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缺乏出場機會 何來衝擊獎牌

2009年12月14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本篇新聞 : 31


香港的運動健兒挾主場之利,以超預期的佳績,彌補了主辦城市在缺乏經驗及硬件的不足,令今屆東亞運動會寫下了閃亮的一頁。國際的大型運動會從籌備、舉行到跟進,可發揮莫大的正能量,甚至改變國家民族、地方城市的氣習,磨礪人們的鬥志,追求健康、美好、公平的生活。我們深盼隨著東亞運的落幕,不是一籮籮瑣碎的批評,多踩特區政府幾腳,更能從深層次的文化底蘊,思考香港新一代如何在競爭的環境下,提昇能力,淬煉鬥志,邁向有目標,有願景的人生。

  毋庸諱言,香港一直缺乏發展體運的文化土壤,扼殺了不少天賦禀異,潛能待發的青少年,在體運上發放光芒。一般父母亦不願作此人生博弈,培養孩子成為運動員,畢竟社會上可供發展的空間太少了,就算有剎那的光輝,黃金時期太過短暫,不能成為終生事業。這種偏向的現實,徒令擁有運動天賦者,落在著重傳統學業成績的制度,難有發揮與出頭的日子。

  金融海嘯為社會經濟佈滿陰霾。其實在危機發生之前,人們的生活已愈來愈艱難,求職的壓力愈來愈沉重,因為社會的向上流動性正在退減,正如運動員缺乏比賽場地和出場機會。金字塔型的社會把大多數人都壓在底層,風光與利益只屬少數人所擁有。

  過去的香港,脫貧與上進的路相當寬敞:不少基層家庭胼手胝足,在寮屋或公屋捱大幾個孩子,能夠爭氣地考上大學的,自有一番新天地,就算以中學畢業的學歷,找到了合乎志趣專長的行業,認真努力地工作,也可以闖出名堂,創業機會比比皆是。然而教育愈普及,社會愈繁榮,愈造就階層的樊籬,阻竭向上流動的空間,扼殺個人的能力與志趣。政府永遠落後形勢,當問題出現時就倉卒地用資源去補填數字,根本未能觸及「脫貧」及「發展」兩大動脈。太多青少年在社會舞台和人生跑道上嚴重滯後。

  脫貧的兩大轉捩點,是升上大學和大學畢業的個人發展。社會的資源必須用得其所,教育是靈魂工程的產業,不能只看作一盤生意,更重要的打造一個更開放、更多元、更便捷的求學軌道,是吸納更多輸在起跑線上的年輕人,使他們也可以有機會追上來,起碼不致因初賽被淘汰,就永遠被判離場。

  在聯合國經合組織(OECD)的會員國中,包括丹麥、加拿大、捷克等十多個國家,從小學開始,即提供生涯教育,賦予學童對生命、志趣、職業的思考與探索,在完全可以形塑的年代,讓每個人觸摸到自己,也觸摸到未來,而香港永遠是用考試制度去閹割孩子的創意與興趣,敗者離場,再難有向上流動的機會。

  閃耀的金牌,蘊藏著運動員背後的努力與汗水,但如果根本沒有受訓和出場的機會,怎能分享到衝擊獎牌的機會?

  富裕文明的社會,絕不該讓下一代因為父母窮困與家庭背景,失去向上流動和脫貧的機會,香港在這方面的表現是嚴重倒退。獅子山下有太多扭曲的公義和隱藏的不平,真正被邊緣化的不是城市的地緣競爭力,而是鮮活的青春生命力。我們深盼透過主辦大型運動會,刺激政府、民間,以致教會的思維向度,疏導社會向上流動的死水,真正讓新一代擁夢飛翔。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