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二末日來臨? 鄧紹光陳龍斌破解「末日迷思」
2012年03月05日
瑪雅曆法指出二○一二年十二月廿一日正是末日所在,市場因而紛紛推出相關電影、商品,發「末日」之財,由此亦造成了普遍消極的末日陰霾。教會在此時有何信息可傳?信徒應如何理解「末世」?
今期《時代論壇》專題報道由香港浸會大學校牧處主辦的、以「末日迷思」為題的講座,於二月十三日在大學禮拜堂舉行,邀得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鄧紹光及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助理教授陳龍斌主講,從神學及聖經角度探討末世意義。以下為部份內容:
鄧紹光先打破「末世」迷思,指出不應使用「末世」這個詞,應改用「終末論」,因為「末世」帶有負面、消極的意義,但基督教的「終末論」是談「盼望」,並非「整個世界被毀滅,從此悲慘地生活下去」的意思。若有人指末日是「整個受造世界最終毀滅」,鄧紹光形容這是「恐怖末日論」......鄧紹光強調基督教終末論不能脫離上帝的創造,特別是最後拯救的同情和理解。若只就終末而論,不理「上帝工作的處境」、在人類墮落後對人的護理及新天新地,只談毀滅性的那一刻就是「Out of context」,是沒有神學思考能力的表現。
鄧紹光認為造成這些看法的原因,包括人們看到很多天災人禍,例如氣候變化、饑荒、戰爭等,感到無力,亦受到片面的「天啓式終末論」影響。只熱衷於計算日子、講徵兆,卻忽略了終末是「主再來」,讓整個世界從死裡復活。他質疑,「人墮落後幾時沒有戰爭饑荒天災?中世紀歐洲黑死病殺死很多人,為甚麼當時不說是末日?」他認為問題在於人們把遇到的徵兆「套落聖經中……
陳龍斌以《2012》和《阿凡達》為例,認為兩套電影各自以不同方式貼近聖經中的天啓論述,《2012》形式上很接近聖經描述的末世,但《阿凡達》功能上很像新約的啓示文學。前者有災害、洪水、拯救人類的叫方舟、主角的兒子叫挪亞、主角預言洪水的來臨。陳龍斌笑指:「連考慮公映時間都很細心,將你置身於末日最後三年當中。」相反,《阿凡達》「用了很多印度神話,表面上好像反啓示錄,但其實當中用了很多聖經意念」。人們普遍認為終末是一種很恐怖的形式,陳龍斌指若只談恐怖只是「承接了聖經的『皮』,卻沒有進到當中。」……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
toyumi |
仰望迎接主耶穌再來, 願主轉化我們的心靈, 轉化我們的百姓, 轉化我們的土地和國家, 積極的預備心,見主面!! 發言日期:2012/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