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鴻信:教會需種樹的人 投身價值觀戰場
2012年11月12日
當教會與社會對話
華人基督徒,是「種樹」的人,希望讓更多後人乘涼;還是只來消費享受現成「綠蔭」的人;甚或是「砍樹」的人,讓下一代也沒資源。你是哪種人?
iFORUM馬偕宣教紀念講座,十一月6日在士林禮賢會有福堂舉行第八場論壇。台灣神學院林鴻信教授於會中表示,台灣基督教歷史不到150年,身處環境卻是3000年歷史的傳統華人文化中,當一名基督徒要作判斷選擇時,到底是受哪一種歷史的價值觀影響比較多?
他指出,當「教會」與「社會」對話時,要知道教會信徒常有可能被不良社會的價值觀給拉下去。在這場價值觀戰場中,教會需要的不是刀槍,而是「基督教學術研究」,幫助各行各業基督徒在不同領域上都成為「護教」的人,因此需要有更多願意在此領域種樹的人。
建立合乎聖經價值典範
「基督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林鴻信教授以「『誰啟蒙誰?』基督教學術研究對台灣本土宣教的異象與使命」為題分享,一開場即強調基督信仰提供一種生活方式,其中含蘊追求公義真理的信仰價值觀,因而與弱肉強食的俗世價值觀之間有激烈的競爭關係。論及生活方式與價值判斷必須根據「經典詮釋」,因此基督教學術隨著年代久遠而顯得更加重要。
他舉例,16世紀加爾文與他的同工都是當時第一流的知識份子,受過最好的學術訓練,因此他們藉由講道與聖經教導,發揮知識領導的力量,在日內瓦建立合乎聖經的生活方式與價值判斷。像當時的日內瓦,若有人打老婆是會被起訴,與歐洲其他地區有顯然不同的價值觀,成為價值觀典範。
德國學者賀爾(Karl Holl)也見證在加爾文傳承下的會眾十分主動,具有強大的知性特質,他說:「加爾文主義有巨大的穿透力量,加爾文主義者知道他們所信的是什麼,以及為何他如此相信。」
華人基督徒受傳統影響深
林鴻信再舉1895-1924年間來台宣教的梅監務(Campbell Naismith Moody)的觀察說,梅監務前後四度離開又返回台灣,期間去過英國、新加坡、紐西蘭與日本,使得他有機會比較不同的文化而深入思考基督教信仰與文化的問題。
梅監務觀察英國的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發現他們都是在基督教文化的氛圍當中成長,因此帶有合乎基督教信仰的特質,諸如:辨別是非感強、對公義熱切、雄心壯志、具有反對壓迫的義憤、厭惡虛假、輕視詭詐與貪婪。
但這些特質即使在華人基督徒身上也不多見,梅監務發現基督教信仰並未給華人基督徒帶來合乎基督教情操的特質,傳統文化仍然主導他們的生活習性。
梅監務看見華人縱使信了耶穌基督,傳統文化仍主導他們的生活習性,根深蒂固,難以改變。他曾感概說:「在許多道德與信仰層面,不只蘇格蘭的基督徒,甚至連非基督徒,都比華人基督徒還領先!」例如他看到每個人都會說謊,甚至連基督徒也是這樣。
林鴻信請在場會眾依序舉手自己是第幾代基督徒,發現第一代到第五代基督徒都有,以一代30年計算,正好符合台灣基督教歷史約150年的現況,但我們需清楚自己是身處在3000年歷史的傳統價值觀當中。很多人信主後仍被傳統文化主導,生命只是從拜媽祖變成拜上帝、初一十五拜拜變成禮拜天拜拜、拜拜擲筊變成祈禱,這是教會需要留意的。
教會社會兩邊角力拔河
林鴻信提到,以神職人員身份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多年的天主教神學家特雷西(David Tracy)主張「神學是公共論述」,就是神學應當面對三種公共空間:學院、教會與社會;與之對應是以理性、信仰與實踐為出發點的三種神學:基礎神學、系統神學與實踐神學。這三種公共空間是互相關連而彼此交集的,「事實上,每一位神學家都潛在地針對三個公共空間發言。」
而林鴻信本身的觀察認為,「神學是公共論述」的呼籲,提醒我們神學對於公共空間的責任,也提醒我們公共空間對神學的形塑,也在發揮著影響力,這種相互影響反映出價值觀之間的激烈競爭。尤其華人社會中,基督徒的質與量目前都是極端少數,基督徒需要敏感教會與社會是在兩邊拔河,這種角力天天都在發生。教會想影響社會,但要警覺社會天天在影響教會及基督徒。
華人教會知識宣教挑戰
林鴻信指出,今日教會面臨幾項挑戰包括「我們的研發及智庫在哪呢?」、「我們的神學研究呢?」、「我們信仰群體的詮釋能力如何?」、「基督教信仰的護教呢?」他特別提到,由北歐教會信徒奉獻支持的香港道風系列叢書,是每個神學生都必讀的經典著作,但翻譯者竟有95%以上都不是基督徒。
「這凸顯很少華人基督徒願意投身學術,而有錢的華人教會也不看重這塊領域,至今還是靠北歐教會在為華人福音的需要奉獻!」林鴻信憤慨地說,他分享這些不是要產生對立,而是期盼教會看見需要、彼此成全。
他強調,連佛教都會培養專門研究來「護法」的人,那麼為基督教護法的人在哪?一般信徒是否願意讓自己的兒女來讀基督教學術研究?難道就再等1、2000年,等到華人基督教自然變得很有歷史就好?
牧師帶領啟蒙時代風潮
林鴻信最後放映一張陳獨秀與胡適的合照說,在台灣幾乎都不提陳獨秀及新文化運動,比較多談胡適(背景是無神論者),因此以中央研究院至今沒有專門研究宗教(中國大陸卻有)為例,就是因為骨子裡是科學唯物論。相對於歐洲啟蒙時代,很多都是教會牧師因著信仰,起來帶領整個世代的風潮。
林鴻信表示,前人「盼望」後人乘涼而種樹,以致將來後人在樹下「乘涼」。他期盼有更多教會及基督徒願意起來種樹(基督教學術研究),而不是只是享受前人留下的樹蔭,甚至變成「砍樹」,讓下一代沒有資源。
周學信:放下安全感為真理打仗
中華福音神學院周學信教授回應表示,教會不只是拯救靈魂,更應該是拯救心智,前提是要認識自己現有的障礙,才能尋求突破。他指出目前教會存在著「立即主義」(不願經過思考、缺少忍耐、無法扎根)、「民粹主義」(人多就是好)、「反傳統主義」等現象。他提醒,改革運動時期,牧師同時扮演的是學者的角色;但今日的牧師,要小心活動太多疏於牧養,變成只是在主持節目的角色。
周學信分享一則故事:有一個人在逛街時來到一家「真理」店,裡頭有賣全備的真理,這人很想買,詢問後得知價格很昂貴,這全備真理的價格就是「你的安全感」。周學信鼓勵當代基督徒,放下熟悉的安全感,在短暫一生中好好為真理去打一場仗。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