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報告:多數宣教士正在傳福音給已被觸及的群體
2024年09月26日
(Caleb Maglaya Galaraga)今天,全球有超過40%的人口尚未聽聞福音。然而,在全球45萬名宣教士中,約有97%被派往已接觸到福音的人群。
另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是:在1900年,全球超過80%的基督徒生活在歐洲或北美,而如今只有約25%的基督徒住在這些地區。其餘基督徒分佈在全球南方( Global South),包括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基督教在地理分佈上的轉變也意味著宣教士來源國的改變。儘管美國仍然差派最多的宣教士,但接下來的四個國家分別是巴西、韓國、菲律賓和奈及利亞。
以上是洛桑運動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大使命現狀報告》中的一些數據,該報告在第四屆洛桑世界宣教大會(於韓國仁川舉行)之前發布。報告依據為國際非營利組織和基督教機構的研究,並展示來自150名全球宣教專家的見解。
維克多·納卡(Victor Nakah)和伊弗·普巴蘭(Ivor Poobalan)在《大使命現狀報告》一篇文章中寫道:「大使命不是目的本身,而是通往目的的手段。未來各族、各語言、各民、各國的人將一同在終末之時敬拜君王。」
全球宣教的成功及未竟之業
根據約書亞計劃的數據(Joshua Project),透過宣教士及各地本土基督教運動的努力,福音已觸及約45.7億人,但仍有33.4億人尚未聽聞福音。
然而,今天大多數宣教士並沒有前往尚未被福音觸及的族群所在國家。《大使命現狀報告》指出:「大部分宣教士前往的都是以基督徒為主或後基督教文化(post-Christian)的環境,導致他們與身處其他宗教處境的基督徒之間缺乏聯繫和理解。」儘管全球有60%人口住在亞洲,前往歐洲的宣教士仍多於前往亞洲的宣教士,而派遣一名宣教士到歐洲的成本是去往亞洲的10倍。
根據《世界基督教數據庫》2020年的數據,美國是最大的宣教士派遣國和接收國,派遣共13.5萬名宣教士,同時接收3.8萬名來自海外的宣教士。美國的基督徒人口仍然是全球最多的,約佔全球基督徒的十分之一。巴西位居第二,擁有全球近8%的基督徒,這主要歸功於五旬節運動(Pentecostalism)的快速擴展。巴西也派遣了4萬名宣教士,位居世界第二。
來自韓國的宣教士數量從2015年的第二名下降至2020年的第三名,派遣共3.5萬名宣教士,這一停滯與宣教士年齡老化以及年輕基督徒參與度下降有關。菲律賓派遣的2.5萬名宣教士多數是天主教徒,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在海外工作的菲律賓雙職宣教士(bivocational missionaries)。
在奈及利亞,一些教會選擇繞過宣教機構,直接派遣宣教士前往福音尚未觸及的地區。洛桑報告引用Yaw Perbi和Sam Ngugi合著的書中一段話:「世界基督教運動的歷史是地方教會與宣教機構合作的故事,上帝使用這些機構⋯⋯從第一世紀至今推動福音的傳播。」
基督教在非洲的成長
在過去的百年間,撒哈拉以南非洲成為全球基督教成長最快的地區。該地區及拉丁美洲是五旬節運動(Pentecostalism)成長最強勁的區域之一。根據《世界基督教百科全書》的數據,197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五旬節派基督徒約有2000萬,而今天這一數字已飆升至2.3億。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預測,到2060年,全球超過四成的基督徒將居住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這一轉變很大程度上歸因於該地區的人口結構,因為這裡擁有世界上最年輕的人口。目前該地區基督徒的年齡中位數為19歲,相比之下,北美為39歲,歐洲為42歲。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宗教活動也更加頻繁。例如在奈及利亞,約90%的成年人每週會參與宗教活動,而美國的這一比例則低於40%。根據皮尤研究,儘管全球年齡在18至39歲之間的人群每週參與宗教活動的比例普遍低於40歲以上的群體,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這一差距最小。
在洛桑報告中的一篇文章中,Ana Lucia Bedicks、Menchit Wong和Maggie Gathuku寫道:「每個考慮參與宣教的人不僅要思考非洲如何參與宣教,非洲人自己也必須準備好成為宣教隊伍的前線。」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未得之民
同時,全球大多數的「未得之民群體」(簡稱UPGs)住在南亞,特別是以印度教為主的印度和穆斯林為主的巴基斯坦。未得之民群體指的是「沒有本土教會能向自己族群傳福音」的群體。全球有將近3000個未得之民群體(約佔總數五分之三)位於這兩個國家。
根據《Operation World》的數據,目前3萬名印度宣教士中有超過60%正在印度服事。在印度,基督徒面臨越來越大的迫害,這與印度教民族主義政府掌權及印度教至上主義(Hindutva)思想在社會扎根有關。
