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教救助協會啟動花蓮光復重建計畫 首波發放白米 將祝福帶入災區
2025年10月11日
【邱國榮整理報導】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於10月7日正式宣布啟動「花蓮光復災後重建計畫」,並於10月9日展開首波「祝福白米發放行動」,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Amis(阿美)中會Tafalong(太巴塱)教會及中會志工合作,發放由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捐贈的白米。接著,協會將自國慶連假後,陸續發放災戶救助金2萬元與特力集團禮券1萬元,協助受災戶重建家園。
災戶優先、從寬認定、快速到位 首階段預計援助1500戶
救助協會表示,此次重建計畫以「災戶優先、從寬認定、快速到位」為原則,首階段預計投入5,000萬元,初步規劃援助1,500戶災戶,並將依實際名冊與地方需求滾動調整,以確保援助直接、透明並能確實送達。
不只是物資 更是重新振作的祝福
白米發放行動自10月9日起在光復市區、馬太鞍部落、中山路及敦厚路等災區展開,每戶將獲得一箱18公斤白米,由群創光電捐贈、救助協會及教會志工團隊協助配送。志工除發放物資外,也同步進行家戶訪視與名冊建檔,作為後續發放救助金與禮券的依據。救助協會1919食物銀行總監張謙方表示:「希望每戶都能感受到溫飽與關懷,這不只是物資,更是一份讓他們重新振作的祝福。」
在白米發放後,救助協會將於國慶連假後陸續發放災戶救助金與特力集團禮券。特力集團除捐出300萬元善款外,受災戶可持禮券至花蓮特力屋門市選購家具、家電或生活用品。協會強調,名冊建置由在地1919服務中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安息日會共同合作,並進行重複名冊比對,以確保公平透明。具體發放資格、時間與地點,將於國慶連假後公告,並採分批方式辦理。
媒合「以工代賑」 助部落災戶重獲生機
此外,光復鄉阿陶莫部落成為此次災情最嚴重地區之一。住在河岸第一排的阿龍(化名)夫婦家園被泥流吞沒,經長老教會牧師通報後,救助協會媒合阿龍以駕駛自有卡車參與「以工代賑」,投入清運工作。對他而言,這份工作不僅帶來經濟支持,更象徵重生的契機。
救助協會感謝各界企業與民眾的愛心響應,從一箱白米、一張禮券、一筆救助金,到一份以工代賑的工作,點滴匯聚成希望的力量,陪伴花蓮受災戶走出泥濘、重建家園。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