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再思福音本質
2012年09月03日
由基道書樓與飄流製作合辦的「福音,除了傳還可以怎樣?(吃?咬?穿?)──有甚麼『橋』令福音變得不一樣?」講座,已於九月一日在基道書樓旺角店舉行。是次講座邀得《鳴動的信仰》作者古斌、基督徒音樂人鍾一匡及突破通識雜誌《Breakazine!》總編輯梁柏堅分享他們對福音的見解和他們在福音事工上的經驗,聚會吸引約三十人出席。
在聚會開始時,古斌(右圖)讀出他寫的禱文,帶領會眾為學民思潮參與靜坐的學生禱告。聚會分為四部份,第一部份三位講員分別介紹他們事工的源起。梁柏堅表示,福音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於是在政府○九年推行通識科之際便創立《Breakazine!》通識雜誌,希望幫助教會群體和學生認識社會更多。鍾一匡在○九年與弟弟鍾一諾創作大量詩歌,經弟兄姊妹鼓勵下便嘗試出版第一張唱片。他表示,該張唱片原本是走發燒碟和福音碟的路線,沒想到卻能受到流行歌壇的製作人賞識,於是在基督教界也被廣泛接受。古斌表示,在《信仰臨界》出版後得到一些迴響,當中提及一些尖銳的東西,但教會卻無動於衷,「福音開始萎縮,福音往往只在教會的佈道會上才聽到」,他希望能讓大家再思福音到底是甚麼,於是在○九年成立飄流製作。
福音應讓人克服恐懼
第二部份中,主持問及講者對福音的理解和福音的現況。梁柏堅認為,「福音是打破我們的迷信」,現時社會上有很多的迷信,他希望能透過他們的通識雜誌讓大家看見這些迷信,建立橋樑助大家打破迷思。他亦分享在《Breakazine!》創刊初期希望與學校分享這使命時,常遭到很多人的白眼和不理解,認為他們只是在推銷產品。
鍾一匡(左圖)認為,生命本身已是福音,只要善用自己擁有的東西來生活,投入自己的崗位,活得有意義和尊嚴,這也是傳福音的一種。他以關懷無家者的平等分享行動為例,雖然是由信徒參與,但當中從沒標榜信仰,無家者卻能從參與者的行動中感受到信仰是怎樣的一回事,「要福音得以廣傳,信徒必須放下自己並身體力行把信仰實踐出來。」
古斌認為,教會裡很多人都困在教會裡,「搞佈道會像是對自己面對社會時有一種身份焦慮,要讓外面的人信主,是把自己的恐懼投射出去,把恐懼者的角色成為拯救者的角色。」他指出現時社會的消費模式是恐懼消費,人人都因為恐懼而作出不同的決定,但「真正的福音是讓人克服恐懼的」。
信徒應走進社會實踐信仰
第三部份,講者們提及怎樣回應福音的現況。梁柏堅(右圖)藉提後二章8節,提醒會眾耶穌是滿有權能的神,又鼓勵會眾「可多想像怎樣才是合乎保羅所傳的福音?福音是甚麼?生命的根源是甚麼?平安、喜樂又是甚麼?所謂的喜樂是否只是『自high』?」他指出基督徒應該回歸聖經,反省一些關鍵字詞的根源和意思是甚麼、有甚麼可能性,才能真正體驗「死過返生」的信仰。他憶述創立通識雜誌受到批評時與同工一起禱告,當時他心中出現羅十二2的經文,提醒他要心意更新而變化,更覺得「福音是要實踐出來的」。
鍾一匡表示,現代人追求的往往是物質,但很多人察覺不到現今社會的狀態,基督徒需要行公義、好憐憫。他指出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表明祂是活水,他希望挑戰大家對社會現況作出一些回應,「基督教信仰並不是把音響調得有多大,真正把生命擺上的力度應是更大的。」他鼓勵會眾思考把信仰和生活結合,並善用自己的恩賜來生活。古斌指出,現在教會把個人與主的關係看得愈來愈模糊,很多時候似是一群人在「自high」,但卻連自己是怎樣的也未能看到,真正的福音應能讓人自己發現和認識自己,可是現在很多人卻到處判斷別人有罪。他鼓勵會眾和志同道合的弟兄姊妹走在一起,想像更多實踐信仰的方法並實行出來。
在最後現場問答的環節,有與會者分享自己曾在教會看見有人傳福音時因時間到了便終止與傳福音對象的對話,不是在看別人的需要,卻像是為傳而傳。他又提及自己參與平等分享行動的經驗,提出會眾應反思耶穌的教會在哪裡。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
陳雪梅 |
願神賜下更多方法,將福音傳出去. 發言日期:2012/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