根據Carl Ebenezer、Ted Esler和James Patole共同撰寫的一篇文章,印度不斷增加的中產階級對福音的傳播既帶來障礙,也提供了機會。他們寫道:「印度的宗教傳統和深受種姓制度影響的社會結構,與其世俗多元的環境相結合,為『呈現耶穌基督的獨特性』帶來巨大挑戰。」
然而,作者同時指出,印度中產階級中有許多人「並不完全信服或委身於他們的宗教教義。如果有人以與他們的經歷及需求契合的方式邀請他們,他們會願意傾聽並改變觀點。」
巴基斯坦有穆斯林主導的國家中最嚴苛的褻瀆法條,這些法條可能導致人們被監禁或甚至死亡。住在城市的基督徒還被迫從事低薪的清潔工作。
洛桑報告指出,南亞「在未來的幾十年內,仍會是全球福音觸及最少的地區。」
多中心宣教
根據海外基督使團(OMF)大使馮浩鎏醫生(Patrick Fung) 的說法,隨著基督教中心從西方轉移至全球南方,宣教活動現已呈現「多中心化」,意即「從所有國家到所有國家」。
一篇題為《多中心全球宣教》的文章指出,「宣教從一開始就是多中心的。」儘管初代教會從耶路撒冷開始傳福音,但迫害迫使他們分散至羅馬世界各處,向猶太散居群體傳道。隨後,基督徒前往安提阿向外邦人傳福音;保羅從那裡開始他的宣教旅程,並建立教會,而這些教會繼續將福音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大使命現狀報告》指出,除了歐洲,世界上每個地區「都比50年前派出並接收了更多的宣教士」。越來越多來自基督徒為少數族群的國家派出宣教士,這些宣教士通常更容易與他們試圖接觸的群體建立連結。
然而,其中一個挑戰是基督教的財富集中在北美,因此需要討論多中心教會如何鼓勵基督徒的慷慨之心,並創造「健康的渠道」來連接擁有更多財富的基督徒與較貧困的基督徒,以及尋找新的資金來源。
「如果每個文化都領受了大使命的呼召,那麼每個文化都有支持大使命的榮幸責任。」《領航者》機構的Scott Morton在另一篇文章中如此表示。
散居宣教
福音傳播的其中一種方式是透過那些因飢餓、戰爭、迫害、更好的工作機會或家庭因素而離鄉背井的人群移動來實現。根據《世界移民報告》,2020年全球有2.81億國際移民,比十年前增加了6千萬。其中有將近一半是基督徒。
這種模式符合多中心宣教的概念,因為基督徒移民遷往新的地點,在各處作見證並播下福音的種子。同時,移居地本國的基督徒也可以向新的居民/移民傳福音,而這些移民常因遠離家鄉的傳統和宗教而更容易接受新信仰。
Sam George在《遷徙中的人》一文中寫道:「上帝掌管人類的歷史和人類的散佈。」他指出,其中一個結果是「西方的基督教並未衰退,來自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正以新的宣教動力使其復興並轉變。」
例如,香港自由的收緊導致許多前英國殖民地的公民湧入英國,促使當地華人教會蓬勃發展。在比利時,非洲基督徒越來越多地參與宗教教育課程的教學。在美國,在逐漸衰亡的地方教會裡,借用他們場地聚會的不丹裔尼泊爾人的教會正在成長。
George指出:「基督教是種卓越的宣教性的信仰,因為它誕生之初就是為了傳播。」
教會對抗不公義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全球極端貧困人口數量已從1990年的20億減少至2019年的10億。洛桑報告將這一趨勢與整全宣教( integral mission)的重要性相聯繫——這種宣教不僅關注人的靈性需求,也涵蓋對身體/身理狀況、社會和經濟方面的關注。
今日的人權比過去幾個世紀受到更多保護。然而,全球範圍內政府對宗教的限制卻有所增加。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北非、中東和亞洲的政府對宗教團體使用武力的比例最高。
如今,估計約有4千萬人是現代奴隸制的受害者,這包括強迫勞動、性剝削和被迫婚姻。女性和女孩受影響尤其嚴重,她們佔剝削受害者的70%,在性產業的受害者中更佔達99%。
「儘管教會在某些場合表態支持被壓迫者,但在許多情況下,這些表態僅限於領導層的聲明,並未轉化為具體行動」,Christie Samuel、Jocabed Solano和Jenny Yang在洛桑報告的文章中寫道。他們呼籲教會「承擔其先知性的角色,迅速行動起來,譴責不公義,解救被壓迫者,並反對壓迫者不受限制的自由。」
人工智慧既帶來風險,也帶來機遇
《大使命現狀報告》還指出,另一個宣教界需要考量的重大變化是網際網路如何改變人類生活的每個層面。報告中指出,「數位媒體的興起對人們與聖經的關係產生的深遠變革,可能不亞於印刷術在早期現代歐洲的出現。」
今天,隨著全球約有60%人口能使用網路,聖經應用程式為人們提供新的機會,可以輕鬆地以自己的語言閱讀和聆聽聖經。聖經應用程式也為跟隨基督具有風險的國家提供新的方式獲取聖經。翻譯軟體、線上協作工具以及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也加快聖經翻譯的進程。
同時,科技的進步也為教會帶來挑戰,尤其在人工智慧(AI)和「如何定義人類」的問題上。
「福音的宣講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而是藉著聖靈的力量,全人生命的改變,」《大使命現狀報告》中關於人工智慧的文章作者寫道。他們補充說:「許多人正在尋求利用人工智慧工具的巨大力量,向所有人、部落和國家傳揚福音信息」
作者們承認上帝能使用這些工具來幫助教會,但也警告說,工具的使用必須「以人性的獨特性為引導,並承認機器與人類根本上的不同。」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