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南芳:怕鬼非迷信 需更多關心
2012年08月20日
戲曲形塑鬼神以假亂真
涼風徐徐吹拂的夏日傍晚,庄腳的「厝邊」(鄰居)相招(台語),搬著板凳準備到廣場看「歌仔戲」。鑼鼓及音樂聲在漸漸低垂的夜幕中緩緩響起,台灣歌仔戲班劇團團員「粉墨登場」,唱作俱佳演出改編自聖經的《約瑟的新衫》,傳遞和好及饒恕的信息,希望幫助觀眾從農曆七月「驚惶」與「不安」的捆綁中,得著身心靈的釋放。
跟拜文化出於恐懼
投身民俗文化研究及福音歌仔戲創作超過廿年的台灣歌仔戲班劇團團長劉南芳認為,人們在農曆七月去廟?拜拜或是大樓及公司企業集體舉行中元普渡來超渡亡魂,其實已經形成一種「跟拜文化」,希望請孤魂野鬼離自己遠一點,不要「勾勾纏」(台語)。
正因為深知歌仔戲及戲曲的內容對於「價值觀形塑」及「移風易俗」的關鍵影響力,劉南芳不僅透過融合聖經真理的歌仔戲來傳福音,也到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任教。
她說,華人「怕鬼」,甚至去「拜鬼」,不能單從「迷信」的角度去簡化解讀,因為無論是從傳統的「敬鬼神而遠之」,還是聖經中談到「趕鬼」的教導,「鬼」都代表人們的內心中對於不可測事情的「莫名恐懼」。
以農曆七月的中元普渡為例,祭拜的對象就是「孤魂野鬼」。劉南芳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因為當年漳泉械鬥及瘟疫,讓很多受難者成了無名屍。而現在民間所祭拜的有應公、十八王公以及五府千歲等,其實也都是來自於傳統戲曲及小說中的人物。
「許多民間關於鬼神的傳言,隨著傳統戲劇內容的『渲染』,就「三人成虎」了(意即以假亂真)。」劉南芳說,很多關於農曆七月的「鬼」故事,從歷史上根本無從考據,但隨著在民間的口耳相傳,已經深植人心。像很多高學歷或是從事科技業的「知識分子」,也都是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懵懂心態去拿香跟拜。久而久之,農曆七月是「鬼月」,就形成了一種台灣的特有「文化」。
用同理心和民眾對話
劉南芳回想,多年前她第一次於農曆七月接受教會的邀請,在社區中演出福音歌仔戲,向民眾「報平安」時,包括很多基督徒在內都不是很看好(果效)。但讓她至今印象深刻的是,聚會中所發送寫有聖經祝福的「平安符」,很快就被前來的民眾索取一空,而這當中,很多是從來不進教會的「阿公阿嬤」。
「平安月的觀念,是一種建立『主』流文化的長期抗戰,需要有不斷撒種的行動。」劉南芳表示,基督徒不去參加民間信仰的中元普渡活動,但不能不深入了解我們生活周遭的人,必須藉著中元普渡去求平安的那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無奈」和「恐懼」。基督徒要用從神而來的屬靈智慧,用同理心去與他們「對話」,而不是疾言厲色地去指責他們「迷信」,因為當「關係」被破壞時,對方不會再有興趣與你作任何「溝通」。
劉南芳盼望,基督徒面對農曆七月的屬靈爭戰,自己要在約翰福音十四章27節:「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的真理教導上站立得穩,成為傳福音的使者。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