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國際基督教會
教會、基督教機構
想請教弟兄姊妹關於國際基督教會的特色在哪裡?
曾有認識一位弟兄因為在教會中因為不合乎小組的教導被批判 而離開該教會
查了查網路 似乎該教會的組織領導風格有些特別之處
最近有朋友有興趣參加該教會的福音性聚會
但因為我不熟悉該教會 不知是否適合帶慕道友去
能否請有接觸過該教會的弟兄姊妹分享看看?
小弟無意批評或是引起爭端 只想單純了解該教派的屬性
謝謝!
補充發言: 謝謝弟兄姐妹的回應
我在網路找到一個姐妹的經歷 http://blog.roodo.com/anncharles/archives/353928.html
或許可當作參考 看來似乎對教會、小組領導的權柄順服是很強調的
發問者: 匿名發問
發問日期: 2010/01/06

楓 的回答:
平安!
關於國際基督教會
請參考以下的網站
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misc/boston_church.html
這是英文的網站
提到他們的信念、歷史,以及對權柄的觀點
其中提到
>The Boston Church of Christ is the only true church.
僅有他們的教會才是唯一的真教會?--這,就太過了
這樣的認知,帶下了這樣的觀點
>Baptism in their church with a proper understanding that baptism saves
洗禮的要素,不在於在哪一間教會
而在於奉誰的名受洗!
>Unquestioned submission to authority
全然的委身於權柄之下
但,這權柄的根基,是否立在聖經的教導之中?
如果違背呢?是否還這樣的全然委身、順服呢?
另一個是
http://www.newcovpub.com/
這是一間頗為爭議的教會
如果要帶領慕道友的話
我個人是不太建議的
上帝祝福您!

巴斯托夫•瓊斯 的回答:
沒接觸過,本來不該亂批評,但是上網搜尋到了一篇文章,貼在這裡,大家自己看吧!
http://www.emethchapel.org/mp3/SundaySchool/cults/cults_2005_11_27.pdf
結論就是:國際基督教會不是異端,只是教導很極端而已。這麼律法主義的教會,確實不太適合帶慕道友去。

智慧之子 的回答:
若只是在網路上看批評文章,而且是一二十年前的文章,用這個來作為對一個教會的評價,實在有失公允。
箴言18:17 先訴情由的,似乎有理;但鄰舍來到,就察出實情。
我在這個教會聚會多年,事實跟網路上的攻擊差很多,我會建議自己來體驗看看。
我自己的真實經歷是:
1. 異端的帽子不能亂扣,這個教會的教導與實踐,完全符合三大信經。沒什麼好說的,就不是異端。網路上有文章說他們自稱「唯一教會」怎麼來的我不知道,但是我們明明沒有這樣認為,而且教會跟中華福音神學院等神學院都有互動交流,還補助信徒去上課,教會牧者跟其他教會也有交流,會一起聯禱研習,弟兄姊妹也跟其他教會的信徒可以正常互動,真的不存在什麼唯一教會的狀況。而且現在的牧者都很謙卑,身邊也都有很多成熟的基督徒一起組成帶領團隊來配搭,我很清楚感受到是團隊在主裡同心帶領,哪來的無腦順服權柄?
