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宣教士Li奇幻歷險 劉力慈巴紐叢林服事神

記者蔡明憲

2013年01月29日

基督教論壇報

推薦本篇新聞 : 31


當地很多人想用巫術殺我們,為這些人捨命值得嗎?
中華威克理夫翻譯會劉力慈宣教士,2002年到巴布亞新幾內亞(PNG,Papua New Guinea,外交部稱巴布亞紐幾內亞,簡稱巴紐)宣教,委身在叢林裡的瑪琳瓦族(瑪族)服事,轉眼已滿十年。
十年來,劉力慈曾遇過族人用巫術攻擊、又偷又騙她、生活環境鼠輩為患,更曾在搭船探訪時遇到暴雨,差點命喪在有鱷魚的河中…。很多時候,她常難過到連禱告都禱告不出來,那種孤單彷彿與人、與神都離好遠,感覺自己不如歸去。
21日晚上,劉力慈利用返台述職的機會,在差會月禱會分享「宣教士Li的奇幻歷險」(長宣中的困境與出路),盼望有後勤禱告團隊願意來扶持宣教士,一起幫助瑪族人有機會用自己的母語來認識神。

巫術攻擊堅持服事
月禱會場中,牆壁上掛著巴紐國旗、桌上擺著巴紐主食西谷糕,笑聲充滿活力的劉力慈身穿當地大禮服,熱情地教大家學當地語言來唱《Haitim mi》(即詩歌《安靜》)。她帶著大家禱告,如詩歌所說,讓瑪族人及去傳福音的人都「真知道是神」。
劉力慈描述著如何從巴紐主要城鎮進到叢林裡的瑪族部落:先搭八小時的卡車,然後在大希比克河(河裡有鱷魚)上乘獨木舟兩小時,然後再走路兩小時才能到達(雨季必須涉水及泥漿)。這條超過十二小時的路程,是她為了服事瑪族人的必經之路。
瑪族名字為「卡賓玖」的劉力慈,與她的同工提多及勞倫斯,曾遇到當地人要用巫術殺他們。她在一場營會中,半夜四點突然感覺全身冰冷無力,窒息像快死掉。她緊急叫人為她禱告,知道這是靈界巫術要阻擾營會辦不成。
有人問她是否不辦了?劉力慈堅持繼續舉行,她奉主的名禱告斥責靈界是沒有能力的,營會一定要辦,沒得商量!

宣教士面對的困境
這次爭戰,劉力慈經歷到靠主得勝,但她也深刻地感受到無力感。「在台灣有多少人知道這裡的情況,在為我們禱告?」她提到宣教士面對的困境說,出發前,不少人對她冷嘲熱諷,質疑她可以去救瑪族人嗎?要她先救自己吧;工場上,同工家被人放火燒的危急時刻,她尋求幫助卻得到冷回應;生病時,她常常只能自己醫自己,因為當地人還要靠宣教士拿藥給他們。
還有一次搭船去探訪,半夜裡突然下大雨,小船已半沉在河裡。河裡鱷魚已虎視眈眈,劉力慈與同工趕緊拼了命的將船裡的水舀出去。她高唱起:「有主在我船上,我就不怕風浪…」甚至只能學耶穌斥責風和海。當他們終於平安抵達下一站,已經是三個半小時後,隨行設備都已溼透。

盼有後勤禱告團隊
「那個當下,台灣會有人想到我們嗎?」同樣是劉力慈心中的疑問,因為不少人說會為她禱告,卻可能連代禱信都沒打開來看過;知道她有難處,卻只是要她去禱告就好了。但能有忠實的後勤禱告團隊,對她及當地工作真的非常重要。很多時候,她只是希望有人願意陪伴,而非講大道理,陪她哭、陪她禱告,就是扶持的力量。
劉力慈語重心長地說,「在台灣,我們有這麼好的成長環境,受這麼好的教育,有這麼多的…,跟外面受苦的人有什麼關係?」她深深體會到要如何讓人認識耶穌?就是「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約翰一書三章16節)「捨命」兩個字,竟是如此真實。

義無反顧的宣教
在巴紐的劉力慈,曾收到家人寄來的物品,塞在箱子裡頭的中文報紙,她都會一字一句拿起來唸,即使只是尋人啟事的小廣告,都會讓身處異鄉的她感到親切。
回台述職的她,走在台北水泥大樓的叢林裡,竟會不自覺地懷念巴紐的綠色叢林,瑪族人對她來說,也已經是生命中的「家人」。
她坦言,當遇到當地人用巫術要害她時,真的會懷疑來這裡服事值得嗎?兩處經文:「弟兄們,世人若恨你們,不要以為希奇」、「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帶給她真實的力量。
這麼危險,還願意回去瑪族嗎?「十架上的耶穌陪伴我、鼓勵我:『義無反顧』。」劉力慈肯定地說。

盼瑪族人能讀母語聖經
1991年,瑪族的約翰得到一份在印刷廠的工作,因此認識了母語聖經翻譯。他開始每天向上帝祈求:「有一天,讓我的族人都能讀到自己的母語聖經。」1996年,部落裡的提多與勞倫斯,開始接受兩年的母語教育師資培訓。2002年,勞倫斯獨自苦撐母語教育七年,最後不得不放棄。瑪族人不斷禱告:「何時有人能到部落裡來協助我們?」
劉力慈於1998年蒙召往巴紐服事,2001年華神畢業,2002年到巴紐,2003年與瑪族語接觸,2005年正式被差派進入瑪族。目前瑪族語已翻譯完成約拿書、路得記、亞伯拉罕的生平(創世記部份),劉力慈預備長期(20-30年)協助母語教育及母語聖經翻譯。

代禱時刻
1.求神興起長期忠實的禱告與後援團隊,及同工。
2.巴紐工場卅六國的同工,能跨越文化、語言、專業、歷史成見等等的障礙,彼此服事。
3.在瑪族及巴紐全國:靈界巫術、賭博、酗酒、吸毒、濫性、偷、騙、搶…,無權、無份、無地位、無記念。
4.瑪族的母語聖經早日完成、教育被建立、人們真正認識真神、人心離棄固有的黑暗權勢。
5.全方位地記念:宣教士、同工、後勤團隊、教會、家人,及設備資料(保護、靈裡敏銳…)。

瑪琳瓦族宣教士的夢想
1.翻譯完全本聖經,有相關的母語查經教材,並建立母語聖經學校。
2.每個族人都會讀母語聖經,母語學校教育至少要從學齡前到八年級。
3.有一天,村裡的經濟發展能自給自足,來支持本族的聖經事工及各項教育需求。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陳雪梅

願神保守劉宣教士在宣教工場之服事,滿有神恩同在.

發言日期: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