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妙雲:讓扶貧成常設事工
2012年05月28日
建道神學院教牧及專業進修學院與九龍城浸信會(下稱城浸),於五月廿七日假城浸舉行「教會動員、扶貧關愛」研討會,邀得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關銳煊教授、工業福音團契總幹事潘余妙雲、城浸主任牧師蔡少琪主講,分別從政策、教會及聖經分析貧窮,並邀得白田浸信會傳道林廣乾及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下稱教關)總幹事馬秀娟分享扶貧心得,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系副教授滕張佳音博士擔任主持,超過一百人參加。
政府欠福利規劃
關銳煊主講「本港貧窮問題與教會參與」,從宏觀角度分析本港的貧窮問題。「以前有三年、五年社會福利規劃,可預先知道政府推行甚麼政策,又可檢查政府能否實行規劃」,但現今甚麼規劃都欠奉,他批評政府只有口號,沒有實際工作,又欠缺視野,以外行人統領內行,例如掌管社會福利的並非社工。關銳煊指梁振英說不會派六千元,因為他最終會派一萬,因為現時庫房太多錢,派錢是讓他提升民望最直接的方法。而梁振英寧願把錢花在多請局長、政治助理身上,讓政府架構「架床疊屋」,是欠缺長遠承擔的表現。他指有需要進行改革及訂立長遠規劃機制,貧窮不只是個人問題,更是家庭問題,所以把貧窮問題歸咎於個人,實際上是迴避制度的不足。政府對傷殘人士、長者及青年的資源分配不足,要加強地區工作,並成立家庭事務委員會。他警告,若政府還不行動,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口未來會急劇老化,香港將出現「兩位老人,一位貧窮」的情況。
教會扶貧路
余妙雲主講「本港教會扶貧路之巡禮」,分析教會的扶貧歷程。按二○○九年香港教會普查顯示,教會在過往十年,對於捐款、探訪等社關行動比率上升,相反,一些倡議性行動例如向政府部門反映意見的比率下降,但總括而言,教會扶貧是有進步。她指教會經歷過○三年的沙士事件,香港經濟蕭條,奉獻亦減少,之後的雷曼事件、貧富懸殊加劇,教會不得不扶貧,因為信徒處於貧窮當中。余妙雲按社聯數據,去年貧窮人口有一百二十萬,貧窮家庭有四十六萬戶,四個兒童中有一人貧窮,數字驚人。她認為要關懷貧窮人,首先要懂關心,並動慈心。工福與教會合作,定期探訪貧窮家庭;新福亦推行教會與學校合作,帶學生認識貧窮,關心對象包括失業者、綜援人士、新移民、南亞裔人士及外傭。教會亦有建立社區睦鄰中心及教關,服事貧窮人。她指信徒要走進人群當中,傳達愛及幸福;亦要走出教會,成立小組服事社區;更要互相合作,建立以社區為本的扶貧策略,讓扶貧成為教會的常設事工。
林廣乾分享白田浸信會在深水埗的扶貧工作,他指該區人口老化,多基層,教會於八十年代成立服事,並提供老人中心及自修室予居民使用。教會亦會訓練會友關心區內人士,不讓無家者在教會顯得格格不入。白田區重建,多了很多新移民婦女及小孩,她們難以打理家居,教會就讓身懷不同專才的弟兄幫忙做家居維修。見到小孩讀書有困難,又組織大專生會友開設免費功課輔導班。
馬秀娟講述她關懷貧窮源於居住大廈的清潔工,當年她從美國回流香港,家中有多個紙皮箱,清潔工天天敲門要紙皮。後來兒子功課需要訪問特別的人,便選擇訪問清潔工,清潔工邀請他們進入垃圾房觀看她的工作環境,馬秀娟眼見垃圾房環境惡劣,清潔工貧窮但仍開朗面對,便動了慈心。她指要學習除下有色眼鏡,貧窮並非個人選擇,有不同因素影響。香港貧富懸殊嚴重,她認為是一個好機會,讓教友活出信仰。若教會沒有扶貧工作,她建議不妨從自己開始,再影響教會,走入社群。馬秀娟指教會比7-Eleven便利店還要多,若能集合眾人之力,齊心向政府要求,便能匯聚成強大力量。
蔡少琪牧師主講「聖經中對扶貧關愛的教導」,提出聖經中七點有關貧窮的教導:一、神憐恤貧窮人,他們在神眼中是有福的,雖然甚麼都沒有,卻擁有上帝的國,神更是「孤兒的父」、「寡婦的伸冤者」。二、神憎厭欺壓窮人的富人,貧窮與欺壓有關,例如從前有錢人會趕窮人到山區,現今則有地產霸權,而最終神會追究責任。亞里士多德指「貧窮是革命的母親」,貧富懸殊和階級矛盾是革命和動盪的溫床,例如中東茉莉花革命及倫敦暴動。三、神是公平公正的主,不會偏護窮人,蔡少琪指不應有以下兩種極端:有錢有勢力的人永遠是對;窮人永遠是對的。四、神讓貧窮人自立更新,蔡少琪指外國避免養懶人,提供的不是福利(welfare),而是工作福利(workfare),但亦要解決結構性貧窮,如利十九9指不可割盡田角,他認為要斬斷扼殺貧窮人的枷鎖。五、神責備懶惰的貧窮人。六、神要拯救各類貧窮人,例如浪子、落難者、心靈貧乏的貪官污吏等等。七、神要用窮人成為僕人。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