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新聞封面圖

李寶珠:信徒須敢於抗衡世界文化

從林前看教會成長的要訣

2013年04月30日

來源: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 推薦 31 分享: 分享至 LINE
中華神學院院長李寶珠博士在「從哥林多前書探討──教會成長的要訣」講座中,指出很多人以為哥林多前書強調的是愛,但實際強調的是信徒要靈命成長才能把道活出來。在提及哥林多教會道德方面的問題時,李寶珠指出信徒必須明白天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並不一樣,要將天國文化在地上活出來。她又指出信徒必須尊重天父創造兩性時的心意和期望,指已婚男女建立婚姻以外的關係和同性戀都不合乎神的心意。

哥林多教會的成長阻力

李寶珠(右圖)在該講座中指要明白哥林多教會的情況,先要明白哥林多城的文化和背景。她指哥林多城位於兩海間的地峽,商業發達;每兩年會舉行一次地峽運動會,故形成競爭文化;城中亦有多個偶像讓人膜拜,其中女神亞富羅底的廟中更曾藏妓女一千名,道德敗壞。哥林多教會是保羅在第二次宣教之旅時建立的,大部份信徒注意屬靈外在表現。保羅離開後,教會停滯不前,出現很多問題。於是哥林多教會的人把情況告訴保羅,保羅便於第三次宣教之旅在以弗所寫信給哥林多教會,寫作時期為主後五十五年的春天,那時哥林多教會已建立了五年。保羅寫這信的目的是為教會停滯不前的種種阻力提供處理原則和方案,也為了讓預備信徒預備保羅即將的到訪。

李寶珠指出哥林多教會五方面阻礙自身成長的問題,包括在信徒關係方面,他們分門別類、不能共融;在靈命方面,他們靈命軟弱、效法世界而行;在道德方面,他們離開神的標準、隨意放縱私慾;在生活方面,他們堅持個人權利、漠視初信信徒的感受;在信仰方面,因當時出現了一些假教導,他們便誤聽教導、離開信仰真理,例如他們以為死人不會復活。而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為這些問題提出建議和教導,李寶珠指這些教導亦成為今日教會借鏡的原則,特別是在道德和信仰方面。

信徒要活出「跨文化」的信仰價值

面對信徒「埋堆」分黨派的問題,李寶珠指信徒須認定教會是基督所買贖的,基督才是教會的元首(一13);要正視神僕人的身份和角色,明白即使大家恩典不同但也只是同為主的僕人,使教會成長的是神(三5-9);也要認識神真正僕人忠心、謙卑和肯吃苦三很記號(四1-13)。在靈命方面,李寶珠指出信徒要肯自己下功夫追求屬靈事物。在道德方面,信徒須明白教會有道德不良的行為是一個問題,也要明白天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並不一樣(六9),在地上要活出「跨文化」的生活方式,將天國文化帶到世上。她又特別指出世界文化道德很容易改變,在很多方面都愈來愈放鬆,她提到信徒必須尊重天父創造兩性時的心意和期望,不能認同在兩性婚姻以外的性關係。在生活方面,李寶珠指信徒在有了正確的神學思想亦必須以合宜生活來配搭,要為初信的人設想(八2);信徒又須有愛心,要立志成為一個為別人的好處著想而活的人。她指保羅說甚麼事都可以作,但不是甚麼事都造就人(十23);現在社會也是一個強調個人權利的社會,李寶珠指信徒須敢於抗衡這種文化。在信仰方面,教會須強化真理教導,不要流於說膚淺的話,而強化教導是建基於人的見證(十五3-8)與真理的闡述。

是次講座由漢語聖經協會於四月廿七日下午在基督教尖沙咀潮人生命堂舉辦,為《聖經•新漢語譯本》講座系列二○一三的其中一講,由漢語聖經協會總幹事沈志超主持。聚會吸引約二百人參與。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陳雪梅

願我們基督徒能彼此合一,共同來興旺主之福音.

發言日期:2013/05/01
← 回到新聞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