2.我覺得我們教會的教導,很深入淺出的把聖經真理傳遞出來。主日的釋經蠻嚴謹的,也很能深入人心,對生活實踐有很好的幫助。其他的屬靈課程也很有系統,不論是主禱文課程、十誡課程、聖經理財課程、婚姻跟教養… 屬靈得到的牧養幫助很多。
3.這個教會的基督徒,絕大部分都是認真委身的,不論是聚會、服事或者信仰實踐,都很認真。當然也有遇到困難,暫時無法穩定聚會的弟兄姊妹,但是因為大家的關係很緊密,基本上大家感情真的很好,是像家人那樣的,可以了解彼此的情況,所以如果不願意投入(不是軟弱而是不願意)的人,應該會覺得有壓力。但如果你想要尋找的是對信仰認證的群體,你身邊的弟兄姊妹都是這麼認真,會超級鼓勵。

Angel Cheng 的回答:
國際基督教會
(ICOC/ICC) 中文觀察誌
本網誌之宗旨,主要在蒐集、編譯關於國際基督教會(International
Churches of Christ/International
Christian Church; ICOC/ICC)涉及神學及教義偏差、屬靈虐待及操控的中英文資料,並兼及如何辨識邪教、異端、極端的相關資源。歡迎使用、轉貼本網誌內容,請註明出處即可。留言或討論請注意網路禮節。
#國際基督教會 是
#台灣國際基督教會 的源頭
https://icoc-icc-watch.blogspot.com/2023/10/icocicc.html?m=1

Angel Cheng 的回答:
標題:在信仰與操控之間:一位家庭見證者的自白與揭露
撰文/匿名
這是一段個人的信仰與家庭關係的覺醒之路,也是一段面對操控與自省的旅程。這篇文章,是我多年來與「台灣國際基督教會(TCOC)」接觸、交手的紀錄。這段經歷讓我從一位「局外人」,轉變為一位深切反省中的受害者,也促使我勇敢發聲,揭露這個看似教會、實則控制機器的組織,對我家庭所造成的深刻創傷。
【一、TCOC與ICOC的組織淵源】
所謂「台灣國際基督教會(TCOC)」是「國際基督教會(ICOC, International Churches of Christ)」在台灣地區的分支,其系統源於一九七九年美國波士頓所發起的復興運動。當時凱普.麥基恩(Kip McKean)強調全面門徒訓練與教會增長,其激進風格逐漸使ICOC發展為一個高度集權的組織架構。到了九〇年代末期,該教會已在全球六大洲建立據點,台灣便是其中一環。TCOC雖名為「教會」,但其組織運作、領導權力結構、屬靈控制方式,與主流教會截然不同,更接近於一個封閉的宗教團體。
【二、ICOC國際上的爭議與批判】
ICOC自九〇年代開始便引起各界關注,主要爭議集中於以下幾點:一是「門徒訓練制度」(discipling system),將每位信徒交由資深成員「一對一指導」,導致思想控制與自我否定的現象。二是要求公開懺悔與揭露個人隱私,使成員在精神上處於脆弱與依附狀態。三是領袖壟斷教義解釋權,形成嚴重的權威崇拜。美國、英國、韓國與菲律賓等地曾陸續有信徒與家屬公開抗議,甚至導致校園禁入令與媒體專題揭露。ICOC前領袖凱普本人也在二〇〇三年引咎辭職,組織一度面臨內部瓦解。
【三、二〇一二年台灣TCOC的內部動盪與「大逃殺」事件】
回到台灣,二〇一二年是TCOC歷史上的重大轉捩點。當年春季,教會內部部分核心成員提出對領導階層的質疑與反思,特別針對人際控制、金錢要求與婚姻干預等議題,展開密集對話。未料這些討論被上層視為「叛變」,數十位參與者遭到切割、排擠與「牧養處置」。這場由內部改革引發的清洗行動,被當事人稱為「大逃殺」。多位原核心成員因此退出教會,部分人士轉往其他教會,但也有家庭從此處於家人深陷原組織,或逃離的撕裂情境。有人成為倖存者。他們在網路上撰寫見證、揭露操控細節,留下珍貴記錄,也讓外界得以一窺TCOC的內部運作。不過多數人則不願再回顧與該組織的過往,避之惟恐不及。
【四、滕張佳音論文對ICOC在華人地區的剖析】
香港神學研究者滕張佳音是少數對ICOC進行系統性研究的學者之一。她指出,ICOC在華人社會中特別強調集體行動、階層管理與強制門徒制度,其運作模式極度依賴「屬靈順服」與「信仰懺悔」,造成成員難以建立自主判斷。滕張佳音在〈華人社會中的ICOC研究〉一文中寫道:「該組織利用文化中的家族主義與集體認同,將信仰轉化為服從,將教會轉化為權力的延伸。」她並指出,ICOC在華人地區的教導常迴避神學建構,反以規範與懲戒維持秩序,這種缺乏神學深度的教會模式,更容易演變為操控工具。她將其界定為「以信仰包裝的心理控制系統」,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教會。
