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一粒麥子落地裡 查大衛結出華人教會領袖果實

記者蔡明憲台北報導

2011年08月10日

基督教論壇報

推薦本篇新聞 : 31


「當時跟著查大哥一起服事時才20歲出頭,現在我們都已70歲,看見上帝的帶領真是不可思議!」查大衛牧師草創校園福音團契初期,接觸帶領當時的一批年輕人包括陳鐳、饒孝楫、周神助、林治平、李秀全及李林靜芝伉儷等人,現在都是華人教會重要領袖。他們聚在一起訴說主恩,見證上帝透過查大衛這「一粒麥子」,50年來結出許多子粒的豐盛恩典。

  領饒孝楫事奉 喚醒周神助

  校園團契執委會主席饒孝楫牧師表示,1960年夏令會,查大衛帶著他、陳鐳、林靜芝三個年輕人,分別代表北中南的大學生一起籌備。當中他看見查大衛忠心栽培學生起來事奉主,其事奉熱忱深深影響第一代的校園同工,也為他自己一生的事奉打下基礎。

  饒孝楫流下感恩的眼淚說,校園草創之初,人力、財力都極度貧乏,但查大衛忠心持守服事,奠定了校園50年走來的屬靈基礎。而他自己深受影響,是查大衛「生命所結的果子」。

  「今天我想叫他一聲『查爸爸』!」台北靈糧堂周神助牧師回憶說,高中畢業時,他從彰化北上參加另一個營會,因八七水災交通中斷無法返鄉,就臨時參加校園在嶺頭舉辦的營會。當時宿舍已滿下,他被特別安排和查大衛住同個房間,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

  周神助說,當時生命未重生的他,營會中偷跑回寢室睡覺,那時聽到開門聲,心想一定會挨一頓罵。沒想到,查大衛竟對他說:「對不起把你吵醒了」而這句話真的就將周神助的生命「吵醒」。因此,他想叫查大衛一聲「查爸爸」,感謝這位生命屬靈的父親。

  引導林治平重文字宣教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幹事林治平教授表示,他於1958年從台南北上進入東吳大學就讀,整個大學四年幾乎就是查大衛陪著走過大學生活。他覺得跟著查大衛一起服事「很興奮」,生命很受激勵。他們曾帶著手提麥克風在校園裡宣傳,與更多人接觸分享福音。查大衛很看重文字事工,在當時編了很具水準的雜誌,對他個人的影響非常大。

  李林靜芝師母說,她也是1958年進到台大讀書,短短四年大學生活,最有意義的就是跟著查大衛在校園團契一起服事、學習,校園團契對她一生有不可抹滅的重要性,一直到今天仍影響著她的事奉。

  她分享一則有趣的故事說,有次她第一次離開台北要到橄欖山參加營會,那時的男朋友(李秀全)也要去,媽媽很不放心而不答應讓她去。當時就是查大衛跟媽媽說:「我帶『他們』去。」讓媽媽很放心才能成行。而媽媽更是幾十年來每天都為查大衛禱告。

  影響李秀全伉儷一生事奉

  華福會總幹事李秀全牧師分享說,查大衛有次分享,引用兩處讓他一生忘不了的經文(羅十四:7-8、林後五:15),而感動他一生奉獻給主。

  他說,查大衛草創校園團契,那段時間是非常辛苦的日子。他心情沉重地分享有次在美國要找查大衛,因許久未聯絡,見面時查大衛有感而發地對他說了一句:「你們還記得我啊。」讓他深刻感受到這位主所愛的僕人,在事奉上也曾感到非常孤單,感覺校園團契好像把他忘記了。

  李秀全語帶哽咽地說:「今天我們要告訴查大衛,『我們沒有忘記他』。」

  

  圖╱教會牧者及會眾一同追思紀念神透過查大衛牧師在學生事工上的奇妙工作。(蔡明憲╱攝影)2011.08.10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