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應安:成為守望普世宣教的代禱者
記者蔡明憲
2013年04月19日
甫卸下中華基督教內地會總幹事服事的林應安牧師,13日受邀在基隆教會宣教年會分享表示,宣教士在工場上會面對到許多爭戰,若沒有好的保護,是很難打這場仗,而「禱告」就是最寶貴的武器。他呼籲每一位基督徒,都成為「為普世宣教禱告的人」。
藉「禱告」神保守宣教士
林應安牧師分享一名在穆斯林國家的宣教士所經歷「禱告」的見證說,這名宣教士有天在街上,突然看見無數名拿著刀的暴徒在眼前出現,當下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奇妙地是,這群暴徒竟然就從眼前經過,沒有傷害這名宣教士。
回到住處後,這位宣教士接到一通來自香港的電話,電話那頭的同工問說:「你是不是碰到危難?因為剛剛有很強烈的感動提醒我要為你禱告」。這下兩人才明白,剛剛神正藉著「禱告」來保守這位宣教士。
林應安再介紹一位中亞宣教士遇到的爭戰說,該地區失業率高達40%,宣教士在當地由於是外人,就很可能會遇到搶劫或是被敲竹槓的情形。這位宣教士將身上的3000美元存進當地銀行,沒想到過幾天要去提款時,才發現存款被匯兌規定東扣西扣,戶頭裡竟只剩下20美元,這位宣教士也只能無奈地當作是「交學費」,有苦也難言。
林應安每次到宣教工場探訪宣教士,最令他敬佩的是宣教士「不保留自己」。他說,因為宣教士容易被搶或遇到各種不公平對待,要付上這樣的代價與犧牲很不容易,但他們願意繼續委身服事。「若沒有宣教士的付出,就不會有福音的傳開與成長」。
禱告為「開傳道的門」
他引用歌羅西書四章3-4節「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說,為普世宣教禱告的目的,是為了「開傳道的門」,就像初代教會使徒的禱告,不是求自己的益處,而是希望福音的門能敞開。
林應安常提醒宣教士,在代禱信上除了提出代禱事項外,更需要將「禱告蒙應允」的見證告訴弟兄姊妹,讓弟兄姊妹知道他們是與宣教士「同工」,能因著禱告蒙應允而受到激勵。「每一個禱告的成就,都代表神憐憫我們、高舉我們!」,林應安如此強調。
他提醒基督徒,傳福音的目的是把人從黑暗拉進光明,基督徒是光,但是否願意去「發光」呢?過去因著別人撒種,讓我們能成為基督徒;今日的我們是否願意付出代價,讓別人也有機會看見神的恩典呢?
藉「禱告」神保守宣教士
林應安牧師分享一名在穆斯林國家的宣教士所經歷「禱告」的見證說,這名宣教士有天在街上,突然看見無數名拿著刀的暴徒在眼前出現,當下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奇妙地是,這群暴徒竟然就從眼前經過,沒有傷害這名宣教士。
回到住處後,這位宣教士接到一通來自香港的電話,電話那頭的同工問說:「你是不是碰到危難?因為剛剛有很強烈的感動提醒我要為你禱告」。這下兩人才明白,剛剛神正藉著「禱告」來保守這位宣教士。
林應安再介紹一位中亞宣教士遇到的爭戰說,該地區失業率高達40%,宣教士在當地由於是外人,就很可能會遇到搶劫或是被敲竹槓的情形。這位宣教士將身上的3000美元存進當地銀行,沒想到過幾天要去提款時,才發現存款被匯兌規定東扣西扣,戶頭裡竟只剩下20美元,這位宣教士也只能無奈地當作是「交學費」,有苦也難言。
林應安每次到宣教工場探訪宣教士,最令他敬佩的是宣教士「不保留自己」。他說,因為宣教士容易被搶或遇到各種不公平對待,要付上這樣的代價與犧牲很不容易,但他們願意繼續委身服事。「若沒有宣教士的付出,就不會有福音的傳開與成長」。
禱告為「開傳道的門」
他引用歌羅西書四章3-4節「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說,為普世宣教禱告的目的,是為了「開傳道的門」,就像初代教會使徒的禱告,不是求自己的益處,而是希望福音的門能敞開。
林應安常提醒宣教士,在代禱信上除了提出代禱事項外,更需要將「禱告蒙應允」的見證告訴弟兄姊妹,讓弟兄姊妹知道他們是與宣教士「同工」,能因著禱告蒙應允而受到激勵。「每一個禱告的成就,都代表神憐憫我們、高舉我們!」,林應安如此強調。
他提醒基督徒,傳福音的目的是把人從黑暗拉進光明,基督徒是光,但是否願意去「發光」呢?過去因著別人撒種,讓我們能成為基督徒;今日的我們是否願意付出代價,讓別人也有機會看見神的恩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