【五、我與TCOC的接觸與家庭失序的親身經歷】
我妻子是在誤以為TCOC是一間忠於聖經的教會下,投入其中。迄今仍陷其中。事實上,最初是我引介她認識該組織成員。
當年她在留職停薪情況下照顧初生的長女,也因此組織中大量來自成員的關心和情感支持,成為她離開職場、歸於母職後的心理慰藉。
自此,長達二十多年至今,她不但積極參與該組織大小聚會、查經、福音旅行,還全心投入組織所謂的「靈命建造」。她也將我們三個孩子帶進主日學與教會活動,孩子從小與這個體系緊密連結。
我一度以為這是她單純的信仰選擇,並未加以阻止,甚至在初期陪同參與。然而,日積月累的觀察讓我發現,她逐漸遠離家庭,與我關係疏遠,將心力投注於組織事務與成員間的人際互動。另一方面,她除了該組織,幾乎沒有其他的社交。她甚至不再與我討論重大決策。孩子們也在耳濡目染之下,習得以「教會標準」衡量一切。
我也有責任。曾經誤判形勢,沒有即時辨識這個組織的操控本質,讓妻子與孩子長期暴露在心理操縱之下。此外,感受到與妻子關係的疏離,卻以情緒發作來表達不快,不能明白這正是組織緩慢對我妻的認知產生影響,並且在逐漸改變家庭關係。她其實是受害者。
期間,曾經向當時我認為的「教會」領導層表達疑慮,甚至採取激進的抗議行動。作為丈夫,深切感受到「在與教會搶老婆」的危機感,但「教會」從上到下沒有任何回應。妻子則對此不置可否。
接著,藉由心理暗示,同儕壓力與人際溫情等手法,加上運用各種聖經話語或托詞「耐心守候」「禱告」等等,組織中負責維持運作的「護法」成員,開始利用各種機會將問題轉向,本來是投訴者則轉而成為受標定的「迫害信仰」「壓迫教會」的異教者,甚至讓自己懷疑起自己,因為組織永遠不給回應永遠藉由慣用的「情緒否定」技倆,令那些家人深陷其中卻投鼠忌器的其他親人無能為力。
稍有經驗的倖存者指出,要拯救身陷邪教的家人,切記絕不可在他們面對砥毀抨擊組織,否則在認知未清醒前,家人可能反將施救者視為敵對者。
但如果回頭去閱讀聖經,便知耶穌基督對婚姻中兩人的美好祝福與恩典,饒恕與和好,愛與原本應有的角色,斷不該因受人為的拉扯或組織的操弄,而遭到揚棄。
容我在此強調,以我的婚姻衝突為例,不是為自己當負起的責任卸責;更進一步說,婚姻是我和妻子兩人在主前立約,「教會」理當是第三者,是他者;所以,其實很難界定,在我與妻婚姻破碎、家庭生變的全過程中,究竟能有多少責任該歸諸於己、於我妻或是該組織。 但本文的重點是在指明,妻子的認知是在該組織長時間影響下,經由一套「清洗原信念、置入新認知、重新再固化」的過程,被悄悄置換,而新移入的信念,更多的是為達到組織掌控一個忠誠謹守上繳十一奉獻、積極吸納新成員、穩定出席各種活動等等人為戒律而服務。它的目的是掌控與剝削,個別成員的婚姻並不在該組織的關切範疇。更進一步地說,個別成員的人生福祉基本不在組織的考慮之列。
最終醒悟,不是因為家庭衝突,而是我開始發現,這個自稱為教會的組織,對我與我妻子之間的關係,毫無任何幫助。它拒絕提供實質的婚姻輔導,也不鼓勵配偶之間的理解與修復。
在此之前我看到的妻子言行開始出現變化。也就是認知改變後的外顯表徵。例如,假日寧可將孩子往「教會」帶,卻不能留給父親一點親子相處時間。又如,對丈夫的否定和不信任,夫妻之間停止溝通等等。
伴此而來的則是我的錯誤。因為我不能辨識也沒有領受來自神的話語,於是我以自己的情緒用不當的話語來表達不快甚至傷害家人。如此更授人以柄。一方面將妻子推向組織,另一方面也給組織「黑化」我的良機。如此交互循環,最終爆發最慘烈的結果。
組織完全沒有露面,但卻時時「參與」我的婚姻。這就是邪教的可怕。
從這些年所歷來看,我可以斷言:這不是一間教會,而是一個邪教組織。它在婚姻上拆毀,而非建造;在家庭中製造斷裂,而非和解。它高舉信仰的名,卻行控制之實。它讓人陷入屬靈焦慮、依賴與孤立,卻不曾真正帶領人回到基督。
【六、給讀者的提醒與警覺】
這不是一場單一事件的揭露,也不是對某特定教會的指控,而是一個現象的警示。我們要警覺,邪教組織未必以異端面貌現身,它可能看似正統、話語熟悉、聚會熱絡、充滿活力,但本質卻是掌控人的思想、操弄人的情感、削弱人的自由。
當一個信仰團體,將組織權威凌駕於上帝與個人良知之上;當一個「教會」要求絕對服從、懲戒懷疑者、切斷外部聯繫;當一個教會在家庭中製造衝突、而非促進合一,這就不再是教會,而是邪教。
