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信仰和導演之路 潘貝思:戲如人生 每個人在神眼中都可愛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

2011年08月01日

基督教論壇報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旅美台灣女導演潘貝思繼八年前拍攝第一部長片《FACE》,在日舞影展大放異采之後,最近自編自導第二部長片《Almost Perfect》(近乎完美),預計年底在全球上映。

  她日前以「戲如人生」為題,在台北浸信會仁愛堂分享她的信仰和導演之路。從小在教會成長的她說,她寫的劇本、拍的電影,都是透過劇中人物,表達不管是再破碎或無可救藥的人,在上帝眼裡都是可愛、有希望的。

  她引用腓立比書四章8節:「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表示,如果能從她的作品能看到任何真實的、可敬的、可愛的…,這都是從上帝而來。

  戲劇捕捉上帝創造美麗畫面

  父親是台灣最大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潘冀,母親是海洋生物學教授孫寶年,家裡沒有「電影血統」的潘貝思,是如何投入電影?她說,自己的興趣原本就非常廣泛,對音樂、攝影、心理學、旅遊都有涉獵。唸大學的時候,她跟朋友去修電影課,發現電影可以讓她透過螢幕盡情去經歷、去看。剛好她碰到一位恩師,推薦她去哥倫比亞大學唸電影系藝術碩士,對她是很大的轉捩點。

  潘貝思說,雖然父母到現在對她仍是很擔心,但她現在更穩定在信仰上追求,讓父母親也覺得「上帝的保護」可以比他們保護得更好。

  她在哥倫比亞大學半工半讀時,已經進入影視圈工作,不但做電影和電視的國際發行,還跑遍國際電影電視展,另外也做廣告、MV及電視電影的製作。她在哥大的畢業作《FACE》短片,被選為教師優選片,從中又獲得「最佳編劇獎」。

  潘貝思說,很多人都是談「人生如戲」,為何她談「戲如人生」?有一天上午,她在哈得遜河邊專用道跑步時,耳朵聽著耳機裡大聲的音樂,突然有個女生對她指著說:「妳看!」她以為自己掉了甚麼東西,環顧四周、身上的東西沒掉,好不容易把耳機拿下來,轉過頭去看,突然看見夕陽,簡直美得不可思議!所有的雲彩顏色,在河邊倒影的景象讓人看得美極了。旁邊很多人拼命地拍照,這位女生看見她只顧著低頭往前跑,卻沒看見後面這麼美的景象。

  她說,她拍電影就是希望像這個女生,不計任何代價希望讓人不要錯過上帝創造那麼多奇蹟和美麗的畫面。「戲如人生」不是去作戲,或去創造戲,而是去捕捉人生和世界上真實的景象,這也是她的理想。

  帶領演員如教練帶球員

  身為導演,如何帶領眾多演員?她說,她是籃球迷,很喜歡看那些教練如何帶領球員,如NBA球員都是全世界最棒、具有天份的球員,但是如何將這麼多優秀、不同個性的球員,透過團體合作把他們的優點發揮出來,就需要好的領導。

  但好的領導最重要是先懂得如何剖析人的心靈,因每個人對事情的反應不一樣,因此她對每個演員如何掌握最好的表現也不同。例如耶穌有十二個門徒,祂對每個門徒的教導都是不一樣的,因為祂知道那個門徒的特質,而好的教練、好的導演和好的主管也一樣。

  身為亞裔女性,在好萊塢要融入異文化環境是否比較困難?她卻表示,身為女性、亞裔身份反而幫助她很多。因為在美國,除了導演工會每年頒的「最佳學生導演獎」獎項中,有最佳亞裔、最佳非裔、拉丁裔及女性獎,但沒有最佳白人或男性獎。她也從來沒有從負面去想,只要有工作,就全心全意把它做好,沒興趣的部分也得一樣地做好,因在這一行,只要有工作做,已是千幸萬幸。

  她記得十年前,被找去導演一部短片,片中都是有名的嬉哈樂手,大部分是黑人。幾十個工作人員也都是在嬉哈樂做很久的非裔和拉丁裔大漢,題材又是談黑道、暴力,她很訝異對方會找上她。

  面談的時候,她表示,劇中主角在尋找出獄後重新做人的救贖感,希望能夠改邪歸正,把家人挽回。這故事不論是黑道、白道都可以有共鳴,她可以從這角度出發點拍攝,對方也覺得很好。

  她說,第一天尚未開拍,大家要見面認識的時候,演員還以為她是小妹,問她「水在哪裡?」彩排的時候,也有人對她抱持懷疑態度,因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但她也沒有要他們用台詞,就帶了一個籃球,運用籃球道理做一些演戲的練習,讓他們感受電影需要的感覺。從那之後,演出的過程比之前流暢,又能表達出需要的情景和感覺,讓他們心服口服,至今和他們仍是好朋友。也因為拍這部片,讓身為女性和亞裔的她,連非裔和拉丁裔的影展都被邀請過,也不吝嗇給她導演獎。

  回轉歸向神、工作交託神

  談到信仰的經歷,她說,以前她對信仰沒那麼專注,在《FACE》電影後製的時候,她希望能進入多倫多影展,結果後製工作人員拼命地趕工,希望能趕在最後期限參展。後來一名製片告訴她,已經趕不上影展,讓她心情非常沮喪!她就問朋友說,是不是因為她沒做禮拜,沒把祂的時間放首位,才會這樣呢?

  那朋友卻回答說:「妳的上帝不是那麼斤斤計較。」後來她回台北,接到電話說,電影已進入日舞影展競賽片,更沒想到多倫多影展那一年,剛好碰到九一一,因此而取消。許多電影好不容易花很多精神時間力氣完成,卻連首映機會都沒有。這讓她發現她更要專心在上帝身上,因為上帝在每件事上都為她保護得那麼周全。

  如今,她習慣早上去片廠或者寫劇本、做重大決定之前,都會安靜禱告,希望整個過程不是她自己,而是神在做。當她交託出去的時候,不管是甚麼結果就順其自然。她在教會也有一個小組,他們一起認真的研讀討論聖經,也一起禱告。

  她拍的《近乎完美》是一部喜劇片,由好萊塢華裔女星胡凱麗、東尼獎得主Roger Rees、金球獎及艾美獎入圍的陳婷及香港演員陳冠希主演。今年三月在三藩市亞裔影展首映時場場爆滿,並獲得綜藝周刊及舊金山日報的好評,預定年底在全球上映。最近她回台灣,籌拍一部體育勵志片,另外在美國,也準備開發兩部喜劇片。

  真正導演是上帝

  對於「戲如人生」,潘貝思的座右銘就是詩篇廿七篇4節:「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對她而言,她就是要一生一世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尋求祂。她看到所有的美,不論是自然的美景,或是在人性當中,即使在破碎的人當中看到的美,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這些美好的故事都是她想要去捕捉。

  她也希望自己身為電影人、導演Director這個身份,拍電影不是要讓人把焦點放在她身上,好像讓人看她很棒,她的能力或她的作品如何,因為真正的Director是上帝,如約翰福音十四章6節:「祂是道路、真理、生命」、「神就是愛」,她認為,不管再破碎的人,或者看起來無可救藥的人,在上帝卻有無限希望。

  

  圖╱潘貝思(左三)在拍片現場的情況。(潘貝思╱提供)2011.07.30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