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戴德森精神 嘉基團隊守護鄒族部落
2011年07月01日
50年前交通不便的年代,嘉義基督教醫院創院院長戴德森醫師(Dr. Marcy Ditmanson),以徒步方式走遍阿里山鄉醫療傳愛,立下「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往那裡去送愛與需要」的醫療典範。
今日的嘉基人承接這個棒子,於民國87年起參與中央健康保險局「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IDS計畫(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以阿里山鄉山谷盆地的南三村─山美、新美、茶山為據點進行巡迴醫療服務,從一開始一個月3診,到現在一周上山六天(禮拜四休診)、一個月52診,默默地守護著阿里山鄒族部落的健康。
山徑小路 顛簸而行
「我要上山了!」如此振奮的聲音,總在每天一早的嘉基社區護理室傳出來,同工們一一將醫療器材就位、接送當日看診醫師及書記上車。這樣的團隊或許每天會由不同成員組成,但都朝著阿里山日出的同個方向前進,持守著日復一日的山區巡迴醫療使命。
車子裡,大夥聊的不是阿里山哪裡好玩,而是南三村部落裡每戶人家的近況:「他身體有沒有好一點」、「不知她有無找到工作」。從這群平地醫護人員口中,山區醫療已跨越族群,他們與鄒族朋友正像親人一樣。
兩年前八八風災重創災情,今日仍造成影響。採訪這天,行經129號縣道進入新美部落,必須臨時改道,涉溪走山區小徑,道路顛簸程度讓人暈車不已!這天司機高重英弟兄與陳冠分衛教師正好是山區醫療團隊元老級人物,顛簸路況讓他們想起早期上山的有趣故事。
高重英說,早期路況很不好,醫療車不時會卡在泥巴路中,醫生護士都要下來幫忙推車;直到有次總統說要來南三村巡視,沒想到一夜之間當地就鋪好柏油路。後來總統雖沒來,但部落的路卻也變得較為好走。
陳冠分說,當初因為交通不便,一次上來都要在山裡待2-3天才下山,暈車更是家常便飯。最早期翁爸(前院長翁瑞亨醫師)、翁媽參與山區醫療服事,上車一定趕快閉目休息,避免暈車影響到看診。
平均醫師人力0.3人
擔任山區醫療小組長的陳冠分表示,全國醫師人力平均為每千人有1.6人,但阿里山鄉醫師人力僅0.3人。山上醫師已不足,居民生病要下山去看病也不容易,更凸顯山區醫療的重要性。目前,嘉基山區醫療隊每周六天進駐部落,周五及周六更提供夜診服務。
「我現在菸酒都戒了,感謝主!」前來看診的鄒族長者遇見醫護人員,高興地回報戒癮的好消息,讓人看到山區醫療產生的影響。
陳冠分指出,嘉基投入阿里山醫療服務包括「IDS巡迴醫療」、「部落健康營造」、「社區居家服務」、「安全社區」、「山地長照計畫」及「災後重建」等層面。除了醫療外,目前已進入「健康社區、預防保健」的長期目標階段,例如在「節酒」工作上,早期一大早進到部落,就看到有人大剌剌地醉倒在路旁,現在這種情況已經較過去少了許多。
七月推動山地長照計畫
目前部落原鄉多數為老人及小孩,嘉基預計七月中旬推動山地長照計畫,包括完成全面55歲以上家戶檔案、建立長照服務整合平台、遠距照護等項目,將訓練阿里山在地照顧服務員,以增添人力。長照中心設於嘉基山美醫療站,將提升山區醫療現有資源。
採訪當天,嘉基山美醫療站因為前一天下大雨,排水系統故障造成醫療站淹水,同工們趕緊清理,避免影響看診。雖遇此突發狀況,所有醫護同工仍喜樂地接待每一位求診的部落朋友。
「吃藥時間記得嗎?下次要考試喔!」同工們與部落長輩逗趣對話,並不厭其煩地幫忙長輩寫清楚各樣健康小提醒。一個個相處中的小動作,看見的是出自內心的關懷。團隊裡擔任書記的陳姊,自願每周上山六天來服務,問她每天上山巡迴醫療不會累嗎?陳姊笑著說:「能上來是福氣,是上帝滿滿的祝福!」傍晚時分,剛放學的鄒族小朋友,嬉戲的歡笑聲迴盪在山谷間。同工們收拾醫療物品上車,結束這天的看診。司機搖下車窗跟部落大小朋友說聲「再見」。這「再見」不會太久,因為明天嘉基團隊又會準時地出現在部落醫療傳愛,如同當年的戴德森醫師。2011.07.02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