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媒體社會中的基督教會 批判反思與自省

《馬偕紀念講座》 記者傅筱琁台北報導

2012年04月09日

台灣國度復興報

推薦本篇新聞 : 31


宗教和媒體彼此間存在著什麼樣的競爭性和類似性?教會在媒體社會裡的任務及生活又是如何?為持續關注基督信仰與社會的互動模式,台灣神學院一百四十週年校慶活動之一《馬偕紀念講座》,邀請德國博宏大學的系統神學教授唐昆特(Prof. Gnter Thomas)來台舉辦「媒體社會中的基督教會講座」,三月廿六至廿八在該院舉行。
宗教與媒體二者存在許多相似處,十九世紀對宗教的批判、二十世紀對媒體的批判,都批判其在我們既有的世界中,另創一個世界。廿八日唐昆特教授以「愛恨交織的關係:在文化空間中競爭激烈的宗教和媒體」為題,談到媒體與宗教兩者都有轉移注意力的強大文化技巧,電視節目高度的控制性,能建構一種秩序,甚至改變了一些人的生活。
媒體以高度選擇的方式,把宗教和其儀式複製到電視節目中,如《哈利波特》中出現許多宗教儀式的片段;媒體也如同教會使用見證,成為一種重要的表現方式;在重大災難發生時,電視一再播放災難鏡頭,成為使觀眾受撫慰的儀式。
教會當如何就這些現象作回應呢?唐昆特教授說,媒體工作者應當思考,如何使媒體更潔淨;牧者或神學家則不要輕率地將這些現象解讀成,現今的媒體或閱聽眾皆具有宗教性,認為媒體提供教會更多宗教的協助;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傲慢的宗教態度,認為宗教是高度文化而排斥通俗文化。
唐昆特教授提出幾點具體建議,第一、對當代文化進行宗教分析與診斷;第二、對教會所處的實況培養更深刻的敏感度;第三、更積極、有創意的發展出對差異性的敏感;第四、對教會和其時代及其處境的關係進行自我批判與反省,特別是教會做了什麼、說了什麼。最後一點,唐昆特將之稱為「展開的光譜」,當中存有微妙的差異。
從對宗教的神學批判,到神學對現今時代的詮釋和權力的神學批判,最終到發掘天國的比喻。在先前唐牧師提到應避免黑白二分的世界觀、神學論,如奧古斯丁提供的二元架構,不能誤解在教會外就是無神的空間,應以三一上帝的觀點來看,上帝在文化中並非全然不為人所知,教會外的文化空間也屬於上帝,非簡單的接納或是拒絕。教會在社會上要發出先知性的聲音,媒體系統也是上帝創造的一部分,是世界的一部分,必須被轉化。唐昆特教授堅持不能片面的偏頗,只站在某一方,而必須作最細節的分析。
他提到,宗教是一個曖昧的力量,神學必須成為文化的提醒者,宗教也可能對個人生命及文化帶來毀滅,若有自我批判的能力,才能對媒體提出批判。今天被宗教素材議題所充滿的媒體系統,開啟非常多元的可能性。他建議長老教會創設基督教媒體獎,針對優秀的新聞媒體工作提供獎勵;或組成委員會挑選優良作品,向社會表現出信仰價值的差異性,使教會在公共領域中發揮影響力。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亭子

中肯!值得深思。

發言日期:201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