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新聞封面圖

6民間組織合辦記者會 要求政府保障本地就業 支援基層勞工

2025年08月11日

來源: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 推薦 0 分享: 分享至 LINE

(採訪:林倩恆、陳穎珩)【時代論壇訊】現屆政府將於9月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雖然行政長官李家超自7月起已舉行多場地區諮詢會,惟參加者僅限受邀請地區人士。6個關注勞工及基層的組織,於上週六(9日)聯合召開記者會;有工會指,現時本港經濟困難,本地勞工失業率上升,要求政府就輸入外勞設暫停機制,保障本地就業;同時有組織要求設立零散工援助金,改善本地勞工工作條件。

今年的《施政報告》以「拼經濟謀發展」和「惠民生建未來」為重點。不過,個人及社區服務行業職工總會主席陳華喜引述政府最新的統計數字指,今年4至6月的失業率為3.5%,失業人數達13.6萬人,尤其餐飲、零售、活動及物流等行業,因生意下滑而削減臨時人手開支,零散工成為最受影響的一群。陳喜華指,不少依靠短期工作維生的基層市民,每月平均工作日數大幅減少,時薪亦被壓低。該會促請政府設立「零散工援助金」,為開工不足人士提供短期補貼,同時加強監管僱主欠薪或延遲付款等情況。

輸入外勞缺暫停機制 削弱本地工人保障

儘管本地就業情況惡化,但政府2023年推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後,透過該計劃申請輸入清潔員及保安員的人數,共約2.3萬人,約7,000人獲批。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指出,政府雖然表示,所有外勞申請需證明本地招聘困難,但不少工友認為監管機制鬆散,缺乏真正審查與實際跟進;特別是在缺乏暫停機制下,外勞輸入規模或無上限擴張,長遠削弱本地工人保障。

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代表黃慧群在會上表示,輸入外勞的宗旨,應當是為改善本地工人的生活及經濟狀況,例如讓本地工友可享8小時標準工時。該會要求政府設立輸入外勞暫停機制,以應對本地人力供應轉變,保障本地就業優先。此外,他們亦要求提高外勞徵費,由400港元增至800港元,並將部份徵費用於設立入行獎勵、津貼或職業培訓,鼓勵本地勞動力重返行業。

清潔服務業職工會亦指出,部份僱主透過設定惡劣條件,人為製造勞工短缺,藉此申請輸入外勞,導致不少本地工人開工不足,工資受壓。記者會上,該會代表鍾碧梅進一步分享目前行內工友的難處。她指出,經濟下行令公司倒閉潮出現,兼職清潔工的開工日開逐步減少,故此對政府仍然輸入外勞表示不解。

要求檢討外判制度 最低工資應掛鈎生活成本

鍾碧梅又表示,行內「判上判」的情況嚴重,即使是政府部門的清潔外判項目也出現這個情況,導致層層剝削,工人薪金未達最低工資要求;惟礙於生活需要,工人只能無奈接受。該會要求政府全面檢討外判制度,終止「判上判」造成的層層剝削,並且審視輸入外勞政策。該會又認為,最低工資應與生活成本掛鈎,以保障工人的基本收入。

全民退保關注組於會上則提到,目前本港最低工資水平過低,許多基層勞工面對在職貧窮問題;加上香港各行各業面臨結業、倒閉,工人被迫放無薪假。而青年退休關注組引述統計處數據指,20至29歲青年失業率達到6%,並有上升趨勢;有大學研究亦指出,青年人認為向上流動機會不足,在財政上沒有安全感;加上社會出現少子化情況,青年的家庭壓力增加,年輕人感到比以前更難儲蓄。為此,兩組織分別要求政府設立「失業援助金」及官、商、民三方供款的「全民退休保障」。

老人權益中心則提出,政府的長期照顧服務追不上實際需要,把居家安老的照顧責任和壓力,轉嫁給家庭照顧者。該會認為,居家安老的前提是給予足夠的長期照顧服務,而各項支援措施必須方便使用者。該會建議,政府應以長者鄰舍中心作為支援照顧者的第一度防線,並成立「照顧者支援閣」,紓緩照顧者壓力。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回到新聞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