信仰本該使人自由,而非被馴服。任何一個以神之名行掌控之實的組織,不論其包裝如何,都應受到質疑與檢驗。我將這段經歷記錄下來,不為報復,只為提醒更多人:邪教,往往就藏在我們身邊。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Leuokf8nv/?mibextid=wwXIfr

Angel Cheng 的回答:
很多人不知道
亞洲地區的
#香港國際基督教會HKCOC
#台灣國際基督教會TCOC
#台北國際基督教會TCOC
都是根源於
#國際基督教會ICOC
雖然每個國家的狀況不盡相同
然而組織的操控方式都差不多
美國反邪教組織「揭批」概況研究
時間:2020-05-22
來源:中國反邪教網 作者:桑梓
核心提示:美國反邪教組織「揭批」創立於1996年,是一個以反對「國際基督教會」(International Church of Christ,縮寫ICC)等實施精神控制團體為主要使命的組織,旨在以團體前成員的自身經歷給他人帶來幫助,避免同樣遭遇。 「揭批」網站提供如何辨別精神控制、如何幫助自己或他人擺脫精神控制等方法,值得我們借鏡。
反邪教組織「揭批」的由來、概況
美國反邪教組織「揭批」(REVEAL)成立於1996年,由邪教「國際基督教會」及其前身組織(如柱石教會、波士頓運動、波士頓基督教會和基督十字街運動)的脫教成員組成,他們希望能夠透過自身經歷警醒、幫助其他人,並開通網站給那些需要了解相關信息的人們提供幫助。
1996年春,一名ICC前成員米歇爾·坎貝爾(Michelle Campbell)開始在舊金山家中每月定期舉行該教會前成員的本地互助小組會。在當地牧師和一位對邪教意識領域頗有研究的治療師的幫助下,參加小組會的人員不斷增長,他們大多來自舊金山。互助小組最終決定將組織命名為“揭批”,致力於研究、教育、協助和解放ICC成員。 「揭批」中大多數人了解自己身上所發生的事情,並已從邪教解脫出來,擁有了前進的勇氣。他們了解ICC及其精神控制的方式,樂於幫助面臨同樣困境的人。
同年夏天,另一名「揭批」元老級前成員凱瑟琳·漢普頓(Catherine Hampton)利用業餘時間建立了網站,蒐集和提供關於ICC的可靠信息,包括其教義和各種活動,將之公佈用以警示民眾;同時為前成員提供服務,促進其互助聯繫。網站服務人群主要包括:ICC前成員;目前還在ICC內,但已經意識到問題並考慮離開的成員;希望為身陷ICC的親友提供幫助的人;其他通過某些途徑正在接觸ICC並需要進一步了解的人。
「揭批」網站資料豐富,內容包括ICC前成員在組織內生活的第一手資料、對於教義的神學分析、運動心理分析、洗腦信息,以及揭示如何濫用職權實施洗腦行為等,並與其他反邪教網站保持廣泛聯繫。
此外,「揭批」擁有休養復健中心,為那些在ICC或其他邪教組織受創的人們提供治療。治療工作小組分為私人非正式和公開兩類。提供治療協助的專家包括與ICC成員及前成員有關聯的顧問、治療師和牧師,如紐約ICC康復中心(Rightcyberup)的戴夫·安德森(Dave Anderson)、洛杉磯“校園邪教新聞”的雷金納德·格林(Reginald Green)、英國倫敦“戰勝倫敦邪教組織”(TOLC)的格雷爾姆·庫魯(Graham Cluley)等。
關於邪教國際基督教會
國際基督教會的創立者是基普·麥克基恩(Kip McKean),他於1979年在波士頓成立了基督國際教會(International Church of Christ,ICOC)。
當他的權威受到質疑的時候,他從基督國際教會中抽身而出並進行了第二次“創業”,將新的組織命名為“國際基督教”(International Christian Church ,ICC)。
1982年起,麥克基恩及其信徒在世界各大都市建立所謂的「柱石教會」(Pillar Church)。
國際基督教會的許多特徵與普通教會相似,對大多數受歐美文化影響長大的人來說,更容易接受。
事實上,國際基督教會內部盛行專斷獨裁的領導作風,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發其領導人與信徒的衝突,而其它的基督教派也因此視國際基督教會為極端教派。
