 畢竟我聽過一些例子和分享--充滿
特殊恩典.

神真的不偏待人嗎?

只能用祂要恩待誰就恩待誰 要憐憫誰就憐憫誰來解釋嗎?

我的意思不是每個人都要追求經歷同樣的事, 得到同樣的
祝福 , 才能相信神的公平. 我也明白神會允許人有苦難和
試煉.

我的疑問比較是為何有時(或是對某些人)祂很近又很主動?
有時(對某些人)很遠? (有點像是任憑)

補充發言: 我今天讀詩篇113篇時是有一些亮光

這首詩讓我看到耶和華的謙卑 ,溫柔和憐憫.
祂從至高之處觀看天上地下之事.
眷顧拯救了人所藐視的人: 貧寒人 ,窮乏人, 不能生育的婦人.
因祂的恩惠, 美德, 詩人說: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也許神在回答我的疑問:
神不是特殊恩待祂重視和要使用的人.
祂甚至特別卷顧幫助卑微困苦的人.

補充發言: 謝謝小祝和弟寶的答覆.
從小祝的文章裡, 我看到的是不要只把眼光放在今生的得失.
弟寶的分享提醒了我, 需要更認識神. 因為現在的看法也許
對人對神的認識都還有不足的地方.
另外, 主內人的屬靈狀況如何, 除了當事人外, 肢體間也互有
責任吧(有代禱, 互相扶持提醒的責任). 不是責任只在神.


發問者: 匿名發問
發問日期: 2011/05/14


試煉
苦難
恩典
聖潔
喜樂
神蹟
領受
世界
基督徒
基督
貧窮
根基
抱怨
醫治
相信


目前狀態: 已有人解答
最後回答日期 2011/05/18
本篇資料庫ID 4802
最佳解答

小祝 的回答:


一篇我的講章供你參考,祝你早日得著答案


講題:錯錯錯錯錯
經文:路加福音十二章13∼21
   13 眾人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夫子!請祢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   14 耶穌說:「你這個人!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15 於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    乎家道豐富。」16 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17 自己    心?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18 又說:『我要這   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   19 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   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20 上帝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   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21 凡為自己積財,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   的,也是這樣。」 

大綱:一.錯把救主當判官(13)
   二.錯把貪心當豐富(15)
   三.錯把身體當靈魂(19a)
   四.錯把自己當作神(19b)
   五.錯把今生當永生(20∼21)


引論:
  每100公的克菠菜葉中只含有2.1毫克的鐵,這在我們經常攝取的食物中不算特別,牡蠣、蚌殼、動物內臟,甚至牛肉,豬肉都比菠菜含鐵量高,而且還比植物性波菜的鐵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除非你吃素,不然要補鐵,或是補血時,菠菜並非最好的選擇。

  吃菠菜能補血這個錯誤的觀念,不完全是大力水手卜派的錯,這個錯誤其實是一百多年前發生的,出自於一個科學家小小的筆誤。在1870年德國生物學家E,von Wolf在一份分析食物營養成份的報表上,不小心將每100公克的菠菜含鐵量數字上忘了一個小數點,結果數據變成了10倍。隔了幾年,這個無心的小錯誤又被一個瑞士Bale大學教授Gustav von Bunge引用,變成菠菜乾的含量,而非新鮮菠菜。最後,大力水手卜派就引用了這個錯誤的數據,只要需要出力氣的時候,就開一罐菠菜罐頭來吃,結果是全世界的媽媽都開始逼迫小孩子要吃菠菜,不管小孩如何尖叫哭鬧,就是要逼小孩吞下苦澀難嚥的菠菜葉。

  弟兄姊妹,錯誤的觀念是這麼多,當我們信了主耶穌之後,如果不好好讀聖經,還是會帶著不少的錯誤觀念進入教會,比如說認同未婚同居,甚至有的教會的執事和長老都會如此。今天我們這段經文就講到錯這件事,以下我們分為五段來看。

