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重尋國民教育的歷史與生命向度

由國民到公民

2012年08月06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本篇新聞 : 31


三十多度的高溫,數萬人的汗水,港人反對「洗腦」,要求撤回國民教育科的訴求清晰。不過面對民意「大象」出現,梁振英政府未有實質讓步,只嘗試轉移視線。是否罷課抗爭,迅即成為下一個焦點。

  處理爭議,有破也有立。作為全球化下的國際都會,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到底需要培養怎樣的公民素質?今期《時代論壇》從歷史教育及和平教育的角度,尋找更廣寬的視野,以下為部份內容:在剛過去的週日,數以萬計的市民及帶同子女的家長,冒著三十多度高溫,上街參與反對政府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大遊行,當中基督徒民主教室亦在社交網站facebook上發動號召,呼籲基督徒一同參加。活動召集人之一的劉志雄牧師指出,基督徒是天國子民,相信只有上帝是主,反對把國家絕對化,即使愛國也要有批判思考,而教會亦應用基督教的立場去回應國民教育科。......

  能推動這麼多人抵著酷熱的天氣跑到街上,其一主因是擔心國民教育科的內容,是事實的全面,還是在洗孩子的腦。專研中國歷史的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邢福增認為學生認識本國的歷史,對國民教育或對國民身份認同,是一個好的途徑......

   邢福增認為,國民教育所包含的中國歷史,需要全面鋪陳,不但要有正面的歷史,如國家發展、進步的一面,也要有負面的......他又認為「詳今略古」的取向會較理想......不過,他表示,學生在國民教育科所能了解的中國歷史有限,如能夠從獨立學科去學習中史,會更全面。......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龔立人兩年前,曾就生命教育到台灣考察,期間在一次老師分享他們如何處理學校欺凌事件時,令他想到學校是否需要推行和平教育。回港後,他積極搜集資料,得知聯合國亦曾推動發展和平文化,其文教組所提出的和平教育亦與本港政府要推行的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的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和世界五個學習領域沒有太大分別。他認為本港該推行和平教育而非國民教育,例如和平教育能處理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民族與民族之間也會發生衝突,因此和平教育亦可發揮國民教育的功能,而這亦包括了生命教育的元素。......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