2003年,國際基督教會倫敦分會的傳道人亨利‧柯瑞特(Henry Kriete)就曾公開揭露國際基督教會的一些嚴重問題:教會的貪腐化、強迫性奉獻、唯我獨尊的傲慢態度、聚斂錢財等。
「揭批」指出其主要邪教特徵為:
1.強調絕對權威與順服。這是國際基督教會最大、也是最為世人所批評的問題。他們要求信徒對帶領者、信徒對傳道人「無條件、不懷疑、絕對地」順服。即使教會頭目的言行已經稱不上合格基督徒了,信徒仍要絕對順服教會頭目,因為“教會領袖直接對神負責”,他們稱此為“神治體制”
(theocracy)。教會頭目不僅在屬靈事務上提供指導,連私生活也會提供規範(如約會、夫妻關係、選課等)。這是頭目們濫權及操控信徒思想的根源,常常引起信徒反抗。
2.教會內部混亂的男女關係。國際基督教會強調肢體親密接觸的重要性,因此教友不論男女見面時都會互相擁抱。教會頭目還會指定未婚女教友與未婚男教友約會,甚至搞“團體約會”,如三對男女教友一起約會。並且,國際基督教會認為異性間的關懷可以增加靈性,所以教會頭目會要求「姊妹」(女教友)多關心「弟兄」(男教友)。
3.只有在ICC內部受洗才是有效的。 ICC堅信人類要被救贖必須「受洗成為門徒」。這意味著,一個人在接受洗禮的時候必須對洗禮有正確的認識,必須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罪惡,必須承諾以基督的門徒名義生活,否則洗禮無效,也得不到救贖。 ICC也認為,在其他地方進行洗禮都是無效的,要加入ICC,必須重新接受洗禮。
「揭批」指出,大多數ICC成員經常感到身心疲倦,因為該教會要求他們付出大量時間,在教會內部過著被虐待和高強度生活;教會佔有了信徒幾乎全部可支配收入,信徒破產、營養不良,沒有時間和金錢來購買真正的食物。尤其是年輕的單身信徒,一般平均每晚只能睡五小時,主食通常是廉價、沒營養的「速食」如泡麵。
揭秘精神控制
「揭批」認為,精神控制是邪教透過複雜的心理技術來操控成員。精神控制不是那種單純意義上的初級「洗腦」。受害者通常不會遭到監禁、身體虐待或酷刑,也沒有足夠食物。從表面上看,大多數人似乎都是透過自己的選擇加入其中,如果他們願意,似乎也可以自由地選擇離開。
當然這些表像都是騙人的。當人們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正常運作時,通常能夠發現其中充滿欺騙和胡言亂語。但是,出於信任,當有朋友告訴你他的新「酷」教會時,大多數人不會持有懷疑和批判態度。
ICC特別熱衷於在大學校園內組織招募,特別是在學年之初。招募對象包括失業、遇到困境的等。在失去親人、或夫妻離婚過程中、或面臨經濟法律問題時,他們常常會站在身邊支持你、幫助你。這些表面「自發」的行為往往是帶有目的、精心策劃的。研究表明,人們正處於極大壓力或面臨重大生活改變時,往往缺乏正確的辨別能力,暫時失去批判性思考能力,因此特別容易接受這種「愛心轟炸」。
實際上,在經歷短暫的「蜜月期」後,新成員們發現強烈的「愛心轟炸」戛然而止,他們開始被要求向他人付出之前所接受到的愛。
為了重新獲得讚美和關懷,新成員通常會拼命表現,試圖成為「理想」成員。
此時,邪教就已經控制了你。它會透過控制你所獲得的訊息,干擾批判性思考能力;它會引導你自我質疑,當你對組織內的濫用職權或違規現象產生質疑時,讓你相信這是撒旦在你心裡播下了懷疑的種子;如果你質疑邪教頭目,和說出你的質疑,閱讀外界關於組織的負面消息,或者想要離開組織,它會使你產生恐懼。最終讓你與親朋好友切斷聯繫,讓你完全依賴從團體得到的所有情感和物質支持。
「愛心轟炸」並不是邪教團體使用的唯一手段。邪教以理想主義者為目標,為他們提供了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解決」這些問題的機會。
他們以看似真正的精神探索為目標,為最複雜的靈性問題提供清晰、簡單、黑白分明的答案,就是為了實現精神控制。
如何分辨組織內是否有精神控制
「揭批」引用美國已故心理學家瑪格麗特‧辛格博士(Dr. Margaret Singer)提出邪教精神控制六個步驟:
1.使人意識不到存在一個控制和改變自己的計劃;
2.控制人的時間和生理環境(人際接觸和資訊);
3.創造無能感、恐懼感和依賴;
4.壓制個人化的行為與態度;
5.灌輸新的行為與態度;
6.提出一套循環論證的理論。
以下幾點現象,顯示身邊的親朋好友可能受到了邪教影響:
一是他/她突然改變從小就一直持有的宗教信仰。