本論:
一.錯把救主當判官(13)
  在迦南地,人們尊敬四處遊行的傳道,並且稱他們為夫子,而正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找夫子仲裁糾紛,就變成了很平常的事;但問題就是,這個提出仲裁的人不認識耶穌,以為他就是一般遊行的夫子,所以就想請耶穌主持公道;他不知道這個站在他面前的人不是判官,而是人類的救主;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主耶穌拒絕捲入任何有關金錢的訴訟?面。

  其實怎麼會有這個分家產的糾紛呢?按照猶太人的律法,長子得雙份的產業,其他的兒子每人各得一份,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而且是寫在律法書上面的,照理說應該不會有什麼分財產的糾紛才對;但因著人的貪心,糾紛還是產生了,於是有了世上的審判官。

  我們或許會笑這個來找耶穌主持公道的人有眼不識泰山,但是想想自己呢?有時候看到一些惡人當道,或是在教會?面看到了不順眼的事,看到某某弟兄竟然會做那種事,於是我們用禱告來到主面前,我們求主耶穌審判他,或是求主管教他,但我們是不是也忘了,耶穌是救主而不是判官,祂來的目的是要拯救世人,而不是審判世人。所以弟兄姊妹,我們看到心中不平的事,讓你不舒服的人,我們應該有的反應是求主救他,而不是審判他。那你說耶穌的公義去那?了,怎麼可以容許這樣的事發生。感謝主,你知道耶穌是公義的主,但更要感謝主的是祂的公義要到祂再來時才會斤斤計較,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祂若認真地跟我們計較,我們沒有一個人現在會活在這?。這就是為什麼詩卅七7∼21會說:「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祂;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因為作惡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還有片時,惡人要歸於無有;你就是細察他的住處也要歸於無有。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惡人設謀害義人,又向他咬牙。主要笑他,因見他受罰的日子將要來到。惡人已經弓上弦,刀出鞘,要打倒困苦窮乏的人,要殺害行動正直的人。他們的刀必刺入自己的心;他們的弓必被折斷。一個義人所有的雖少,強過許多惡人的富餘。因為惡人的膀臂必被折斷;但耶和華是扶持義人。耶和華知道完全人的日子;他們的產業要存到永遠。他們在急難的時候不致羞愧,在饑荒的日子必得飽足。惡人卻要滅亡。耶和華的仇敵要像羊羔的脂油;他們要消滅,要如煙消滅。惡人借貸而不償還;義人卻恩待人,並且施捨。」

二.錯把貪心當豐富(15)
  有些馬馬虎虎的基督徒,雖然信了主,但仍然以金錢為他們的神,這是很可惜的事。在主耶穌的眼光中,生命的精彩與物質生活是否豐富並不能劃上等號,所以有的人可能很窮,但卻天天活在喜樂和盼望中;有的人可能很有錢,但卻一樣不滿足,天天活在缺乏?面;而也因為這樣的缺乏,造成了貪心,以為貪得無厭就可以滿足自己。

  四天前發生一件事。最近教會主日聚會後都吃自己煮的愛宴,但煮了一陣子之後,發現我們的爐具火侯不夠,煮起來太慢了,所以決定買個快速爐。在打電話跟我們平常叫瓦斯的店詢問過後,得知自動點火的一套要一千元,於是我請他送來。在安裝完畢後,老闆卻只要收八百元,為什麼呢?原來這個老闆就是民邦教會在開辨時送整套流理台和瓦斯爐給我們的那個弟兄,因為我們以前很少煮,一桶瓦斯要用大約二年,所以我也不好意思告訴要爐具的地方是教會。感謝主,我們沒有貪心,沒有想佔主內弟兄的便宜,是老闆自己堅持只要收成本價八佰元,還說以後叫瓦斯一定要說是民邦教會,每次都會算我們便宜。感謝主,這位老闆是附近某教會的長老,他的愛主及奉獻證實出來都是甘心樂意的,沒有因為我們表明這?是教會,他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幫我們打折。感謝主,我們的恩典及豐富來自我們的不貪心。

  大文豪托爾斯泰說過一個故事。這故事講到有一個單身漢,他起先是為別人耕地,但卻要交不少的租金,於是他心想,我要買自己的田。在他克勤克儉的存了一些錢之後,他買了一小塊地,內心非常滿足。

  不久之後,他覺得這塊地太小了,於是他又存錢多買一塊。但不久之後,他又不滿足了。後來,他陸續買了好幾塊地,但總覺得地都太小,沒有一塊大的。終於,有人告訴他,如果他要實現夢想,就必須到隔壁鄉去,那?才有大的地能買。於是他便賣了自己所有的地,把所得的錢帶在身上,僱了一個僕人,一同到隔壁鄉去。

  找到那?的大地主酋長之後,酋長便解釋他那?的賣地方法,就是買主要把錢放在酋長腳下,然後在清晨太陽露臉的時候出發,在日落之前走回酋長那?,伸手摸酋長的腳趾,然後買主腳所走過的地便都歸他所有。

  第二天,那個單身漢便起程了,起先他走的很快,因為他想多得土地。但是走了半天,他開始累了,而且發現自己已經走太遠了,於是便趕緊回程,哪知他的身體愈來愈疲倦。他早上出發的地點是在山上,而現在他只回到山下,眼看太陽就要下山了,而他的體力又已經耗盡了,他心想,一生的積蓄就要這樣沒了,心中非常懊悔。
這時僕人看到他了,於是在山上呼喊他說,快爬上來啊,山上的太陽還沒下山!於是那人鼓起最後的力氣,手腳併用的爬上山,最後終於在太陽下山前摸到了酋長的腳趾。酋長十分高興,寫完地契後,便把走過的地賣給了這個人,然後拿?錢走了。可惜的事發生了,這人由於精疲力盡,跌一跤便摔死了。他的僕人於是用鋤頭為他挖了一個坑,把他埋葬了,結果這塊地只有六尺乘三尺。真是可憐,他錯把貪心當豐富。

三.錯把身體當靈魂(19a)
  當財主發現自己的物產豐富時,他的反應就是要蓋更大的倉庫來存放這些好東西,甚至在做了這個決定之後,他對自己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事實上這個財主弄混了一件事,以為物質豐富了,靈魂就能安居無事,他不知道身體上物質的需要,並不是靈魂的需要。

  弟兄姊妹,我們不要做一個無知的財主,而要做一個聰明的財主,甚至是要追求靈性的豐富勝過追求物質上的豐富,因為金錢只能讓你今生享福而已,靈?的豐盛,才能讓你擁有得勝的人生,而且是可以讓你帶入永生?的得勝;所以即使沒有錢,也要追求靈性的豐富,千萬不要以金錢為人生的中心。

  王媽媽和郭昭姊常常去關心的一個70多歲的林老姊妹,她因為大腸癌所以把大腸和直腸切掉了一大半,也作了人工肛門,雖然一個禮拜要去作化療三次,有時還會疼痛,可是她還是想要早上去教會禱告。為什麼她不在家?好好的休養呢?難道她是要到教會為自己的病好起來而禱告嗎?不是的,因為她知道靈魂比身體重要,所以她為許多人事物禱告,她知道為主贏得靈魂就是為自己的靈魂在投資。

四.錯把自己當作神(19b)
  對這個求仲裁的人及財主而言,一共出現了六個「我」,表明了這是自我為中心的人,這樣的人是可憐人,雖然財主是信上帝的猶太人,但他的整個態度正好與聖經的真理背道而馳。財主沒有看到自己的不足,反而是積極地肯定自己;他不從施捨中尋找快樂,反而在囤積中尋求滿足,這種以「吃、喝、快樂」為滿足的人,是個典型的享樂主義者,他甚至天真的以為靈魂也能因此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他忘記了一件事,上帝才是那位自有永有者,上帝才是能自我滿足的那一位,人如果想要努力的自我滿足,甚至想要連靈魂都滿足,那這個人就是把自己當作神了,因為只有上帝才能滿足靈魂的需要,因為靈魂是照祂的樣式所創造的,只有與上帝有緊密的連結,人的靈魂才能有真正的滿足。