二是他/她突然忽略了家庭責任,工作、學習、睡眠、飲食都受到影響,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數週,那麼問題存在的可能性就會上升,應當引起重視。
三是人格突發重大轉變:如一個害羞矜持的人突然變成了“派對女/男神”,一個隨和的人突然變得武斷苛求,一個喜歡休閒裝的人突然開始穿套裝或化妝,都要試著找出引起變化的原因。
四是,這也是最強烈的警示:如果你發現他/她開始撒謊或隱瞞一些事,例如突然每天很晚才回來,明明在與一群你從未聽說過的人接觸,卻撒謊說自己在兼職或學習,請嘗試找出這些人是誰並搞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最後,他/她所追求的基本生活方向和目標突然轉變。皈依新宗教的人都可能會做出一些巨大的改變,但這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如果有人與一個只接觸了幾週的組織合作,準備放棄學習和工作,或者要搬到其他城市,那肯定是有問題出現了。
「揭批」組織指出,如果看到了上述類似情況,那麼他/她有可能參與了ICC教會及其他一些精神控制組織。
如何脫離ICC
需要透過三個步驟來了解發生了什麼事?能做什麼(目前正在考慮離開的ICC成員)?以及希望幫助ICC成員的人。
一是了解:透過閱讀書籍報紙、觀看影片、聽音頻,研究和了解ICC,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幫助所愛的人重獲自由,這點至關重要。通常被捲入ICC的人們將會發現了解不同的精神控制邪教組織對自己是有幫助的,如統一教會(Unification church)或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ISKCON,Hare Krishnas)。許多人包括邪教成員發現,了解這些組織有助於認清邪教普遍存在的心理行為。
二是溝通:與那些和你有相同經驗的人交談。如果你是一個想離開的成員,和已經脫離的前成員談談。對於邪教不想讓你知道的隱密事情,你的領導人會用種種辦法阻擋。當心存質疑時,不要逃避,敞開交談。這種交流不僅能給你支持和鼓勵,而且有助於決定如何進行下一步。
三是討論:考慮你的選擇。選擇有三種,一是什麼都不做,二是計劃一個私人的“家庭干預”,三是聘請一名顧問來做更正式地干預。尋求其他成員的父母、已經離開ICC的前成員或顧問的幫助,和他們討論一下你的選擇。成功介入的關鍵是做好充分的準備,緊急介入往往達不到好的效果。
「揭批」特別強調:在了解相關組織,並對其進行評估選擇時,一定要和你所關心的成員保持聯繫,並準備好接下來所要進行的每一步驟,逐步讓成員們在原來的社會關係中找回自己的身份、價值,這是讓他們成功擺脫邪教的關鍵。
资料来源:
1. http://www.reveal.org/
2. Stories from the ICC:?Henry?Kriete
http://www.reveal.org/library/stories/people/hkriete.htm
3. “Cult” recruitment on Boston University campus?
https://cultnews.com/2017/01/cult-recruitment-on-boston-university-campus/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dgh5ZyqV/?mibextid=wwXIfr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或留言

巴斯托夫•瓊斯 說:
對教會、小組領導的權柄順服原本不是壞事。
如果教會的領導人是個完全順服主的人,這種架構可以使所有的人向著同一個目標衝鋒。因為領導人順服主,所以這個目標也是合神旨意的,這時教會會發展的很快!
但萬一領導人自己跌倒或過世了,不再由完全順服主的人領導時,問題就出來了。輕則四分五裂,重則走向極端,甚至成為異端。
台灣除了國際基督教會以外,也有別的教派採用類似的牧養體系,都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