  現代有不少的人崇尚新紀元運動,或者說是新世紀運動,因為他們誤解了詩八十二6的話,所以每個人都說自己最大,人本主義也因此興起,鼓吹說大家都要努力,如果你夠努力的話,有一天你就會變成神,這就是如今有那麼多新興宗教產生的原因。

五.錯把今生當永生(20∼21)
  財主以金錢為人生的中心,他把錢看得太重要,這很明顯是錯誤的。他把今生的豐富當成了永生?也能豐富,哪知道這個只為肉體滿足的人,上帝就快要收取他的靈魂。這?的靈魂這個字也可翻譯成生命,所以就算他能活下去,他即將過的日子也只是像沒有靈魂的動物一樣。

  有一個野心很大的年青人跟一位人生經驗豐富的老年人對話著。
  年青人說:「我會學做生意。」
  老人說:「然後呢?」
  「我會建立我的事業。」
  「然後呢?」
  「我會賺大錢。」
  「然後呢?」
  「我想我的年紀會大起來,會退休,然後我會好好的享受我的財富。」
  「然後呢?」
  「這個嘛,我想有一天我會死。」
  「然後呢?」
  年輕人終於說不出話來。

  弟兄姊妹,如果你的答案就像這位年輕人一樣,那麼你還不知道有永生這件事;如果真的沒有永生的話,當然要今朝有酒今朝醉,因為明天要發生什麼事,將來要往哪?去,就會完全不知道。

  感謝主,我們不像聖經中這個財主一樣的只知享受今生,我們是有使命的人,今天上帝仍然讓我們存留在世上,是因為我們仍然有工作要作,就是要把永生介紹給許多還未得永生的人,把耶穌這位賜永生的救主介紹給他們;否則的話,過再多的聖誕節都只是空歡喜一場。

結論:
  這個來找耶穌的人錯了,這個財主也錯了,他們都是主耶穌身邊及嘴上的人。如今我們成為基督徒,我們不但是主耶穌身邊及嘴上的人,更是祂心上的人,我們一定要來明白主耶穌的心意,不要已經靠近祂,又被祂常常提到,卻無法得賞賜,得恩典,我們不要犯這些人的錯。但願在今年的最後一個主日?面,我們一同來思想,不叫我們成為走錯路的人,而是成為走正路的人。

回答日期 : 2011/05/16

最佳解答

弟寶 的回答:


神本來就跟人不一樣,人會有好惡,但神是不偏待人的,所以,我覺得神是公平的。
只是有很多事情,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所以才會產生不理解,我想,若我能更認識神,我應該會更知道神為什麼許可一些事情的發生了。

回答日期 : 2011/05/17

最佳解答

Gracy 的回答:


這件事也卡在我心裡很久了,
雖然我信聖經,且它上面說 神不偏待人
可老實說,我覺得有,
尤其看到天生的畸形兒,腦麻等等的人
或許多不公義的事

回答日期 : 2011/05/18

最佳解答

的回答:


平安!
其實,神到底離我們近或遠
說真的,那實在是一個非常非常主觀的感受
就像有人可以在很困難的時候,樂觀面對
在每件小事上,都可以找到理由去感恩
--而那些理由,有時候聽起來都讓我們覺得,啊?這些事情還可以感恩嗎?

對這樣的人而言,神無論何時都是近的
都是以馬內利的

接下來,您應該知道我要說甚麼了

主觀感受,是強烈及真實的
更是很容易左右我們信仰根基的

因此,使徒們才會在書信裡,不斷教導我們,信仰的根基不在於主觀領受
而在於客觀的事實
主觀的領受,只是增加我們對信仰的堅持

上帝祝福您!

回答日期 : 2011/05/18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